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史》記載中,此橋已更名盧溝橋,明正統九年(1444年)因被洪水衝壞,重修,清康熙37年(1698年)又因毀於洪水,重建。乾隆50年(1785年)又重修。乾隆皇帝弘曆曾為此橋題“盧溝曉月”四字,見今橋東碑亭內的漢白玉石碑,於是“盧溝曉月”成為燕京八景之一。
盧溝橋所跨的河流,源出山西洪濤山,今稱永定河,《元史·河渠誌》稱小黃河,金時稱盧溝河。據清代於敏中等編纂的《日下舊聞考》記載,“盧”即黑色,盧溝河的水是黑色的,故盧溝河又名黑水河。乾隆二十九年禦製《過盧溝橋詠冰解詩》,有這樣的詩句:“水黑為盧冰亦然,隆冬凍合澤腹堅。”可見,盧溝橋是以橫跨水色渾黑的盧溝河而得名的。
“白宮”的由來
白宮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北麵的賓夕法尼亞大街,包括建築和園林在內,占地18英畝,主樓是幢3層的白色樓房。白宮是美國總統辦公室及府邸所在地,同時又是美國政府的行政中心。白宮源於18世紀末19世紀初。是由建築師詹姆士·賀朋設計的。據說賀朋受了一座愛爾蘭宮殿的影響,把白宮也設計成類似宮殿的建築。這項建築工程於1792年開始動工。1800年,由第2屆美國總統約翰。亞當斯夫婦啟用。何以稱“白宮”?1814年,這座宮殿被英國遠征軍一把火燒了。幸虧一場暴雨撲滅了大火。可是宮殿處處露出難看的火焦跡。為消除火焦跡,整個建築暫被塗成白色。後來,大家覺得白色很美,就索性用大理石重建這座宮殿。1901年,第26屆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給宮殿命名為“白色的房屋”。後人稱之為“白宮”。
“好萊塢”的由來
100多年前,一對年齡相差30歲的老夫少妻來到加利福尼亞州郊遊。男的叫哈韋爾·考克斯,他因患小兒麻痹症而終身殘疾,但他卻以堅強的意誌和聰明才智最終成為堪薩斯州的巨富。女的名為戴依達。嬌妻一眼看上了一塊長滿無花果樹的土地,提出要在這裏落戶。考克斯二話沒說,掏錢便將這塊120英畝的土地買下。
考克斯太太出生於伊諾斯州,故鄉的家是一座冬青樹環抱的莊園。出於對家鄉的懷念,她不顧這片土地隻生長無花果樹的現實,硬將它定名為“冬青樹林”,即好萊塢。疼愛妻子的考克斯對這個不合實際的名字並不在意,而且還做了一塊“好萊塢”的招牌懸掛在籬笆牆上。就這樣,大名鼎鼎的好萊塢便在1887年2月悄然誕生了。16年後,這裏升格為市的時候,參加投票的117位有選舉權的居民一致讚同以“冬青樹林”作為該市市名。
在以後的10年裏,電影業迅速而蓬勃地發展起來。好萊塢以氣候溫和宜人,陽光充足,依山傍水,既有草原又有沙丘的優越地理條件,吸引了大批從影人員。從此,安寧、和諧並具有傳統生活秩序的好萊塢受到了新潮電影文化的侵襲,好萊塢也最終變成盡人皆知的電影王國。
“白金漢宮”的由來
白金漢宮位於倫敦聖詹姆斯公園以西,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及其丈夫菲力普親王居住的地方。白金漢宮係英國白金漢公爵於1703年所建,因而得名。此宮建築富麗堂皇,外部裝飾精致華美。1761年英王喬治三世以2.1萬英鎊的巨資買下這座宮殿式建築。1837年維多利亞女王繼位後,這裏正式成為王宮。
“雄獅凱旋門”的由來
凱旋門地處寬闊的戴高樂廣場。這裏是鄉賽麗寨大街的盡頭,又是沙佑山丘的最高點。從戴高樂廣場向四麵八方延伸,有12條大道。宏偉、壯麗的凱旋門就聳立在廣場中央的環島上麵。這座拱門是在拿破侖時期1806年由夏爾格蘭負責動工建築的。根據拿破侖的命令,它被用來紀念法國大軍。凱旋門建成於1836年。它隻有一個拱洞,上為桶形穹窿,其規模超過了羅馬的康斯坦丁凱旋門。高50米,寬45米,凱旋門的每一麵上都有巨幅浮雕。其中最著名也是最精美的一幅就是位於麵向鄉塞麗寨大街一麵右下側的那幅浮雕,上麵描繪了1792年義勇軍出征的情景,這一名作取名《馬賽曲》。拿破侖大捷慶祝儀式的場麵則被刻在這幅浮雕上方的其他位置,在頂端的盾形飾物上刻有每場戰役的名稱。1920年在拱洞下建了一處“無名戰士墓”,每到傍晚,這裏便燃起不滅的火焰。建築物裏還有一座紀念館,館內記載著這座紀念性建築物的曆史,在那裏,遊人可以看到558位將軍的名字,其中一些人的名字下麵劃著線,那是因這些人都是在戰鬥中陣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