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卓婭之母科斯莫傑米揚斯卡婭:身教最重要
卓婭是蘇聯英雄,是一位為許多人崇敬的革命烈士。假如沒有戰爭,這個柔弱的女孩也許會平靜地度過自己的一生。在《卓婭和舒拉的故事》一書中,英雄的母親為人們講述了英雄卓婭快樂成長的故事。從這些故事中可以看到,一個平凡的母親為了自己子女成長所付出的點點滴滴……
科斯莫傑米揚斯卡婭,蘇聯人,英雄卓婭和舒拉的母親,《卓婭和舒拉的故事》一書的作者,她對教育子女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也總結出了自己的一套教育孩子的方法。
卓婭(1923-1941),她的紀念碑上的銘文寫道:“卓婭,蘇聯人不朽的英雄。”她就生活在列寧、斯大林所領導的社會主義蘇聯的陽光下,她健康而又幸福地成長起來了。16歲那年,她就光榮地被批準加入蘇聯共青團。1941年卓婭從10年製學校畢業,這一年,德國法西斯入侵蘇聯。卓婭懷著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立即投入戰鬥。她被派到敵人後方進行遊擊活動。1941年11月,在一次執行任務中,她不幸被俘了。敵人開始審訊她,但敵人用盡了酷刑,也沒從她嘴裏套出一句話。敵人對卓婭毫無辦法,決定將她絞死。蘇聯衛國戰爭勝利後,蘇聯政府追認卓婭為“蘇聯英雄”。
身教重於言教
科斯莫傑米揚斯卡婭是英雄卓婭和舒拉的母親。卓婭和舒拉是同胞姐弟,小學、中學時期在同一個班級學習,接受了正規的學校教育。衛國戰爭爆發後,姐弟倆先後入伍。
姐姐卓婭執行任務時被俘,英勇不屈,壯烈犧牲。科斯莫傑米揚斯卡婭在書中用樸實的語言、流暢的文筆滿懷深情地回顧了姐弟倆一幕幕的生活場景。這本書在蘇聯家喻戶曉,它是一部青年英雄的成長史,影響了無數青年的成長。
當時蘇聯報紙上刊登過一封讀者來信,寫信的人曾在自己女兒身上耗費了很多精力,可是在他們長大成人走入歧途之後,他才覺悟到自己沒能好好教育她。他回憶著往事,問自己說:“我的錯誤在什麼地方呢?”他想起了他的錯誤:
我未曾注意孩子中間發生的糾紛;我替孩子們做了那些他們自己能勝任的事;給孩子們東西的時候他說:“這是給你的,這是給你的。”可是,若說“這是給你們的”,豈不更好;有時候馬馬虎虎地寬恕了他們的虛偽詭詐,也有時為了一點點小過錯而吹毛求疵地嚴厲懲罰他們。
顯然是在孩子們的自私心和躲避困難工作的企圖剛剛萌芽的時候,我沒注意,因此就這樣由細微小事,由瑣碎事件發展成了重大的罪惡。孩子們完全不是按著我所希望的那樣長大的,他們粗野,自私,懶惰,不互相友愛。
這封令人傷感的信,引起了科斯莫傑米揚斯卡婭久久地思索。關於教育子女,科斯莫傑米揚斯卡婭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她在《卓婭和舒拉的故事》中寫道:“我常聽見人們這樣說:‘我沒有時間教育孩子們,我整天在工作上。’我也曾這樣想:莫非需要特別地撥出一部分時間在家裏教育孩子嗎?”
她和她的丈夫工作都很忙,他們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很少。她在小學任教員,同時又在師範大學學習。丈夫在研究院工作,又在速記講習班學習,並且還要努力準備上函授工科大學。他們時常那麼晚才回家,到家時孩子們已經睡了。可是,這種情況並沒有妨礙他們把孩子教育得很好。科斯莫傑米揚斯卡婭認為,教育不一定是言語上的,其實,身教甚於言教。
關於教育孩子,科斯莫傑米揚斯卡婭這樣認為:
對子女的教育是在每一件瑣碎的事情上,在你的每一次舉動上,每一個眼色上,每一句話上。這一切都可以教育你的孩子。連你怎樣工作,怎樣休息;你怎樣和朋友談話,怎樣和不和睦的人談話;你在健康時候是怎樣的,在病中是怎樣的,在悲傷時候是怎樣的,在歡喜的時候是怎樣的——這一切,你的孩子是都會注意到的,他們是要在這一切事情上模仿你的。
如果你忘掉了孩子,忘掉了他時刻在你的舉動上尋找主意和榜樣的敏銳而細心觀察的眼睛;如果孩子雖然挨著你,吃得飽,穿得暖,但是卻孤單地生活著,那就什麼也不能幫助他,不能正確地教育他。貴重的玩具,在一起愉快的散步,嚴肅的和合理的訓誨全都沒有用。
他們的兒子舒拉,由於在家庭中是最小的一個,又有祖母的嬌慣,也曾經和大多數的孩子一樣,有愛哭鬧的毛病。如果他的什麼要求被拒絕了,他就躺在地上大聲哭號,踹腿或者可憐地呻吟著。他的父母決心要治好兒子的這個毛病。
有一次,舒拉因為要在午飯以前吃粉羹(一種酸甜的糊狀羹,通常在飯後吃),大聲哭號起來了。於是,父親和母親就都走了出去,屋裏隻留下舒拉自己。最初,他仍然大聲哭號,並且不時地喊著:“給我粉羹!”“我要粉羹!”
後來,他感覺到屋裏沒有聲音,便抬起頭來,把周圍看了一遍,就不哭了。既然沒有人聽,還值得費力氣假裝哭嗎?他考慮了一會兒,就用木片堆什麼東西了。等到父母回來,他又打算哭。於是父親嚴厲地對他說:“如果你哭,我們就把你一個人放在這裏,我們不再和你一起住了。明白了嗎?”
舒拉不鬧了。
又一次,他在哭的時候,通過手指縫用一隻眼偷看父母是否同情他的跟淚。可是父母絲毫沒有理會他。父親在看書,母親在看學生的作業本。這時舒拉就像沒發生什麼事一樣,悄悄地走近媽媽,爬到她的腿上。媽媽輕輕地在他的頭發上拍了一下,就把他放在地板上,自己仍繼續工作,他也就不再打攪大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