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個階段幫助孩子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很多困難,作為父母,一定要及時幫助孩子有效排除困難。亨利·基辛格的母親葆拉就特別懂得在他成長的各個階段幫助他。
亨利·基辛格到了紐約後,插入了喬治·華盛頓中學的秋季班。由於有語言上的困難,亨利·基辛格在學校裏很靦腆,自卑,甚至感到孤獨。
為此,母親心急如焚。為了幫助基辛格克服自卑感,她給他講愛因斯坦和海涅的故事,還決心和兒子一起學習英文。經過一年的苦練,基辛格終於熟練地掌握了語言,後來甚至運用英語進行政治活動,並在外交政治上博得了全世界外交家的讚賞。
基辛格在母親的鼓勵下不但語言過了關,各科的成績也直線上升。但懂事的他看到母親為了供他讀書和維持一家人的生活非常辛苦,便提出白天做工,做一個夜讀生。開始的時候,母親舍不得讓他吃苦,沒有同意。可當基辛格再三要求後,母親答應了。她覺得這是孩子逆境鍛煉的機會。
亨利·基辛格在曼哈頓一家毛刷廠找到了工作。最初他幹的活是擠淨鬃毛上的酸水,後來被提升為送貨員。盡管改做了夜讀生,亨利·基辛格的成績仍一直名列前茅。他的數學成績比曆史成績還好。他在演算中等代數和三角習題方麵表現出了很高的天分。
中學畢業後,基辛格最理想的工作就是當一名會計師。對一個難民來說,那是最容易找到的職業。然而一封公函改變了他的命運,他參加了美國陸軍。
從1943年2月起,基辛格在北卡羅來納州受了16個星期的入伍訓練。軍事課程的內容很多,鑽鐵絲網、步槍射擊等。
1943年6月19日,亨利·基辛格在北卡羅來納州的斯帕但堡,加入了美國國籍。同年夏天,他又乘火車北上,到了設在賓夕法尼亞州伊斯頓的拉斐特學院,經過一係列新兵考試,證明自己具有相當高的智力水平,於是他便同其他3000名優秀青年一道接受大學專門訓練。
1944年,年僅21歲的基辛格擔任第84師師長的德文翻譯,進入德國,並奉命恢複克雷菲爾德城市的秩序。他雷厲風行,隻花了兩三天的時間,便成立了一個效率驚人的市政府,受到了美國將軍的讚賞。基辛格遺傳了母親管理方麵的卓越才能,他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便從第970反特隊的成員一躍而為黑森州貝格斯特拉斯區的負責人。
1947年春,亨利·基辛格回到美國,獲得紐約州政府的一筆獎學金,進了哈佛大學。從此官運亨通,前景燦爛。1969年1月,基辛格出任尼克鬆總統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此後直到1977年初福特總統下台為止,在長達8年的兩屆總統任期內,基辛格作為白宮的外交智囊和國務院首腦,參與製訂美國外交政策,執掌外交大權,穿梭於世界各地,名噪一時。
在基辛格童年的生活,乃至長大成名後,母親的教誨始終在他的耳邊,母親是他事業和生活的堅強後盾和得力助手,為他的政治生命增添了光彩。
可以看到,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一個不斷追求的過程,在追求的過程中,難免就會有難以達到或達不到目的的時候。當孩子達不到某個目標時,就會產生挫折感,這種挫折感朝著消極的方向發展就會變成自卑。
孩子自卑心理的形成,往往是因為自己某些方麵明顯不如別人,或老師、父母對其要求過高,盡管他已經做了較大的努力,結果還是達不到所要求的目標。作為母親,應該幫助孩子克服這種消極的心理,而恰當、巧妙的鼓勵就是最有效的辦法。
母親的形象是溫柔慈愛的,母親的話語是溫暖人心的,要善於利用母親與孩子之間得天獨厚的天然聯係,多鼓勵孩子,多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孩子一定也會不負眾望。但是,父母也要注意,不要浮誇或抽象地表揚孩子,這樣的話,會增加孩子的不信任和厭惡的感覺,認為父母是在敷衍他,應該針對具體的事情去表揚孩子。
除此之外,母親也要經常找一點有一定難度,但孩子也能完成的事情給孩子做,這種事情孩子可以完成,但是也要經過一些努力。孩子一旦成功地完成時,就應及時予以表揚。當孩子有點退縮時,就應該經常鼓勵孩子:“相信自己,你能行!”
教子點睛:
孩子在成長的每個階段都離不開母親的愛和關懷,當他失敗時,母親的安慰是一劑良藥;當他成功時,母親平和的話語可以打消孩子驕傲的苗頭;當他受傷時,最需要的是母親的關懷。所以,給孩子足夠的關心和幫助,是每一個做母親義不容辭的責任,這是孩子賦予母親的光榮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