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一種態度,不是一種狀態。是在清洗百葉窗時聆聽一曲詠歎調,或愉快地花一小時清理壁櫥。它出現在某一時刻,不是在“有一天……”的遙遠諾言中。我們如果愛上我們現在所有的日子。我們會幸福得多,而且會得到更多的幸福和快樂。幸福快樂是一種選擇。它一出現就要伸手去取,它就像在蔚藍天空中飄向海洋的氣球一樣。
無私的幸福最持久
有人說幸福就是需要什麼就能得到什麼。比如,一個人需要吃飯、需要睡覺、需要上網、需要榮譽、需要親情、需要愛情。如果都能實現,那麼,這個人是幸福的。那麼,什麼是需要呢?需要就是一個人渴望解決自身內在問題的一種情感。一個人的內在問題自己是無法回避的,不解決是很難受的。
如果我們把幸福僅僅理解為滿足個人需要,滿足個人內在問題的解決,那麼這種幸福就是一種自私的幸福。在這裏,我們並不否認這一說法,而是要規範這一說法。幸福就是個人追求自身需要,追求自身內在問題的解決而獲得的一種滿足感。幸福分自私的幸福和無私的幸福。自私的幸福就是個人需要、個人內在問題的解決與社會需要、社會問題的解決不統一,甚至對立。無私的幸福就是個人需要、個人內在問題的解決與社會需要、社會問題的解決相統一。擁有這種無私的幸福觀念的人,他們總是把個人需要、個人內在問題的解決與社會需要、社會問題的解決聯係在一起。對他們而言,社會問題的解決就是他們個人問題的解決。我不讚成那種把滿足個人需要、個人內在問題的解決定性為自私行為。那種把滿足個人需要、個人內在問題的解決定性為自私行為的人,是不尊重人性的人。滿足個人需要、個人內在問題的解決是人的本能。隻要個人需要、個人內在問題的解決不與社會需要、社會問題的解決相對立,那麼這種個人需要、個人內在問題的解決就是合理的,就是應該受到尊重的。
任何事情都有一個度,幸福也不例外。人們不僅僅追求幸福,而且希望得到極大的幸福。對於一件事,不同的人會得到不同程度的幸福。如吃米飯,有錢人在這件事上不會感到明顯的幸福,這種幸福感甚至可以忽略不記;窮人在這件事上會有一定的幸福感;而那些經常沒飯吃的人會得到極大的幸福感;但對某些喜歡吃麵食的人而言,不但不會有幸福感,而且還會感到一絲痛苦。所以,幸福並不是靠外界的給予所決定的,外界的給予隻能給幸福創造條件,幸福來自需要幸福的主體的內在感受。
人的需要也有一個度的問題。比如煙,不同的人對他的需要是不同的。有的人根本就不需要,有的人有那麼一點需要,有的人有強烈的需要。根本就不需要的人,並不是說他永遠不對煙產生需要。也許有那麼一天,他一時興起,抽它幾根。也許自那以後,就會偶爾產生煙癮。如不提高警惕,就可能會對煙有強烈的需要。幸福因需要而產生,需要是可以培養的,幸福感會因需要的增強而增強。
有些幸福是短暫的,如吸煙、吸毒,會因此時的“幸福”而導致彼時的不幸。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父母往往對他們百依百順,他們的童年無疑是幸福的。然而,他們最終將要走向社會,社會的複雜與無情,會使他們感到與父母在一起時大不一樣,會感到無所適從。有些明智的父母,從小會給孩子進行適當的教育,這是對孩子可持續幸福的負責。
幸福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我們通過自身的努力而獲得。這不僅僅是人們為了適應社會的被迫行為,更重要的是,它能提高人們感受幸福的能力。如男女的戀愛行為,女方愛男方,而男方對女方不太喜歡。如果女方一味地追求男方,那麼男方可能會因幸福感較弱而拋棄女方。所以,聰明的女性會想辦法讓男性投入極大的感情來追求自己。這不僅僅是因為不容易得到的就不容易失去的緣故,而主要的是讓男性通過投入感情,產生強烈的期望,產生強烈的內在問題,從而為需要得到滿足時獲取強烈的幸福感,是建立內在的感情需要的基礎。此時,女方也會因自身感情的極大投入而最終獲取極大的幸福感。
