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8章 附錄(2)(1 / 3)

《寡婦斷根》的作者王有,係鹽池著名的民間歌手,他出身於鹽池縣城郊鄉四墩子村一個貧寒農家,從未進過學堂。十二歲就開始了放羊攬工的生活。十五歲時,同他一塊兒放羊的一個姓張的外鄉人與他朝夕相處,見他聰明伶俐,教他認識了一些字。可是,連《三字經》《百家姓》都沒念完,這個外鄉人就離去了。王有雖然識字不多,但記憶力強。他從小愛看皮影戲和秦腔,後來對秧歌發生了興趣。隻要哪個村有“紅火”,不管路途遠近,他都要跑去看,常常聽得入了迷。時間一長,聽得多了,“耳音子灌滿了”,他就記住了許多曲調和唱詞。這也應了“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的道理。十七八歲時,王有跟隨父親一塊種地,農閑之際,他用葫蘆頭做了個“胡胡”(二胡),一邊學著拉,一邊哼著唱,慢慢地,唱得順口了,也學著編一些順口溜。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普通農民,王有了解群眾的喜怒哀樂,熟悉群眾的生產生活,有條件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小曲小調進行口頭創作。他既能編歌詞,又能編快板。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他就開始了口頭創作,並演唱了《打土匪》《鬼托夢》《十勸郎》《抹牌》《洋煙鬼顯活》《繡荷包》等民歌,在當地有一定影響。1936年6月鹽池解放,王有親眼看到國民黨反動官員、土豪劣紳落荒逃跑的狼狽相,和紅軍領導窮人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蘇維埃政權的感人事跡,使他感到了共產黨是窮人的靠山和救星的事實。懷著激動的心情,王有回家就編唱了《紅軍打屈縣長》《紅軍打花馬池》這兩首歌,生動地再現了當時的鬥爭情景,唱出了窮人的心裏話。1939年王有妻子病故,王有領著十多歲的兒子到鹽池縣大水坑石山溝村給人攬工放羊,維持生計。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曆,王有創作了《父子攬工》。1942年,鹽池勞動英雄王科到延安參加邊區勞模大會,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見。王有聽到這件事十分興奮,為傳揚勞動英雄王科發展生產、支前援戰的先進事跡,王有創作了《勞動英雄王科》。從此,王有創作的東西一下子多了起來,當地老百姓都說:“王有能得很,給他指個東西,叫他編個詞,他低頭想一會兒就能編出來。”其間,他又先後改編和創作了《寡婦斷根》《四季生產歌》《自由結婚多歡喜》《父想子能》《講衛生不生病》《新舊社會不一般》《毛主席鬧革命》等作品。由於王有親身經曆了新舊兩個社會,飽受了舊社會的苦,嚐到了新社會的甜,所以,他的作品反映的生活是真實的,表達的感情是深厚的,道出了勞動人民的思想和願望,能夠引起群眾感情上的強烈共鳴。不少作品一出來,就不脛而走,眾口相傳。尤其是他的《寡婦斷根》,在“三邊”一帶很是有名。

《寡婦斷根》揭示了事情矛盾的本質所在,也批評了縣上、區上的幹部。縣上就把王有抓起來,關在監獄,說他侮辱了政府。通過批評教育後,王有保證今後不再唱了。十八天後,王有被放了出來。過了一個月,即1945年秋,王有再次被傳喚。原因很簡單,《寡婦斷根》還在群眾中傳唱,範圍大而影響壞。王有覺得自己委屈,進行了辯解。但自己不唱,別人在唱,追來追去,這首歌的創作者是自己,因此,他被迫接受勞動改造:白天擔大糞、晚上收進大獄。原來,王有除了放羊之外,還學了個皮匠手藝,經常給四鄰八鄉的鄉親們做些皮活。創作《寡婦斷根》後,他不但在放羊時唱過,而且在做皮活時也唱過,就被一些鄉野牧羊的和四處做皮活的匠人唱得沸沸揚揚,在鹽池及周邊地區群眾中廣為流傳。雖然自己不唱了,但他阻止不了群眾傳唱。《寡婦斷根》在鹽池、陝北乃至甘肅環縣、武威、張掖等地廣為流傳,它的生命力之強大,讓人歎為觀止。當時政府禁,民間唱,而且越傳越遠。據說有一次張資去西峰做生意,晚上住在旅館,閑著沒事,他對手下人說,我們到戲園子看戲走。等他們到了戲園,上演的竟然是《寡婦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