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肉油好大的,你現在的身體不適合吃,咱們去吃灶台雞怎麼樣?”
“好,反正隻要是肉我就喜歡吃。”
我看了一眼時間,四點三十分距離下班還有1個小時的時間,現在打電話訂餐時間是剛剛好。“好那就說定了,下班後我帶你去吃灶台雞算是對你的補償。”
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起人們開始玩起了返璞歸真,也可能是因為鮑參翅肚吃的太多了,現在的他們又開始喜歡上了農家的田園生活,爭相恐後的拍著長隊去品嚐那些所謂的農家樂裏的農家宴。鹽城市也陸陸續續的開上幾家叫做‘灶台雞’或是‘灶台魚’的飯店,幾個人圍著一口燒的紅火的灶台大鍋燉上幾隻魚或是一隻肥雞再撒上些青菜,真是好不熱鬧。
我和蕭小雅對坐在灶台的兩側,看著她歡快的從鍋裏撈出一塊寬粉放在了口中,她在咀嚼過幾口後說道“真好吃。”
“你的樣子讓我想起了幼兒時聽到的那首兒歌‘我是一隻歡樂的小馬駒’。”記得小的時候分不清馬和馬駒的區別,還總以為馬駒是一個品種的動物,因此在孩童時也留下了不少的笑話。但在現在看來,馬駒一詞又何嚐不可以單獨作為一個名詞去使用呢?它概括了一群容易快樂的人,就像蕭小雅一樣的人群,他們總是充滿了陽光的心態,時刻保持著微笑。
蕭小雅又開始去品嚐一塊雞肉“畢竟沒有什麼能比美食更令人開心的了……”
“現在看起來,你並不像一個病人。”
“病人現在已經被美食治愈了。”“對了,忘記了問你,今天的專訪怎麼樣?”
“特別棒,真的,特別特別的棒!如果你見過霍震霆本人你一定會非常驚訝的,他完全不是想象中的那副嚴峻的趾高氣昂的樣子。”我故意的啞著嗓子去演藝了一下想象中的那個趾高氣昂的霍震霆的說話的語氣“——嗯,那個…你們好,請坐!我就是霍震霆,接下來我就跟你們講講我的發家史吧……”
蕭小雅被我所學的樣子逗得樂了起來,她問道我“那真實的霍震霆是個什麼的樣子?”
如果提及霍震霆的話,在鹽城這座城市十個人就有著十中不同的說法,有人說他孤傲,有人說他是個大孝子,有人說他熱心於慈善,但大多數的人們則樂忠於去討論他的發家史,甚至就連街邊的孩童都能講上幾句霍震霆的故事“有錢人!鹽城最有錢的人。”在不知覺中他又似乎成為了一些人用來吹噓的資本,他們大肆的宣傳著自己對霍震霆的了解以及他們所接觸過的霍震霆,好像他們很熟絡的樣子。
但如若你詢問我霍震霆是一個怎樣的人,我會說“熱情好客的,願意與年輕人交談,不吝惜的給予年輕人中肯的建議的中年男人。”
我對蕭小雅說“每一個接觸過霍震霆的人對他的理解都不相同,但就今天我與他的接觸來說,我認為他是一個好人。”‘好人’這個評價語現今已經不多見了,似乎隻有在我們的兒童時期才會頻繁的使用到這個詞語,就像是小的時候我們盯著電視機看,詢問著一旁的父母“爸爸(媽媽),這個人是好人嗎?”。好人兩個字足以概括了我們最內心底的最美好的人性,所以你如果問道我霍震霆是一個怎樣的人,我最先所想到的便是‘好人’。
“那他有沒有講他的發家史?”
“——俗!世俗!俗不可耐……蕭小雅你怎麼能和其他人一樣呢,隻對他的發家史感興趣的很。”
蕭小雅說“就你脫俗……正常的人當然是愛聽他的發家史了,大家就是對物質上的追求更加的感興趣,即使自己沒能實現的去聽一聽別人的故事也會感覺的到很熱血。”
“為什麼觀眾們更多的喜歡去傾聽別人的發家史和勵誌故事,樂此不疲的討論著某某某是如何如何的有錢,他們又是通過如何的手段變成的富翁?”
蕭小雅幹脆的回答道“羨慕……同時還是一種借鑒。”
我說“每一個人都渴望著成功,可能人們更期盼的是複製那些成功者的成功方式,以此來達成自己的成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