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之卷:冬姥姥煮了一鍋傳說(5)(3 / 3)

瞽叟和象不甘心,他們又叫舜去淘井。舜跳下井以後,瞽叟和象就在地麵上把一塊塊土石丟下去,把井填沒,想把舜活活埋在裏麵,沒想到舜下井後,在井邊掘了一個孔道,鑽了出來,又安全地回家了。

象不知道舜早已脫險,得意揚揚地回到家裏,跟瞽叟說:“這一回哥哥準死了,這個妙計是我想出來的。現在我們可以把哥哥的財產分一分了。”說完,他向舜住的屋子走去,哪知道,他一進屋子,舜正坐在床邊彈琴呢。象心裏暗暗吃驚,很不好意思地說:“哥哥,你什麼時候回的?我都不知道呀!”

舜也裝作若無其事,說:“你來得正好,我的事情多,正需要你幫助我來料理呢。”

以後,舜還是像過去一樣和和氣氣對待他的父母和弟弟,瞽叟和象也不敢再暗害舜了。

堯聽了大家介紹的舜的事跡,又經過考察,認為舜確是個品德好又挺能幹的人,就把首領的位子讓給了舜。這種讓位,曆史上稱做“禪讓”。其實,在氏族公社時期,部落首領老了,用選舉的辦法推選新的首領,並不是什麼稀罕事兒。

舜接位後,又勤勞,又儉樸,跟老百姓一樣勞動,得到大家的信任和愛戴。過了幾年,堯死了,舜還想把部落聯盟首領的位子讓給堯的兒子丹朱,可是大家都不讚成。舜才正式當上了首領。舜到老年的時候,也跟堯一樣,把部落聯盟首領的位子傳給了治水有功的大禹。堯舜禹後來就成為中國曆史上有德之君的代名詞。

睡前親子悄悄話

舜的家人對他好嗎?他是怎樣對待家人的?

262.網開三麵的成湯

成湯是商族一個非常有名的王,據說他身高九尺,膚色很白,臉型是上麵比較尖,下麵比較寬,頭發非常濃密,臉頰兩旁長著漂亮的須髯。

湯王不僅長得儀表非凡,而且心地善良、宅心仁厚,對人民非常仁慈。有一次,他到郊野去打獵,無意見遇到一個人。隻見那人正在林子中四麵張網,網羅天上的飛鳥,一邊嘴裏還不停地祝禱:“從天上掉下來的,從地裏鑽出來的,從四麵八方飛來的,全部掉進我的網!”湯王走過去,說:“哎呀!這怎麼能行呢?你把所有的飛鳥都抓走了,那不是夏桀才幹的事嗎?”於是就讓那個捕鳥的人把張好的網解去三麵,隻留下一麵,還教他念一首祝禱辭:“以前蜘蛛作網,如今的人們學它的榜樣。鳥兒喲,你們是自由的:想朝左就朝左,想朝右就朝右;想飛高就飛高,想飛低就飛低。可別不小心,偏巧撞到我的網上喲!”

這件小事很快就四處流傳,據說漢水以南的那些小國家,聽說湯王如此仁德,連禽獸都已經享受到了他的恩澤,大家都衷心臣服,紛紛歸附湯王。

湯王因為網開三麵而實力大增,引起了夏桀的不滿。夏桀又聽說他派人哭悼那些被自己冤殺的人,更加惱怒,於是就把湯王騙到京都,抓起來關在夏台的重泉裏。重泉是夏桀特地修造的一座監禁重要囚犯的監獄,湯王差點就被折磨死了。幸好湯王的大臣送來許多金銀財寶,把夏桀周圍的臣子都給買通了,於是夏桀才把湯王給放了,竟然沒考慮會有後患。