幸福不應隻存在於某一孤立的個體。如果一個人的幸福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那麼這種孤立於他人的幸福是不會長久的。如果一個人以多數人的幸福為幸福,以多數人的痛苦為痛苦,那麼,他的幸福感將是極其強烈的,並且是無限持續的。他曾經有過的痛苦,對他自身而言加強了他與人民的感情,增大了他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意義是巨大的,價值是無窮的。持續的強烈的幸福,是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高度統一。
幸福就在於把握現在,珍惜所有
從前,有一座圓音寺,香火很旺。在圓音寺廟前的橫梁上有個蜘蛛結了張網,由於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誠的祭拜的熏染,蛛蛛便有了佛性。
忽然有一天,佛主光臨了圓音寺,看見這裏香火甚旺,十分高興。離開寺廟的時候,不輕易間地抬頭,看見了橫梁上的蛛蛛。佛主停下來,問這隻蜘蛛:“你我相見總算是有緣,我來問你個問題,看你修煉了這一千多年,有什麼真知灼見。怎麼樣?”蜘蛛遇見佛主很是高興,連忙答應了。佛主問道:“世間什麼才是最珍貴的?”蜘蛛想了想,回答道:“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點了點頭,離開了。
又過了一千年的光景,蜘蛛依舊在圓音寺的橫梁上修煉,它的佛性大增。一日,佛主又來到寺前,對蜘蛛說道:“你可還好,一千年前的那個問題,你可有什麼更深的認識嗎?”蜘蛛說:“我覺得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說:“你再好好想想,我會再來找你的。”
又過了一千年,有一天,刮起了大風,風將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網上。蜘蛛望著甘露,見它晶瑩透亮,很漂亮,頓生喜愛之意。蜘蛛每天看著甘露很開心,它覺得這是三千年來最開心的幾天。突然,又刮起了一陣大風,將甘露吹走了。蜘蛛一下子覺得失去了什麼,感到很寂寞和難過。這時佛主又來了,問蜘蛛:“這一千年,你可好好想過這個問題:世間什麼才是最珍貴的?”蜘蛛想到了甘露,對佛主說:“世間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說:“好,既然你有這樣的認識,我讓你到人間走一遭吧。”
就這樣,蜘蛛投胎到了一個官宦家庭,成了一個富家小姐,父母為她取了個名字叫蛛兒。一晃,蛛兒到了16歲了,已經成了個婀娜多姿的少女,長得十分漂亮,楚楚動人。這一日,新科狀元郎甘鹿中試,皇帝決定在後花園為他舉行慶功宴席。席間來了許多妙齡少女,包括蛛兒,還有皇帝的小公主長風公主。狀元郎在席間表演詩詞歌賦,大獻才藝,在場的少女無一不被他折倒。但蛛兒一點也不緊張和吃醋,因為她知道,這是佛主賜予她的姻緣。
過了些日子,說來很巧,蛛兒陪同母親上香拜佛的時候,正好甘鹿也陪同母親而來。上完香拜過佛,二位長者在一邊說上了話。蛛兒和甘鹿便來到走廊上聊天,蛛兒很開心,終於可以和喜歡的人在一起了,但是甘鹿並沒有表現出對她的喜愛。蛛兒對甘鹿說:“你難道不曾記得16年前,圓音寺的蜘蛛網上的事情了嗎?”甘鹿很詫異,說:“蛛兒姑娘,你漂亮,也很討人喜歡,但你想像力未免豐富了一點吧。”說罷,和母親離開了。
