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地理區位條件(2 / 3)

江山是浙江省的老工業基地,正著力打造浙、閩、贛三省邊際的“工業新城”。把工業提升發展作為迅速做大經濟規模、提高經濟運行質量的關鍵,堅定不移地深入實施“興工強市”戰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攻提升二產,穩定優化一產,大力發展三產。“工業新城”就是以工業提升為重點,把江山建設成為浙、閩、贛三省邊際的工業強市、浙江省金、衢、麗產業帶上的特色基地、後發地區轉型升級的先進縣市,統籌推進工業、農業、現代服務業協調發展。工業提升方麵,江山是浙江省老工業基地,近年來工業經濟又有了新的轉型提升發展,2010年實現工業產值366億元,規模企業超過483家,其中超億元企業48家,超10億元企業集團3家。在做強做優建材、化工兩大傳統支柱產業的基礎上,大力培育“4+X”特色主導產業。一是以輸變電為主的機電產業,產值70多億元,正在打造浙江西部、浙閩贛三省邊際的“機電之城”;二是木業加工產業,重點發展木家具、木門等終端消費產品,現有1300多家企業,產值90多億元,正在打造三省邊際的“木業之都”;三是電光源產業,節能燈管年產量超5億支,居全國第一,正在著力打造中國“照明電器之都”;四是消防器材產業,現有2萬多人在全國各地從事營銷,產品占有率占全國消防器材市場的60%以上,正在打造擁有全國範圍穩定銷售網絡的“消防之城”。X產業:圍繞新材料、生物醫藥、信息技術、新能源與環保等培育方向,正在大力引進和推進一批高新技術項目落地,實現新興產業快速崛起。農業產業化方麵,被國家部委命名為中國白菇之鄉、中國蜜蜂之鄉、中國獼猴桃之鄉、中國白鵝之鄉,其中白菇年產值超12億元,每年可為全市農民人均創收2000元,蜂產業規模和效益連續19年居全國縣級之首。全市有庫容2暢2億立方米的白水坑水庫、2暢1億立方米的碗窯水庫和4680萬立方米的峽口水庫等三大水庫以及其他中小水庫500多座,總庫容5暢75億立方米。服務業發展方麵,主要是立足產業特色和區位特點,按照“立足江山,依托浙江,輻射閩贛”的要求,加快發展休閑旅遊業,重點發展現代物流業(專業市場),鼓勵發展商貿商務業,努力打造“兩地一城”,即三省邊際的休閑旅遊勝地、現代物流集散地和商貿商務名城。

(三)江山是浙江曆史人文名城

江山是浙江省的曆史人文名城,正著力構建浙、閩、贛三省邊際的“旅遊勝地”。把旅遊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作為拉動區域轉型升級新的增長極來抓。“旅遊勝地”就是把江山打造成為浙、閩、贛三省邊際旅遊“名市”、長三角地區休閑旅遊“勝地”。江山地處錢江源頭,仙霞山脈貫穿全境。當前江山市正在開展係統化城市營銷工作,重點是打響“一個主題口號”、凸顯“四大文化亮點”。“一個主題口號”就是“千年古道·錦繡江山”,“千年古道”體現了江山的曆史,主要是以仙霞古道為代表的“海上絲綢之路”陸上重要運輸線,曆史上就是邊界重要商貿通道和軍事要道;“錦繡江山”指的是江山的自然生態和生機蓬勃的發展態勢。“四大文化亮點”:一是清漾毛氏文化。江郎山下清漾村是“江南毛氏發祥地”、“毛澤東祖居地”,《清漾毛氏族譜》被列為國家首批48件國寶檔案。清漾村是一代偉人毛澤東以及蔣介石原配夫人毛福梅的共同祖居地,台灣著名國學大師毛子水的出生地,曆史上清漾村出過8名尚書、83名進士,還誕生了宋代大詞人毛滂,明代禮部、吏部、刑部三部尚書毛愷等一大批名人。二是江郎山“世遺”文化。江郎山是浙江省首個世界自然遺產,屬典型丹霞地貌,被譽為“神州丹霞第一奇峰”。三是古道古鎮文化。主要有仙霞古道、仙霞關、廿八都古鎮、三卿口古瓷村等,被譽為“百姓古鎮、方言王國”的國家級曆史文化名鎮———廿八都古鎮保護與開發一期項目,於2009年10月完工,並對遊客開放。四是江山名人文化。江山曆史上共出過10多位尚書,400多名進士。江山籍以民國為主體的少將以上將軍有67人,校尉將官數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