湯王出獄以後,決心滅掉殘暴的夏桀,於是采取種種措施,壯大自己的實力,籠絡人才,重用很有才幹的伊尹。等到時機成熟,他便統領大軍,向夏桀發動進攻。

打到章山的時候,鎮守章山的大將夏耕右手持戈,左手持盾,看上去威風凜凜,哪知道湯王一來,一刀就砍掉了他的腦袋。掉了腦袋的夏耕從地上爬起來,發覺自己腦袋沒了,慌慌張張回頭就跑,一跑就跑到巫山,躲起來再也不敢出來了。

湯王一路勢如破竹,很快就逼近了夏桀的都城。夏桀嚇得趕緊帶著寵姬喬裝改扮逃出大火衝天、混亂不堪的京城。湯王帶著七十輛最好的戰車和六千個死士緊緊追趕,晝夜兼程,一直追到鳴條,終於把夏桀的軍隊打得潰不成軍。夏桀坐著船逃到了南巢,不久之後就因受驚過度而死。臨死的時候,他恨恨地說:“我真後悔當初沒把成湯殺死在夏台,以致有今天的慘敗啊!”滅夏之後,成湯建立了商朝。

睡前親子悄悄話

親愛的寶寶,我們來讀童謠《一園青菜成了精》吧:

出了城門往正東,一園青菜綠蔥蔥。最近幾天沒人問,它們個個成了精。

綠頭蘿卜稱大王,紅頭蘿卜當娘娘。隔壁蓮藕急了眼,一封戰書打進園。

豆芽菜跪倒來報信,胡蘿卜掛帥去出征。兩邊兄弟齊叫陣,大呼小叫爭輸贏。

小蔥端起銀鋼槍,一個勁兒向前衝。茄子一挺大肚皮,小蔥撞個倒栽蔥。

韭菜使出雙刃鋒,呼啦呼啦上了陣。黃瓜甩出掃堂腿,踢得韭菜來回奔。

蓮藕鬥得勁兒頭足,胡蘿卜急得搬救兵。歪嘴葫蘆放大炮,轟隆隆隆三聲響。

打得大蒜裂了瓣,打得黃瓜上下青。打得辣椒滿身紅,打得茄子一身紫。

打得豆腐尿黃水,打得涼粉戰兢兢。藕王一看抵不過,一頭鑽進爛泥坑。

263.薑太公釣魚

商朝最後一個王叫做紂,紂原來是一個相當聰敏又有勇力的人。他早年曾經親自帶兵和東夷進行一場長期戰爭。他很有軍事才能,在作戰中百戰百勝,最後平定了東夷,把商朝的文化傳播到淮水和長江流域一帶。但是,在長期戰爭中,商朝消耗也很大,加重了商朝人民的負擔,致使人民的生活越來越苦了。

紂隻知道自己享樂,根本不管人民的死活。他沒完沒了地建造宮殿,搜刮金銀財寶,剝削人民的糧食。他和寵姬妲己日日夜夜在酒池肉林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他還用各種殘酷的刑罰來鎮壓人民。凡是諸侯背叛他或者百姓反對他,他就把他們捉起來放在燒紅的銅柱上烤死。這種刑罰叫“炮烙”。

這時候,在西部的一個部落卻正在一天天興盛起來,這就是周。周部落的首領周文王是一個能幹的政治家。周文王生活非常節儉,他禁止喝酒,不準貴族打獵,糟蹋莊稼。他鼓勵人民多養牛羊,多種糧食。他還虛心接待一些有才能的人,因此,一些有才能的人都來投奔他。

周部落強大起來,對很商朝不利。於是紂王下令把周文王捉住,關在牢裏。周部落的貴族便把許多美女、駿馬和珍寶獻給紂王。紂王高興得眉開眼笑,立刻把周文王釋放了。周文王見紂王昏庸殘暴,喪失民心,就決定討伐商朝。可是他身邊缺少一個有軍事才能的人來幫助他指揮作戰。他就暗暗想辦法物色這種人才。