蛛兒回到家,心想,佛主既然安排了這場姻緣,為何不讓他記得那件事,甘鹿為何對我沒有一點的感覺?幾天後,皇帝下召,命新科狀元甘鹿和長風公主完婚,蛛兒和太子芝草完婚。這一消息對蛛兒如同晴空霹靂,她怎麼也想不到,佛主竟然這樣對她。幾日來,她不吃不喝,窮究急思,靈魂就將出殼,生命危在旦夕。太子芝草知道了,急忙趕來,撲倒在床邊,對奄奄一息的蛛兒說道:“那日,在後花園眾姑娘中,我對你一見鍾情,我苦求父皇,他才答應。如果你死了,那麼我也就不活了。”說著就拿起了寶劍準備自刎。
就在這時,佛主來了,他對快要出殼的蛛兒靈魂說:“蜘蛛,你可曾想過,甘露(甘鹿)是由誰帶到你這裏來的呢?是風(長風公主)帶來的,最後也是風將它帶走的。甘鹿是屬於長風公主的,他對你不過是生命中的一段插曲。而太子芝草是當年圓音寺門前的一棵小草,他看了你三千年,愛慕了你三千年,但你卻從沒有低下頭看過它。蜘蛛,我再來問你,“世間什麼才是最珍貴的?”蜘蛛聽了這些真相之後,好像一下子大徹大悟了,她對佛主說:“世間最珍貴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現在能把握的幸福。”剛說完,佛主就離開了,蛛兒的靈魂也回位了,睜開眼睛,看到正要自刎的太子芝草,她馬上打落寶劍,和太子緊緊相擁……
故事結束了,你能領會蛛兒最後一刻所說的話嗎?“世間最珍貴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現在能把握的幸福。”幸福是什麼?幸福就在於把握現在,珍惜所有,堅信你所擁有的就是最好的。其實我們都很幸福,隻是我們的眼光過高,看不到人生最簡單的幸福,每個人都有他們自己的幸福,隻是我們未曾體會過。幸福原來很簡單,複雜的心把它過於複雜化,單純的心自會擁有一份最美最真的幸福。
遇到你真正愛的人時,要努力爭取和他相伴一生的機會!因為當他離去時,一切都來不及了。遇到可相信的朋友時,要好好和他相處下去!因為在人的一生中,遇到知己真的不易。遇到人生中的貴人時,要記得好好感激,因為他是你人生的轉折點。遇到曾經愛過的人時,要微笑著向他感激,因為他是讓你更懂愛的人。遇到曾經恨過的人時,要微笑著向他打招呼,因為他讓你更加堅強。遇到曾經背叛你的人時,要跟他好好聊一聊。因為若不是他,今天的你不會懂這世界。遇到曾經偷偷喜歡你的人時,要祝他幸福。因為你喜歡他時,不是希望他幸福快樂嗎?遇到匆匆離開你人生的人時,要謝謝他走過你的人生。因為他是你精彩回憶的一部分。遇到曾經和你有誤會的人時,要趁現在解釋清楚誤會。因為你可能隻有這一次機會解釋清楚。對於現在和你相伴的人,要百分之百地感謝他愛你,因為你們現在都得到幸福和真愛。
如何獲得幸福
一隻小貓聽說隻要咬到自己的尾巴就會幸福,於是小貓拚命地咬自己的尾巴,但是怎樣也咬不到。於是它跑到貓媽媽那裏說:媽媽,我咬不到尾巴,我得不到幸福。貓媽媽對小貓說:傻瓜,你不要管自己的尾巴,隻管向前走就會找到幸福了。於是小貓又高興地走開去玩耍了。
幸福是什麼?怎樣才能得到幸福?恐怕我們也像那隻小貓一樣的迷茫。在追求幸福的路途中,往往迷失方向。追求幸福是每個人的權利,獲得幸福是人生的目的。但是幸福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把幸福寄托在命運的恩賜上,是絕對不可能獲得真正的幸福的。幸福是一種過程,正如林特耐所言,我們稱之為幸福的東西,絕不是某種東西,而是某種過程。真正的幸福並不在於目標是否達到,而在於為達到目標所進行的奮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