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名家教子書:母親的榜樣(外國篇)5》(9)(2 / 3)

1898年夏天,暴風雨席卷密蘇裏平原,泛濫的洪水使城邊的河水上漲。瘦弱的小卡耐基穿著布滿補丁的破爛衣服,站在農舍外圍略高之處,可憐兮兮地看著滾滾的河水洶湧而來,漫過河堤,席卷農田。

大水最終衝出了河堤,把農場的所有農作物衝得不見蹤影。農田被淹,豐收的希望破滅了,父親一臉沮喪,到處借債以度過饑荒。在絕望之下,父親喊道:“上帝,你為什麼老是和我過不去?我什麼時候才能走出困境!”而在這種境況之下,母親卻十分鎮靜,她哼唱著聖歌,將家園重新收拾好,安慰著家中的每一個人。

可是真是禍不單行,豐收在望的作物淹沒在洪水中,養肥的肉牛也隻能獲得微薄的利潤,而一隻隻豬又因霍亂而死亡。這種種的不幸對戴爾一家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它使人不得不懷疑,難道一家人的努力就化為泡影了嗎?

卡耐基的母親伊麗莎白很堅強,每當父親灰心喪氣的時候,母親總是鼓勵他振作起來,因為她相信,隻要不消沉,每個人都會時來運轉。在經曆了這一連串自然災禍之後,她隻是擔心脆弱的丈夫會崩潰。

卡耐基後來在他的《擺脫憂鬱》中寫道:“我常聽見母親憶起,每當父親去穀倉喂馬及乳牛,沒有在她預計的時間歸來時,她總要趕去穀倉看看,她時常害怕會突然發現他的身體倒吊在繩端晃來晃去。”

一次,卡耐基的父親到瑪麗維爾的銀行家家裏去請求延期償還貸款,銀行家卻凶狠地告誡父親,如果不能按時歸還貸款,則要沒收他家的財產。沮喪的父親隻好垂頭喪氣地回家,當他走到曾給他們帶來災難的河邊時,他停下來,望著靜靜流淌的河水發愣。

跟在後邊的卡耐基以為父親在等誰呢。誰知父親看著河水喃喃自語道:“這河水可以滾滾向前,暢通無阻,而我卻走投無路,四處碰壁,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呢?”

卡耐基成年後,曾經在很多場合提起這件事來,他說:“父親含著眼淚告訴我,要不是因為母親堅定的宗教信仰,他絕對沒有勇氣在那些瑣碎的日子裏生存下去。”

自從那次大暴雨過後,又一個意想不到的災難降臨了。那一年,戴爾·卡耐基還不足10歲。父親詹姆斯·卡耐基患了精神崩潰症,當時才47歲,顯然,沉重的生活負擔壓倒了這個倔強的農場主。

由於債台高築,詹姆斯的沮喪和憂鬱與日俱增;為了改變命運,他又長年累月地辛苦勞作。由此導致詹姆斯的健康狀況不斷惡化,他停止進食,變得極為憔悴。

當醫生告訴卡耐基的母親,她的丈夫詹姆斯的壽命將不會超過六個月的時候,卡耐基呆呆地看著母親,他看到母親的眼中有一種亮晶晶的東西在閃動,終於,兩行眼淚順著她的麵頰滾了下來。

卡耐基鼻子開始發酸,把頭扭了過去。一會兒,他聽到母親唱起了聖歌。幸運的是,父親活了下來。

許多年後,戴爾·卡耐基對這些經曆仍記憶猶新。他後來回憶說,在災難麵前,母親這位堅定的基督教徒,總是一邊操勞一邊堅定地唱著聖歌。而父親詹姆斯沮喪的愁容也逐漸換成一副頑強與不屈的樣子。

這些情景在卡耐基幼小的心靈中也深深地紮下根,使得他以後能一次又一次堅強地麵對挫折與失敗。母親的信念影響了卡耐基的一生,她相信所有的困境都是暫時的。每當卡耐基極度沮喪的時候,總能聽到母親在他身邊唱聖歌。