有一天,周文王坐著車路過渭水北岸。在渭水邊,他看見一個老頭兒在河岸上坐著釣魚,可是他用的卻是一隻直鉤,鉤子離水麵還有三尺遠。文王看了很奇怪,於是下車跟他聊起來。

經過一番談話,文王知道他叫薑尚,是一個精通兵法的能人。文王非常高興,說:“我祖父在世時曾經對我說過,將來會有個了不起的能人幫助我把周族興盛起來。您正是這樣的人。我的祖父盼望您已經很久了。”說罷,文王就請薑尚一起回宮。薑尚也不推辭,立刻跟著文王上了車。

因為薑尚是文王的祖父所盼望的人,所以後來大家都叫他太公望,民間都叫他薑太公。太公望一麵提倡生產,一麵訓練兵馬。周族的勢力越來越大。有一次,文王問太公望:“我要征伐暴君,您看咱們應當先去征伐哪一國?”

太公望說:“先去征伐密須。”

有人反對他,說:“密須國君厲害得很,恐怕打不過他。”

太公望說:“密須國君虐待老百姓,早已失去民心,他就是再厲害十倍,也用不著怕。”周文王發兵到了密須,還沒開戰,密須的老百姓先暴動了。

過了三年,文王又發兵征伐商朝西邊最大的一個屬國——崇國。文王滅了崇國之後,就在那裏建立了都城,叫做豐邑。沒過幾年,周族逐漸占領了大部分商朝統治的地區,歸附文王的部落也越來越多了。最後周終於滅了商紂,建立了周朝。

睡前親子悄悄話

薑尚在河邊釣魚,用的是什麼鉤子呀?親愛的寶寶,你釣過魚嗎?

264.神耳朵師曠

周靈王時代,周朝王室衰微,四方諸侯霸起,其中以晉國最為強大。

晉平公時候,宮裏有一個樂官,名叫師曠,他的眼睛雖然瞎了,但是耳朵卻異常靈敏,能夠辨別八方風聲的樂調。有一次,晉平公鑄了一口大鍾,命令樂工來辨別鍾的聲音,看它是否調和。其他的樂工都被鍾聲震住了,都說聲音很悅耳,沒有不調和的地方,隻有師曠說:“鍾聲不調和,需要重鑄。”晉平公很不高興,不相信師曠的話。後來衛靈公帶了他的樂官師涓同來拜訪晉平公,聽了鍾聲,也說不調和,晉平公才知道師曠是對的。由此可知師曠的耳朵真的是非常靈敏,能夠聽出一般人聽不出來的聲音。

當時晉國和周國交界,晉國仗著自己的強大把周國的“聲就”和“複與”這兩個地方侵占了,周國又無力討還。當時周靈王的太子名叫晉,非常聰慧,而且膽識過人,在十三四歲的時候就曾經大膽諫諍過周靈王,因此,他在諸侯國中的名聲還比較大。晉平公不怕周靈王,卻對年紀尚幼的太子有那麼三分畏懼。他心想,萬一將來英明賢能的太子繼承王位,周國一旦強盛起來,會不會找晉國算這筆舊賬呢?為了消除這塊心病,於是晉平公派叔向前往周國,試探太子的能耐。

叔向到了周國,覲見周靈王之後,又跑去謁見太子,想從談話中試探太子的虛實,究竟是不是像傳說的那麼英明神武。結果叔向和太子談了五個問題,其中三個就被太子難住了。叔向尷尬萬分地跑回晉國,對晉平公說:“太子雖然年幼,可著實了得,我談話簡直就不是他的對手。為了避免日後的禍患,還是把那兩塊地還給周國吧。”可是師曠卻不以為然,堅持讓自己再去試探一番,之後再決定要不要歸還那兩塊地。晉平公答應了。

師曠以習樂為名到了周國,拜見太子晉。當時正是隆冬季節,天上下著鵝毛大雪。太子坐在殿堂上,師曠雖是聞名天下的樂官,但是畢竟尊卑有別,隻好站在殿堂下麵說話。師曠和太子談了很久,太子的表現的確非常出色。師曠忍不住一邊踏足一邊說:“講得好!講得好!”太子很奇怪,問他:“您為什麼踏足啊?”師曠說:“天氣太冷了,腳都凍僵了。踏足可以取暖。”太子聽了,有些慚愧,趕緊說:“太師請坐。”

