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3 / 3)

翁倩玉及其家人被單獨安排在貴賓樓這個北京最好的酒店。從一開始的安排待遇就可看出,日方人員的待遇遠遠超過了中方人員。

雙方見麵的那一天,倪萍特意選了一套淺灰色的裙裝,連工作用的筆都換上了最好的,她要求自己以最佳狀態出現在日本人麵前。她9點鍾準時到達現場,沒有早來一分也沒遲到一秒。那一次見麵,翁倩玉的敬業態度也給倪萍留下了一個很好的印象。

彩排那天下起了雨,日方有專人給他們撐起雨傘,而中方人員卻沒給準備雨具,倪萍看著大家在大雨中淋個透濕,心裏別提多難過了。

直播那天,倪萍比規定時間提前半小時到達現場,舞台就設在文化宮的太廟前,是個露天舞台,預計18點在東京和北京通過衛星頻道向全世界直播。那天來的人很多,上千名觀眾,數百名工作人員,幾十位歌唱演員,全彙集在這裏,整個太廟的大殿前後全是人,在熙熙攘攘、人聲嘈雜的人群中,倪萍找不到一個可以休息的地方。

下午3點鍾,翁倩玉來後,見倪萍手捧劇本在大殿外溜達,就好心地招呼道:“倪萍,到我房間裏來吧,那裏安靜些。”“你房間?”倪萍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在這裏怎會有房間?倪萍跟著她走進了門上貼有“翁倩玉小姐化妝、休息間”的房間。這是一個足有200平方米的後殿,大殿內,擺放著一張很大的桌子,桌子上放滿了水果。翁倩玉熱情地招待倪萍,倪萍頓生反主為客的不悅心情,確實,在這裏倪萍應當是主,對方是客才對呀!倪萍謊稱要去化妝了,出門迎頭碰上了翁小姐的日本丈夫,他為翁倩玉準備了豐盛的晚飯。他請倪萍在這裏與他們一道吃,倪萍托詞道:“不,不吃,我們電視台也專門給我準備了飯,謝謝!”她慌忙逃走了。出了後殿,倪萍肚子也餓了,卻看見幾百人在排長隊領盒飯,時間不允許她排隊,加個塞她又不願意,於是帶著滿肚子委屈,去了幾十個人擠在一起的化妝間,見了化妝師徐晶,就把剛才的一幕告訴了她。徐晶給倪萍鼓勁,“哥們兒,別生氣了,我派兩個化妝的小姑娘專門今晚跟著你,咱也長長份,長長中國人的誌氣。”徐晶的快人快語,給倪萍暫時的心理平衡,她想:“跟人家比什麼,有本事上台比去。”

化妝師徐晶把倪萍打扮得美麗動人。倪萍帶著三套專為這次晚會訂做的服裝準備上台。舞台已被清場,閑人不能靠近。倪萍尋找著能換衣服的服裝問,卻沒找到。如果要換衣服,也要到離舞台近千米遠的一個側殿,但中場換衣服根本來不及。倪萍腦子一轉,翁倩玉在哪換我也在哪換。誰知倪萍又想錯了,舞台上場口專為翁倩玉用木頭臨時搭了一個服裝間,門上用中文寫著“翁倩玉小姐服裝間”,門口站著一位日本服裝師,她像一個衛士樣守護在那兒。倪萍抱著衣服愣在那兒,這房子無論是中國人搭的還是日本人搭的,他們都應該想到,倪小姐也是女人,也不能當眾露天換衣服啊!倪萍越想越氣,越氣越急,她繞著舞台找了一圈也沒見著她的換衣間。倪萍眼淚都急出來了,時間不允許她再拖,直播很快進入倒計時了,倪萍迎著頭把淚水咽回肚子,跑到公園裏的一顆大樹後麵,換上了她的演出服。

倪萍在八盞大紅宮燈照得分外明亮的太廟裏,以最大的毅力穩定了一下自己黯淡的心情,她在心裏告誡自己,千萬不可因小失大,不方便換另兩套服裝,索性就穿這一套了!衣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精神、自己的氣質,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民族自豪感!

翁倩玉上台前有專人打著手電照亮她手中的劇本,身邊的服裝師為她整理衣裙,另一位音響師為她拿著話筒,這時倪萍看在眼裏也不再受到刺激了,在熱烈的掌聲中,倪萍和翁倩玉一樣的漂亮。倪萍舒心地對著鏡頭說出了第一句台詞:“親愛的觀眾朋友們,晚上好,這裏是中國的首都北京,請允許我向遠方的日本朋友問候。”

直播成功了,日方在還沒撤離現場的時候就打來了祝賀的電話,電話中特別讚美了倪萍,並邀請她近期訪問NHK。緊接著中央電視台總編室也收到了很多國內觀眾打來的祝賀電話。

回到梅地亞賓館,中日雙方當晚在那裏舉行了慶功宴會,倪萍沒去。剛才在台上神采飛揚的倪萍關起門,放聲痛哭,太廟大殿成了她的傷心地。眼淚哭幹了,她安慰了自己,漸漸地睡去了。

在這場“中日友好歌會”的演出過程中,倪萍與日方主持人的待遇反差極大,簡直是天壤之別,麵對如此強烈的反差,倪萍提出自己的要求也是合情合理的,但倪萍以大局為重,控製了自己的不滿情緒,圓滿完成了主持任務。倪萍心中明白,如果一個主持人為觀眾帶來的是風雨、憂鬱、黑暗和悲戚,那麼觀眾給她的回報也定會是風雨、憂鬱、黑暗和悲戚,並且最終離你而去。相反,如果你為觀眾帶來了歡樂、喜悅、光明和笑聲,他們也會報之以歡樂、喜悅、光明和笑聲。

倪萍的敬業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為她驕傲、自豪,“最放心的主持人”就是對她的最高獎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