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池著名民間歌手王有等創作
冒維金 演唱
二、《寡婦斷根》:一部純粹的原生態的鄉俗現實批判主義力作
鹽池是一塊火熱的土地,也是一塊多情的土地。一代又一代的鹽池人在這高天厚土上演繹著悲歡離合、愛恨情仇。鹽池地處陝甘寧蒙交界,這裏百姓創作的民歌受內蒙古的順天遊、陝北的信天遊影響較大,信天遊以綏德、米脂一帶的最有代表性,山西河曲、內蒙伊克昭盟、寧夏鹽池等鄰近地區的信天遊,由於受山曲、爬地調以及花兒的影響,別具風味。同時有些歌為幾個地方共同所有。《寡婦斷根》是上個世紀四十年代誕生在紅色老區鹽池的一首由農民詩人王有創作,並在鹽池及周邊地區廣為傳唱的民歌。它也可以說是敘事詩。比之信天遊,《寡婦斷根》雖然少點比興手法,但內容琅琅上口,語言特色鮮明。尤其是末句鏗鏘有力,擲地有聲。而就其表現手法和所表現的內容及社會功效來說,堪比樂府詩歌,因為,我們通過這樣的民歌可以觀察風土人情,考見政治得失。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今天挖掘《寡婦斷根》,對考察鹽池的風土人情,考察當時政治背景下的社會萬象,審視當時人民群眾豐富的精神世界,有著極其深遠的意義。如果說,回蕩在黃土高原山山峁峁的信天遊,曾給予了廣大群眾多少愉悅、陶醉和鼓舞,曾奉獻給中國革命和建設多少悠揚壯美的情思,曾是陝北人一張帶韻的名片,那麼,就體裁和表現形式上看,《寡婦斷根》就是鹽池老區人民群眾天才的創造成果,是人類文化寶貴的財富。而發掘保護民間文化,弘揚老區精神,就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寡婦斷根》說的是民國三十年發生在紅色邊區鹽池百家井的一樁命案以及其背後的桃色事件。給地主張資當長工的徐天寶家窮且不務正業。徐天寶的老婆懶頓,被張資勾引。天寶妻哥牛萬金為了巴結張資抽大煙,把妹妹接回去不和徐天寶過了,而且串通張資,成全他們好事。且攛著讓離婚,欲將妹妹再嫁一次。於是,徐天寶的母親三寡婦一氣之下喪了命。徐天寶帶著敲竹杠的報複心理明搶暗偷,第一次騎走了張資的一匹馬,第二次偷走了一頭騾子,然而,這次被張蘭、李生華追到長流墩(今寧夏鹽池縣高沙窩境內)給活活打死。人命案發,徐天寶的嬸娘七寡婦的娘家人找張資鬧事,告到區上。然而,區上扯皮,告到縣上,縣長回避,縣長老婆辦案,讓兩家協商處理,將徐天寶厚葬了事。以作者王有的分析,區上縣上要是沒吃錢,案子咋能這樣辦?對於縣裏草菅人命的做法,老百姓不答應,不平則鳴。於是,便有了這膾炙人口的《寡婦斷根》。
其實,這是一樁普通的刑事案件,它的花邊在於張資和徐天寶離婚的妻子牛氏結婚。舊時婚姻多屬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中人沒有自主權。徐天寶好吃懶做、不務正業。他的老婆離他而去在今天看來,是正常的事。但是,那時沒有婚書的婚姻比現在還牢固。婦女若想逃避婚姻,唯一的出路大概就是上吊、跳井。這是舊時婦女的悲劇。1936年鹽池解放後,共產黨提倡婚姻自由,自由結婚的大概不少,但是自由離婚還是很困難的,畢竟擺脫傳統束縛不是一件易事,況且沒有法律的支撐,因為第一部《婚姻法》的誕生是1950年。這對徐天寶的婚姻來說,早已於事無補。我在許多資料上看到,時人批評當時的縣區政府對一件離婚案處理不當引發命案。縣區幹部固然有推諉扯皮行為,但是,如何處理這樁家務事才算得當?一是判離。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誰也擋不住,況且老婆呢?但是,徐天寶不答應。當時人們覺得在這樁婚姻中,他是受害者。二是不離,讓他們熬。但是,如此一來,死的可能就不是徐天寶,而是她牛氏(尋短見)。不還是悲劇麼?應該說,這個女人嫁給徐天寶本來就很不幸。如果這樣想,即便是她另有新歡或再嫁似乎沒那麼可恨,況且也沒有充分的證據證明牛氏和張資有什麼不清白。但是,這人偏偏是張資。因為張資有錢,人們想當然地認為,這是美色與金錢結成的一對野鴛鴦。然而,當我們換個視角,好好思量這樁風花雪月的事,誰敢一口咬定這就是奸情,不是愛情呢?在《寡婦斷根》中,王有隻給她一次正麵出場的機會,即與前來鬧事的七寡婦娘家人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