師曠坐下之後,為太子鼓瑟,並且唱了一首《無射》。然後太子也鼓了一曲,唱了一首《嶠》。賓主盡歡之後,師曠便要告辭回國。太子說:“太師,聽說您能預知人的壽命長短,可否告訴我,我能活多久?”師曠沉吟一會,說:“您的聲音清亮卻帶痰,可以想見您的麵色一定紅得像火烤,隻怕不是長壽之像。”太子聽了,似乎也並不悲傷,說:“您說得對,三年之後我就要到天上做客了。”

師曠回來之後,對晉平公說:“太子雖然聰明能幹,可惜當他說話的時候,我聽出他的嗓音清亮中似乎有點痰,還有極微弱的氣喘。我看他活不過三年了。”果然,不到三年,太子晉就去世了。

晉平公再無後患,終究也沒有歸還那兩塊地。

睡前親子悄悄話

師曠最厲害的本領是什麼?他是依據什麼來預知周國太子的壽命的?

265.蘇秦和張儀的故事

戰國末年,天下群雄爭霸,一時風雲際會,出現了很多才能卓越的文臣武將,你方唱罷我登場,熱鬧非凡。其中有兩個非常著名的人物,一個叫蘇秦,另一個叫張儀。

蘇張二人是一對非常要好的朋友,兩人誌同道合,胸懷大誌,也都非常勤奮好學。年輕的時候,兩人便結伴遊學,尋訪名師。一路上兩人一邊打工,一邊刻苦學習,雖然旅途艱辛,但是兩個人親如兄弟,日子還不是那麼難過。有一天,他們走累了,兩人倚在一棵大樹下休息,不知不覺睡著了,卻忽然被一位相貌古怪的老人喚醒。老人好心勸告他們不要睡在風口上,當心著涼。於是兩人便同那老人攀談起來。原來那老人就是傳說中的鬼穀先生,蘇張二人被老人淵博深厚的學識打動,願意拜他為師。鬼穀子很高興地答應了。

蘇張跟隨鬼穀先生學了十一年,六韜三略、布陣行軍和辯論之術都學精了,於是鬼穀子便讓他們出穀,但在出穀之前必須先過一關,就像現在的畢業考試一樣。鬼穀子叫人挖了一個兩丈深的大窖,然後讓他們輪流到窖裏去。鬼穀子對他們說:“你們在窖裏盡量發表你們的演說,如果你們的演說能讓我掉眼淚,那麼將來就一定能說動人君,實現你們的抱負。”結果蘇張二人雄辯滔滔,都通過了老師的考驗,但是張儀要比蘇秦稍微遜色一點。

蘇張二人要去各國遊說,當時秦國最為強大,於是便決定先去秦國。但是兩人不識路途,於是鬼穀子給他們一隻拖鞋,讓拖鞋給他們引路。兩人出了門,便把拖鞋往地上一扔,結果拖鞋變成了一隻小狗,搖著尾巴向北走去,蘇張二人緊隨其後。狗跑得很快,兩人也不由自主地走得很快,結果當天就到了千裏之外的秦國。但是兩人都沒有被秦王接納。於是蘇秦又跑去遊說趙國,做了趙國的宰相。後來又憑著三寸不爛之舌遊說其他國家,最後竟然掛了六國相印,把六國聯合起來,共同對付秦國,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合縱”。

當時張儀還沒有得誌,正在貧困中,於是便跑去投靠蘇秦。誰知道一向待他親如手足的蘇秦竟然一反常態,叫他坐在大廳下奴仆坐的位置,用給奴仆吃的飯食招待他,並且百般刁難、刺激他,想讓他另謀出路。張儀實在無法忍受,憤而出走。可是當他跑去秦國時,蘇秦卻又暗中派人一路護送他,到了秦國,又給他金銀車馬,裝點門麵。在蘇秦的暗中幫助下,張儀這次終於見到了秦王,並且做了秦國的宰相。他主張說服各國連橫事秦,對各國施行各個擊破的策略。

