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城市名稱(一)(2 / 3)

在那時,新阿姆斯特丹東北方是英國殖民地新英格蘭,西南方的廣大地區也為英國所有。因此英國人不願意讓自己的殖民地中間存在一塊競爭對手荷蘭人的殖民地。1664年,英王查理二世正式把新英格蘭和德拉維爾灣以東的英國殖民地交給他的弟弟約克公爵管轄,但要求他清除荷蘭勢力。因此在1664年約克公爵派遣軍隊與新阿姆斯特丹的荷蘭人作戰,結果荷蘭人戰敗,被迫交出城堡。新阿姆斯特丹被英國人占領後,名字也改成了“新約克”——紐約。

“東京”的由來

東京是日本首都。何以稱“東京”?溯其源,900年前,這裏一片荒涼,後一個名叫“江戶氏”的蒙族占據此地,“江戶”亦遂成這裏的地名。1457年江戶隻是一個小鎮,後發展成關東地方的要鎮。1603年,德川幕府(中央集權的軍政府)的建立,使江戶成為全國實際上的政治中心。隨後開始填海造陸,一些毗鄰地區陸續並入,18世紀初,江戶已成了擁有百萬人口的大城市。1868年明治維新,明治天皇正式宣布把首都遷至江戶,並改江戶為東京,意即“東方的京城”。此名是和位於日本西部的古都——京都(即西京)相對而言的。20世紀後東京發展迅速,逐漸變成一個現代化的大城市。

“羅馬”的由來

羅馬是意大利首都。傳說,希臘入侵者攻占特洛伊城後,特洛伊王子一家逃離虎口,來到台伯爾河畔安頓下來,後特洛伊王子的後代裏亞·西爾維婭做了戰神馬爾斯的妻子,生下一對雙胞兄弟羅馬路斯和裏穆斯。當時的國王知道後大發雷霆,派人殺死西爾維婭,還把兩個孩子放進一個籃筐,扔進台伯爾河。籃筐被衝到岸邊,一隻母狼跑來,用狼乳哺喂兩個嬰兒。一天,一個獵人發現了這兩個孩子,把他們從狼群中救出來,並撫養成人。羅馬路斯和裏穆斯長大後,變得和父親戰神馬爾斯一樣力大無窮、武藝驚人。他們殺死國王,為母親報了仇。公元前753年4月21日,羅馬路斯在母狼哺育他們的台伯爾河畔建城,並用自己的名字羅馬作為城名。

“雅典”的由來

希臘首都雅典的名字是根據古希臘神話中雅典娜的名字命名的。在古希臘神話中,雅典娜是奧林巴斯眾神中的一位主要的神,由“萬神之王”宙斯和“聰慧女神”莫蒂斯所生,是威力和智慧的化身,被尊為智慧之神,又是“明眼女神”、“農業和園藝的保護神”。傳說這個城市建成以後,她和海神波賽冬相爭,眾神表示誰能給人類一件有用的東西,就以誰為這座城市的保護神,並以其名字命名城市,波賽冬用他的三叉戟猛刺了一下岩石,岩石中跳出一匹戰馬,這是“戰爭”的象征;雅典娜用她的長槍敲一下岩石,岩石中變出一支金蘋果,象征著“和平”。於是眾神判雅典娜得勝,城市歸了她,並以她的名字命名。

“西安”的由來

曆史上的西安叫做長安,還有過大安府(後梁)、京兆府(後唐)、陝西路(宋)、安西路(元)、奉元路(元)等不同名稱,一直是“八百裏秦川”的中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明朝,第二年春,大將軍徐達攻下奉元路,將奉元路改名為西安,意思是安定的大西北。

“無錫”的由來

“無錫”這一地名的由來,現存在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認為周、秦間錫山產錫,至漢朝錫盡,故名“無錫”。新莽時期錫複出,改縣名為“有錫”,東漢初為無錫。這一說法見於唐朝陸羽《惠山寺記》,謂:“山東峰(按:指惠山東峰,即錫山),當周秦間大產鉛錫,至漢方殫,故創無錫縣,屬會稽。自光武至孝順之世,錫果竭,順帝更為無錫縣,屬吳郡。”這一說法,曆代無錫地方誌都相沿記載。但清光緒《無錫縣金匱縣誌》認為:“王莽時大改郡縣之名往往與舊名相反”,所謂“錫出而更名,孝順時錫竭而複舊,殆不足據。”

另一種說法認為“無錫”是古越語地名之一。“無”是發語詞,無實義,“錫”的原義因古越語佚亡已久,無從考證。這一說法是當今一些地名學者、語言學者、曆史地理學者在總結前人學術成果的基礎上,經過對江浙地區大量地名的調查研究而得出的結論。他們認為,“無錫”和江浙地區其它許多地名,如夫椒、餘杭、句容、姑蘇等一樣,都是屬於齊頭式地名,冠首字雖然寫法不同,但古音相合或相近,都是古越語的發語詞,無實義。這些地名隨著古代吳越地區的氏族遷徙、流散和與華夏族的融合,原義漸至湮沒,但一部分卻因用漢字記錄同樣的音而保存下來,後人不知道由來,往往望文生義,妄加解釋。又有學者認為,“無錫”是因為生活在無錫的一個古越人部落以一種“治鳥”為圖騰而得名,其本義應是“神鳥”。

“拉薩”的由來

史籍上第一次出現“拉薩”二字,見於公元806年藏王赤德鬆讚所立《噶瓊寺碑》,其中有言:“神聖讚普先祖鬆讚之世,始行圓覺正法,建拉薩大昭寺。”由此可見,拉薩的城名,已經出現了近1200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