後來,卡耐基發現這斷斷續續的歌聲是母親有意唱給他聽的。母親希望能在漫不經心中用這種特殊的方式使卡耐基從憂鬱的陰影中走出來,走向成功。而每當母親哼唱聖歌的時候,像條件反射一樣,卡耐基總能想起他小時候母親曾說的一句話:上帝會拯救對生命懷有敬畏的人。

教子點睛:

其實,所有的宗教都是導人向善的,信仰宗教就是相信人性的本善。曆史上很多英雄的悲壯獻身就是由於信仰的力量。信仰的力量是無窮的,它能把一個弱女子變成鋼鐵,能讓一盤散沙的民族成自強不息。缺乏信仰會讓人們成了沒有靈魂的軀殼。沒有信仰的指引,人們困頓彷徨,沒有方向。

幫孩子克服憂鬱和恐懼

因為貧窮和生理的某些缺陷,少年卡耐基比其他孩子更多地感受到了生活的憂鬱。卡耐基曾經過早地產生了對死亡的恐懼,他總覺得自己犯有多種罪行而且一定會受到上帝的懲罰,更害怕死後會進地獄。

有一次,已經13歲的卡耐基從學校回家時,突然發現密蘇裏上空火光四射,雷聲隆隆。卡耐基被這景象嚇懵了,臉色蒼白地跑回家中,一下子撲進母親的懷裏。

他大聲喊道:“媽媽,快救我,我要死啦!”母親被弄得莫名其妙,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情,也驚惶起來。但卡耐基這時卻結結巴巴地說不出話來,他瞪大雙眼,捂著耳朵,隻管一個勁兒往母親懷裏躲。

“怎麼啦?孩子,怎麼啦,太太?”父親推門而入,見到家人在這個時間哭哭啼啼,便也跟著惶恐起來。費了好一番功夫,父母才明白自己的孩子是被雷電嚇壞了。母親安慰著戴爾,給他細心地講解著雷電產生的原因,卡耐基這才慢慢恢複了正常。

童年時,還有一件事情讓在偏僻狹窄的農村生活久了的小卡耐基感到害怕,那就是每月一次或兩次與父親一起乘運木頭的貨車進瑪麗維爾,因為城市裏的許多新奇東西使他感到眼花繚亂和不可思議。

有一次,父親負責運送一車肥肉給聖約瑟市的屠夫,小卡耐基有機會隨父親去聖約瑟。聖約瑟市有6萬多人,比卡耐基以前所見到的最大城市大十幾倍,是他中學前去過的最大的城市。當卡耐基看到六層樓的建築時,擔心地問父親:“天哪!住在這麼高的樓房上,摔下來可怎麼辦?”

父親聽後哈哈大笑,說:“傻瓜,怎麼會呢?”父親笑過之後,心頭又是一陣酸楚:真是委屈孩子了。於是父親完成工作後,又帶著卡耐基欣賞了一陣街景,才搭乘火車回到密蘇裏的家鄉。

在校園裏,戴爾的日子也不好過,那對又寬又大的耳朵經常是同學們嘲弄的對象。卡耐基為此煩惱不已,經常一人暗自悲傷流淚。

有一次,班上一個叫山姆·懷特的大男孩與戴爾·卡耐基發生了矛盾。懷特恐嚇卡耐基:“總有一天,我要剪掉你那對討厭的大耳朵。”

卡耐基信以為真,為此事而連續幾天不能入眠。母親知道孩子的恐懼,對他說:“卡耐基,你想想,這可能嗎?你的同學打打鬧鬧的有的是,可你看到過誰的耳朵被人剪掉過?”

聽了母親的話,戴爾緊張的心情才放鬆下來。

當卡耐基成名以後,仍然沒有忘記山姆·懷特。他歸納出了一番人生哲理:“要想別人對你友善,要想與同事和睦地相處,處理好上下級關係,那就絕不能去觸動別人心靈的傷疤。”

兒時的他,擔驚受怕的事情真的不少:下雷雨時,擔心會不會被雷打死;年景不好時擔心以後有沒有食物充饑;還擔心死後會不會下地獄。

有一天,卡耐基幫母親摘取櫻花的種子時,突然哭泣起來。

母親問:“你為什麼哭?”

卡耐基邊哭邊答:“我擔心自己會不會像這種子一樣,被活活埋在泥土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