正文 第二章(2 / 3)

另一位明星主持人竇文濤也是一位自信心十足的人,再來看看他的故事吧。

竇文濤:我是天生的主持人

竇文濤是香港鳳凰衛視的當家男主持人,他在台裏主持著三個欄目,他的詼諧調侃式主持風格,尤其受到大家的喜愛,他也自信地說:“我是天生的主持人!”

文濤在廣東人民廣播電台工作時,就擁有四年多一共一千多小時的無稿直播的經驗,還不算其他節目,他是中國大陸主持常規性(每天播出)熱線電話討論節目中最早而且時間最長的一個。他的努力得到了承認,他獲得了首屆全國廣播電視金話筒“十佳”廣播節目主持人稱號,這不但讓他,也讓廣東新聞台高興了好一陣子。文濤等廣播“新生代”以新聞和新聞性節目主持的實踐向世人宣告中國主持人的成熟。不過,許多聽眾見過文濤後卻說:“沒想到你這麼年輕。”得獎這年他隻有27歲,他的年齡與他老成持重的主持風格似乎並不相符。很多外地電台同行聽了他的節目之後,都會不約而同地說:“文濤很善於提問題。”

文濤後來應聘到了香港鳳凰衛視,他自信憑自己的主持人實力,在新的天地裏事業會有更大的發展。憑著這份自信,他在鳳凰衛視度過了短暫的不適應期,他主持的《時事直通車》受到了老板、同事及觀眾的各方肯定。

文濤並未滿足於眼前的業績,他要進行一次突破自己的嚐試。他將老百姓平時的趣味和聊天方式擺到了屏幕上,建立起和他們溝通的渠道,這就是風靡港台、大陸,情迷男女老幼的《鏘鏘三人行》。

文濤和嘉賓說話不停的訣竅就是把嘉賓感性的智慧發揮出來,互相引發、聯想,爭著說,無拘無束地說。每天在一段新聞內容之後,就由文濤調度,營造一種感性的氣氛,觀眾和嘉賓一起笑,一起爭論,一起聊天,拉近了觀眾與主持人和嘉賓的距離。也調動了他們參與節目的欲望。

主持人要調度、指揮、激發別人去表達,說到精彩處去承接、轉折,這正是文濤所揮灑自如的絕技,他將整個節目主持得波浪起伏,高潮疊起。

豐富而廣泛的文化知識素養,再加上天生的悟性,使文濤主持起節目來信心十足,自然就能夠輕鬆地表達,精妙的口才發揮起來也遊刃有餘,使觀眾看他主持的節目像看電視連續劇一樣過癮,一天也不願落下。難怪文濤敢口出“狂言”,說“我是天生的主持人”了,其實他是名至實歸。

文濤自信天生是吃主持人這碗飯的,他在殘酷競爭的香港電視界才會無所畏懼,充分展示出自己的主持人天賦,憑著自信和勤奮努力,終於在鳳凰衛視打拚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實話實說》的節目主持人崔永元也是一個非常自信的明星主持人,讓我們一起再走進他的自信空間。

崔永元:觀眾的鄰家大男孩

看過《實話實說》節目的人,都難忘主持人崔永元亦莊亦諧的主持風格,還有那近乎節目標識的“一臉壞笑”。他並不很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也無意討好觀眾,但卻對節目中話題的展開、牽引和把握具有很強的控製力,他常常能啟發誘導出一些普通人的精思妙語,在與現場觀眾的相互交流中秀口頻出,幽默生動,如果沒有一份自信是絕難做好這個節目的主持人的。

這種“脫口秀”節目,每次都是一個新的話題,如果主持人沒有豐富的社會閱曆和對生活的那份洞若觀火的悟性,沒有現場同觀眾建立起熱烈的交流氛圍,想將這類談話節目做得精彩成功是不可能的。

而崔永元從一開始就對做好節目非常自信,首先他做過十多年記者,對社會人生的萬千氣象有較深的感悟,這使他具備了做好節目的文化知識素養。

談話節目需要主持人與觀眾嘉賓的互動交流,崔永元自打主持節目的第一天,就要求自己與觀眾真誠交流,平等對話,調動大家的參與熱情,對話題暢所欲言,談通談透。他知道光靠對話題的案頭準備是不可能建立起自信心的,比如他第一次主持節日時,背了滿腦子警句格言,但到節目完了一條也沒用上。崔永元因此自豪地說:“我的自信建立在我的真誠上,建立在我的善良上。”

崔永元聽嘉賓講他們曲折的經曆,會被打動得直掉眼淚,這是發自內心的情感,沒有半點作秀的姿態,他不在意別人說他哭的樣子難看,犯了主持人的大忌;而他特高興時就開懷大笑,也不在意別人說他笑得難看。這正是他自信的所在。

他從心裏接受了自己的外在缺點,比如形體不好看,服裝搭配不合理等等諸多小毛病,在屏幕上展現出來後,他希望大家知道,這個《實話實說》節目的主持人,就是這樣,不是個完人,身上有很多毛病,也有很多可愛之處,大家看到他後,就想起自己的一個兄弟,想到插隊時的一個戰友,想起當兵時同班的一個戰友,或是鄰家的一個大男孩。他由此建立了主持好節目的信心。

明星主持人葉惠賢曾說過,沒有自信,就不能擺脫鏡頭前的緊張感,就不能獲得主持的鬆弛感,主持起節目來,也就談不上從容不迫、瀟灑自如,更何來的即興?

