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安·莎耶:女拚命三郎
黛安·莎耶被稱作是最有魅力的美國電視女節目主持人。她熱情奔放,光彩照人,不僅聰明漂亮,而且工作起來頗有拚命三郎的架式,因而令數以百萬計的觀眾為她的魅力所傾倒。
莎耶來到CBS工作不久,就以辛勤的工作和絕妙的消息來源深受上司的賞識。CBS新聞部前經理薩倫特就說:“我想她是我們從未有過的、最出色的駐國務院的記者。”
在伊朗釋放美國人質談判期間,莎耶的報道經常出現在CBS《晚間新聞》中。她當時夜複一夜地睡在兩個秘書的椅子上,這樣就可以淩晨4點起來,在國務院的大廳裏打探到什麼消息。
莎耶樂於在周末和節假日工作,毫無抱怨地接受“單調乏味”的工作,最關鍵的是,她的報道清楚、簡潔、客觀,她是個稱職的記者。
莎耶的獻身精神、充沛的精力和頑強的職業作風,使他得以從一名普通記者,躍為CBS的明星主持人。公司任命她為CBS《早晨新聞》聯合主持人後,她與夥伴主持人一起把排在第三位的《早晨新聞》節目的收視率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事們對她的敬業精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旦莎耶確定一個采訪,她往往是自己撰稿,然後在編輯室中沒完沒了地推敲修改,幹到淩晨是常有的事,眾人都感到怎麼也拚不過她。“她有時淩晨2點到辦公室寫她的稿子,”一位製片人回憶說,“這是聞所未聞的,沒有理由不尊重她。”
著名編導唐·休伊特為莎耶提供了新的機會:《60分鍾》第一位女記者兼主持人。能加入《60分鍾》四大明星主持人華萊士、塞弗、裏森納、布萊德利的行列者,決非等閑之輩。製片人發現她是這一行中的佼佼者:為了一條消息,願意到任何地方,忍受任何困難。“她冷靜非凡,”製片人安說道,“從不知難而退。”
1985年,為了安排同埃及總統穆巴拉克的獨家采訪,她一連三個整夜都沒合眼,精心研究背景資料,精心設計提出的問題。她完全沉醉在這次采訪的準備之中了。這次采訪日程安排非常緊張,莎耶乘坐的專機降落後隨時待命,莎耶采訪完穆巴拉克總統後當天就飛回了電視台,她說,“這可是條大熱門新聞,一刻也不能耽誤。”
莎耶談起她的職業生涯時說:“我真的非常喜歡這一行,因為每天都能學到新的東西。我喜歡我們走入人們生活中的那種令人激動的方式,喜歡向人們提出我們想要了解的任何問題後離開。在這一瞬間,你享有一個人生活的全部內容——痛苦、磨難、歡樂、鬥爭——從中你可以學到不少東西,記在心裏。第二天又開始接觸新人——這就是我喜歡做的事情。”
我們或許從她的這番自白中,可以了解她拚命三郎式職業作風的真正原因了。
奧普拉·溫芙瑞:做個工作狂!
奧普拉,這位影響巨大的脫口秀明星主持人,不同性別、種族和團體的偶像典範,每天她的《奧普拉·溫芙瑞秀》節目吸引著億萬與她從未謀麵的觀眾。但非凡的成功背後,必然是超人的心血付出,多年來,奧普拉就一直保持著一個驚人的、令人難以想象的工作量。
奧普拉非常忙碌,但她認為忙得沒時間喘氣的感覺最好,她認為那正是她所追求的生活方式。
有一位記者曾經問奧普拉是不是一個工作狂,奧普拉欣然回答:“是的,女士,我是的。我喜歡這樣做,直到死為止。我周末也在工作,我盡可能到處演講,我回到家常想的一件事就是現在我能做什麼?”
奧普拉不知疲倦,她的員工也就圍著她連軸轉,為了提精神,為她服務的人每天競要因此喝掉200壺咖啡。
在頻繁的錄像、公眾演講和慈善演出之後,奧普拉覺得太疲倦了。1988年她不得不更加科學地安排自己的時間。過去隻要有人說,如果奧普拉不接他的電話他就要跳樓,十分在意公眾形象的奧普拉就會去跟他說話。她有求必應,結果發現自己幾乎被累死,於是不得不嚐試改變這種應付每一個狂熱崇拜者的做法。
奧普拉為了放鬆自己,忙中偷閑和男友出去度過幾次假,但度假時她仍惦記著她的工作,結果度假沒有完全放鬆,休閑的日子反而令她無比難受。她終於認識到自己工作特別努力,目的是讓自己覺得值得被愛。熱愛她的人太多,那是令她發狂般工作的最大動力。她想改變這一點,但發現並不容易。
後來她的時間安排變得更加科學,不像先前那般緊張,但她仍然很勤奮。她一般的工作日程安排是這樣的:星期一到星期三,奧普拉清晨6點就到攝影棚去健身,9點鍾之前,梳妝打扮都已經完畢。然後她錄一個小時節目,主持製作會議,11點再錄第二個節目。午餐過後,她在辦公室裏繼續召開製作和管理會議。星期四她在芝加哥的辦公室工作,為數百張支票簽字並處理文件。剩下的時間她呆在印第安納州的農場裏,放鬆心情,練練台詞,做一些雜事。
全部加起來,奧普拉一年製作大約220小時的電視新節目。她在錄製完兩次節目之後,就會將自己關在化妝間的衣櫥裏,站在一大堆鞋子中間,閉上眼睛讓腦子停一分鍾,讓自己暫時鬆懈一下。馬上,外麵又會有至少6個人等在門外要跟她談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