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地理區位條件(1 / 3)

江山市位於浙江省西南部,地處浙、閩、贛三省交界,東經118°22′37″至118°48′48″和北緯28°15′26″至28°53′27″之間。江山隸屬浙江衢州,是浙江省西南門戶和錢江源頭之一,東北麵柯城區,東鄰衢江區、遂昌縣,南毗福建省浦城縣,西部與江西省玉山縣、廣豐縣接壤,北連常山縣。南北長70暢75公裏,東西寬41暢75公裏,素有“東南鎖鑰、入閩咽喉”之稱。自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建縣,迄今已有1390年,1987年撤縣設市。全市區域麵積2019平方公裏,總人口近60萬,下轄13鎮6鄉2個街道,295個行政村、13個社區。地貌總體呈東南高、西北低的半封閉盆地狀。主要河流為江山港(須江),係錢塘江上遊較大支流,貫穿市境中部,境內長度105公裏。江山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7℃左右;年降水量1650~2200毫米;年日照時數1800小時左右;無霜期250天左右。近年來,江山緊緊圍繞構建邊際發展高地、進位省內中等發達行列、進軍全國百強縣市“一高兩進”三步走戰略目標和“工業新城、旅遊勝地、山水家園”的城市定位要求,開拓創新,真抓實幹,經濟綜合實力明顯增強。江山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旅遊形象主題為“千年古道·錦繡江山”,主要自然和人文景觀突出體現為“奇、古、特”三個字。“奇”指奇山,有世界自然遺產地、全國丹霞第一奇峰江郎山,古代地殼運動形成的原始生態景觀、國內罕見的磊石洞群浮蓋山。“古”指海上絲綢之路的陸上延伸通道仙霞古道、仙霞關、廿八都古鎮、三卿口古瓷村等。“特”指特定曆史時期的曆史名人,曆史上共出過400多位進士、10多位尚書、3位中共將軍、6位院士,是“古有尚書、今多驕子”的江南寶地。現已形成兩大特色文化:一是清漾毛氏文化,江南毛氏發源地、毛澤東祖居地清漾村,出過8位尚書、83位進士,習近平、彭珮雲、徐匡迪、華建敏、曾培炎、陳至立等中央領導先後蒞臨指導;二是民國軍統文化,江山籍國民黨少將以上將領65人,代表人物是“三毛一戴”(毛人鳳、毛森、毛萬裏、戴笠)。

(一)江山是浙江省的西南大門

江山是浙江省的西南大門,正著力打造浙、閩、贛三省邊際的縣域發展高地。江山位於浙、閩、贛三省交界處,是浙江省的西南大門,也是華東沿海地區與中部地區的交通節點,“長三角”和“珠三角”輻射內陸的“橋頭堡”。近年來,江山經濟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經濟增速連續10年超過全省平均水平,2010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71億元,同比增長14暢1%;財政總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分別達到12暢92億元和8暢0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和2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 20138 元和 9345 元,同比分別增長 10暢5%和12暢7%,綜合實力在衢州市各縣、市區和浙、閩、贛三省邊界位居第一,在全國中小城市最具投資潛力百強中位居第29.2008年9月底,江山市牽頭組織浙江、福建、江西三省邊際地區的6縣(市)發起成立了浙、閩、贛三省邊際縣域經濟協作區,旨在加強聯係,深化合作,整體對接正在興起的海峽西岸經濟區,把浙、閩、贛三省邊際地區打造成長三角和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聯係紐帶。目前,全市正圍繞“工業新城、旅遊勝地、山水家園”的城市定位,朝著“構建邊際發展高地、進位省內中等發達行列、進軍全國百強縣市”的“一高兩進”三步走中長期戰略目標闊步邁進。

(二)江山是浙江省老工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