即興主持需要一份自信,做其他節目,尤其是訪談節目,又何嚐不是如此?讓我們一起去探索水均益自信的內心世界吧。

水均益:與聯合國秘書長對話

水均益曾在中東地區做過多年的駐外記者,這極大地豐富了他的人生閱曆,使他學會了從一個獨特的角度來看待人與人類。這點點滴滴的積澱為他以後在《東方時空》、《焦點訪談》節目中對國際問題的報道與評述打下了深厚的基礎,同時他也修煉出了一份自信從容的成熟氣質。

水均益在大大小小的場合,無論是麵對世界級的政壇大人物,如科爾、基辛格、阿拉法特,還是麵對專家學者或者普通人,都以其從容嚴謹的言談舉止以及流暢的英語所透出的書卷氣和現代感,贏得了觀眾的交口讚譽。

每逢重大采訪,水均益總是集中自己的全部精力,他決不會臨陣恐慌。被“我的一舉一動都在對方的眼中”等問題所幹擾,在認真做好采訪前的案頭準備,將采訪的對象研究透徹後,爭取在采訪中搶占主動;在采訪開始後,遇到意外的情況時,他胸有成竹,應對自如。不解時他追問,驚訝時也不加掩飾,對方離題太遠他會設法拉回來,對方必須回答的問題他一點也不繞彎,直截了當,不給對方避實就虛的機會。

他自信地說過,在麵對基辛格這樣的國際政壇“大腕”時,與他套近乎、空談都隻能令他小看你,因此采訪中首先要向他發難,讓他心理上有所震動,不敢怠慢,然後再推出實質問題、精彩問題。

水均益專訪聯合國秘書長加利的那一期《焦點訪談》,水均益用了這樣一個標題:“與聯合國秘書長對話”。

可是南方一位記者抓住這個標題做了一篇文章,對水均益與聯合國秘書長對話有感而發,文中指責挖苦水均益忘記了自己涉世未深,居然自認為有資格和加利“對話”,顯然是在自我炫耀。這文章發表後,影響廣泛。

水均益深感委屈,還是他的父親一番話為他擦去了眼中的迷霧:“雖然說,你隻是一個人麵對著加利在‘對話’,但是,別忘了,你是一名記者,你真正代表的是幾億中國電視觀眾。這麼多中國觀眾和聯合國秘書長來一番對話應該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隻有在加利感到你是將他作為一個平等的人來對話,你的采訪才能成功。至於說,你用十年前采訪過加利作為一個問題的背景,這屬於記者提問的技巧。隻要這個信息是真正為你的問題服務的,觀眾也就不會感到難受。”

實際上,那期《與聯合國秘書長對話》得到了相當多的好評,按《中國電視報》上一篇文章的說法,這期節目是“一次絕妙的名人采訪”,水均益認為自己是當之無愧的。

他們如有神助,時而脫口而出的話語令人拍案叫絕,時而妙筆生花,佳作直衝暢銷書排行榜第一。他們侃侃而談,臨危不懼,應變的能力出類拔萃。你還可以將一頂頂桂冠盡情地獻給他們。但他們為什麼如此魔力無窮?

是他們女性年輕美貌,男性英俊瀟灑嗎?顯然不僅如此。叱吒風雲的克朗凱特,一個大鼻子“大叔”;芭芭拉·沃爾特斯,現在已近七旬的老婦,要說年輕美貌,從何談起?顯然,單靠英俊、美貌一定會砸掉手中的飯碗。他們“傾國傾城”的形象,是全部身心的凝聚,點滴汗水的結晶。就像“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一個嬰兒,是他們的素質孕育了累累碩果。

俗話說得好: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而對電視節目明星主持人來說,已是“台上一秒鍾,台下十年功”了。

不論從事什麼職業,要想取得成功都離不開必要的素質。所謂素質。是人的生理特點、心理特點與知識積累、實踐經驗及智能鍛煉等狀況的綜合表現,是人的先天資質與後天培養的高度融合。明星主持人的桂冠絕非是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可以隨意拈來,更不是“神筆馬良”得到的那支魔力無窮的畫筆,一枕美夢便能落到自己的頭上。

人們常說:十年磨一劍。其實,從趙忠祥、葉惠賢等明星主持人的經曆看,十年豈能磨得“這把劍”?邁克·華萊士奮鬥30年方才成名,克朗凱特也奮鬥了近30年才坐上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晚間新聞》主持人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