後來張儀知道了這一切原來都是蘇秦的安排,感慨地說:“我一直在蘇君的計謀當中,卻絲毫沒有察覺,這就是我不如蘇君的地方啊!”雖然張儀的主張正好與蘇秦相反,兩人各為其主,但是一直到蘇秦死去,張儀都沒有和他正式對抗過。

蘇秦死後,六國合縱抗秦的局麵逐漸解體,六國人心不齊,最終被張儀的連橫之術鑽了空子,一個一個都相繼被秦國消滅了,秦王最終統一了天下。

睡前親子悄悄話

親愛的寶寶,你知道這些歇後語嗎?

針眼裏看人——小瞧

枕頭底下放罐子——空想

正月十五賣元宵——抱成團

蒸包子不放餡——是個蠻(饅)頭

芝麻地裏的爛西瓜——數你大

266.孟薑女哭長城

傳說當年秦始皇登基之後,為了防備北方匈奴人的侵犯,決計征發八十萬民工修築一道萬裏長城。那時有一種傳言,要使長城永遠堅固,必須用活人去填城。一裏路就要填一個人。一萬裏就得填一萬個人。後來又有童謠,說蘇州有個萬喜良,他一人就能使萬裏長城永固不壞。秦始皇為了使他的長城永遠固若金湯,擋住匈奴人的進攻,就派官差去蘇州捉拿萬喜良。

萬喜良非常害怕,嚇得趕緊逃出蘇州,四處躲藏。有一天,他無意間躲到一戶姓孟的人家的後花園,遇見了孟薑女。孟薑女看他可憐,就收留了他。萬喜良知書識理,是個善良君子,孟薑女與他日久生情,後來便由孟家父母做主,兩人結成夫妻。

不幸的是,新婚不到三天,萬喜良就被官差抓走了。孟薑女整日以淚洗麵,苦苦盼望丈夫早日回家。轉眼過了半年,北風四起,蘆花泛白,已經到了深秋。孟薑女想到丈夫在關外修長城,一定十分寒冷,擔心他生病,於是便孤身啟程,親自把早就做好了的寒衣送給萬裏之外的丈夫。

一路上,孟薑女受盡了各種各樣的苦難,但是路途的艱險和遙遠並沒有讓她屈服。她懷著一定要把棉衣送給丈夫的堅定信念克服了種種困難,終於走到了長城腳下。沒想到萬喜良早已經累死,並且被殘暴的秦始皇填進了城牆裏。丈夫的死訊讓孟薑女如五雷轟頂,隻覺眼前天昏地暗,一下子不省人事。等到好不容易蘇醒過來,她不由得傷心欲絕,失聲痛哭起來。

孟薑女絕望痛苦的哭聲無比淒慘,天地都為之動容,霎時間,天空雲霧彌漫,日月無光,地上疾風驟雨,百獸驚惶。孟薑女倚著長城,哭天搶地,哭了不知多長時間,忽然間一聲山崩地裂般的巨響,修好的長城竟然一下子倒了八百裏,亂石堆中盡是人的屍骨,白骨森森,非常可怕。孟薑女把血滴到那些白骨中,並在心裏暗暗禱告上天,如果是丈夫的屍骨,就讓自己的血一直浸進骨頭裏麵,不要四下滲開。就這樣,孟薑女好不容易找到了丈夫的屍骨,他懷抱著那堆白骨,又大哭了一場,幾次昏死過去。

秦始皇聽說孟薑女哭倒了八百裏長城,非常生氣,下令把孟薑女抓起來,要親自拷問她,但當秦始皇見到孟薑女之後,卻一下子被她的美麗吸引了,硬逼她做妃子。孟薑女假意答應了這個暴君,但要他先辦好三件事:在江上造一座飛虹一樣壯美的大橋;在長城附近為那些死在長城腳下的民工造一座十裏見方的墳墓;要秦始皇親率文武大臣哭祭萬喜良。秦始皇為了抱得美人歸,一一照辦。可是等到秦始皇辦完這三件事後,孟薑女聲色俱厲地把他痛罵了一場,然後縱身跳入了滔滔江水之中,秦始皇氣得暴跳如雷,但是又無計可施,隻好作罷。

後來,人們傳說孟薑女死後變成了仙女。

睡前親子悄悄話

親愛的寶寶,我們來唱一首問答歌吧:

媽媽:貓呢?寶寶:上樹了。

媽媽:樹呢?寶寶:火燒了。

媽媽:火呢?寶寶:水澆了。

媽媽:水呢?寶寶:牛喝了。

媽媽:牛呢?寶寶:吃草了。

媽媽:草呢?寶寶:墊窩了。

媽媽:雞呢?寶寶:下蛋了。

媽媽:蛋呢?寶寶:爆炸嘍。

267.徐福求仙草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自稱“始皇帝”,希望他的王位能夠千秋萬代一直傳下去;但是如果能夠長生不老,永遠做皇帝當然就更好了。所以,秦始皇對求仙訪道非常感興趣,總是希望有一天能找到傳說中的三座神山蓬萊、瀛洲、方丈,求得不死之藥。

可是茫茫大海,煙波浩淼,到哪裏去找神山呢?正在秦始皇一籌莫展的時候,卻忽然發生了一件怪事。在秦始皇經常去打獵的苑囿當中,囚禁了許多“罪人”,這些“罪人”大多都是被冤枉的。秦朝對待犯人的刑罰非常嚴酷,許多人還來不及審問就被折磨而死,又沒人埋葬,都任憑那些屍首倒在路邊。後來也不知從哪裏飛來一種長得很像烏鴉的鳥,銜來一種草,覆蓋在那些死人的臉上。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那些死人竟然慢慢活過來了。主管的人很驚奇,就把那種草呈給秦始皇,秦始皇一看,草有三四尺長,問遍滿朝文武,竟無人能識。後來又去問鬼穀子,鬼穀子說:“這是東海祖洲上生長的不死草,又叫養神芝,一株草隻能救活一個人。”秦始皇心想:“既然有不死草,雖然一株隻能用一次,如果能找到生長這種草的祖洲,弄它幾千株不死草回來,不就可以反複起死回生嗎?”於是秦始皇便下了決心,要找一個合適的人去尋訪祖洲,找那不死之草。

當時秦始皇周圍有好些方士,但是到底派誰去呢?秦始皇想起不久前南巡的時候,走在半路忽然缺水,人困馬乏,他自己口渴難耐,正要對部下發作。不料當時隨駕左右的一名方士徐福,不慌不忙地拿出一隻玉雕的如意,在地上輕輕敲了三下,馬上就有泉水流出來,總算解決了大家的口渴問題。後來這個地方就叫做“秦皇井”。秦始皇覺得這個徐福看來還是有點道行的。正好這個時候,徐福自己上書請求帶領童男童女到海中去尋找神山,秦始皇很爽快地答應了。

於是,秦始皇便下詔派遣徐福前去尋找不死之藥。徐福在秦始皇的允許之下,挑選了三千童男童女,坐上高大的樓船,準備了充足的食物、飲水,浩浩蕩蕩前去海上求仙。出發那一天,三千童男童女身著白衣白帽,登上大船,童男童女的父母親戚都在岸上向他們告別,一時間,船上船下哭聲震天。很快,船啟動了,漸漸遠去,消失在天邊,從此再也沒有回來過。

幾百年後,有人傳說在東海一個小島上見到那些童男童女的後代。還有人說在登州以東的大海中曾經見到一個須發全白的老翁,就是徐福,住在一個孤島上,孤島上還有好幾百居民,很恭敬地服侍徐福。

睡前親子悄悄話

徐福出海找到不死草了嗎?他有沒有將它們獻給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