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名家教子書:母親的榜樣(外國篇)5》(16)(2 / 3)

教子點睛:

如果父母坐在客廳裏一邊不停地變換著電視頻道,一邊強迫孩子去學習,有哪個孩子會心甘情願乖乖地坐到書桌前去讀書呢?一般說來,在父母身上出現的問題也會在孩子身上體現出來。父母如果不以身作則,而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去做這做那,孩子是一旦不可能做好的。

營造一個溫暖的家庭環境

張炳慧的三個孩子因父母離婚,所以從小分別托付給別人代養,他們都缺乏家庭觀念。他們和張炳慧剛見麵時,顯得很沒有安全感,對她很戒備又不信任,除此之外,他們還沒有生活自理能力,缺乏教養和兄弟姊妹間的謙讓、友愛和互助。

張炳慧和孩子們第一天在一起,快到吃飯的時候,她讓孩子們把碗碟放到飯桌上去。但是過了一會兒,不知道從哪裏傳來了碟子摔碎的聲音。她匆忙跑出去一看,大女兒愛麗絲和兒子彼得正在把碗碟往桌子上扔。

幾天後,孩子們做完功課,張炳慧讓他們到客廳來玩。孩子們把自己的玩具都搬到了客廳。不一會,客廳變得像一個大垃圾場。到了該休息時候,她讓孩子們把客廳收拾好,但是,他們把客廳弄得亂七八糟後就都跑到二樓去了。

過了一會兒,二樓又傳來了“砰砰砰”的聲音,張炳慧上去一看,三個孩子已經打成了一團。“南希動了我的東西!”彼得喊到。南希則大聲辯駁:“是你先拿我的東西!”這三個孩子,一回家就鑽進自己的房間不出來,如果在一起玩,沒有幾分鍾就打成一團。想到這些,這個新上任的媽媽長長地歎了一口氣。

觀察了幾天後,張炳慧把孩子們叫到了跟前。她問他們:“把碗碟胡亂扔到桌子上、玩完玩具後不收拾、兄弟姐妹間打架,你們有什麼感想?”孩子們沒有回答。

她又問他們:“你們知道家庭是什麼嗎?”孩子們臉上一片茫然,眼巴巴地看著她。是呀,對於很早就失去了母親的他們來說,這個問題實在是太難回答了。

她接著說:“碗碟是我們大家一起吃飯時使用的餐具,非常珍貴,怎麼能隨便亂扔呢?自己的玩具不收拾,那誰替你們收拾呢?替你們收拾玩具的人會非常辛苦的。還有,和別人打架你們自己的心裏感到舒服嗎?互相指責,對自己有什麼好處呢?”

孩子們既不知道家庭是個什麼概念,也不懂得在一起生活要互相關愛的道理。看著不懂事的孩子們,這位新媽媽不禁起了惻隱之心。

在茫茫人海的中,當一個人感到疲倦,在哪裏可以休息?當一個人感到恐懼,哪裏才有安全感?隻有家。這是張炳慧總結出來的,她要把這些告訴孩子們。

從那以後,這個盡職的母親一直絞盡腦汁想幫助孩子們理解“家”這個概念;想盡辦法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機會很快就來了……

張炳慧一直讓孩子們輪流打掃衛生。這一天輪到愛麗絲了,恰恰趕上她身體不舒服。於是張炳慧把握住這個好機會,對經常和愛麗絲吵架的彼得說:“今天姐姐身體不舒服,你幫助她打掃衛生好嗎?”

彼得的表情變得很複雜,因為他們兄弟姐妹之間從來沒有互相幫助的習慣,因此他顯得很猶豫。母親站在猶豫不決的彼得麵前,為了能夠讓躺在床上的愛麗絲也能夠聽見,她就大聲地喊:“我們的彼得今天替生病的愛麗絲打掃房間,愛麗絲聽見了嗎?”

似乎是為了讓姐姐看到他的表現,他又掃又擦,格外賣力。他大汗淋漓、認真打掃衛生的樣子讓張炳慧至今還記憶猶新。

自從彼得替愛麗絲打掃衛生後,愛麗絲對彼得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轉變。當遇到困難的時候,她還會請彼得幫忙,並總是向彼得表達謝意。聽到姐姐感謝的話,彼得非常開心,漸漸地,當南希有困難的時候他也願意效力了。

當然,事情並不總是這樣順利,有時候他們還會因為一些小事打得不可開交,甚至弄得鼻青臉腫。在向孩子們解釋了家庭的意義之後,母親對他們之間再次發生的打架就決不姑息了。每次打架後,她先讓他們明白誰是誰非,然後三個人一起接受懲罰。如果認識不到錯誤,就禁止他們外出,或者讓他們寫檢查。

每次她都對孩子們說相同的話:“你們忘記了我們是一家人,這就是最大的錯誤。家庭就是互相忍讓、相互關懷。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我們就不能被稱為一家人。”

經過這樣的教訓,孩子們開始有所變化了。在一起受罰的中他們逐漸明白了圓滿地解決兄弟姐妹之前的矛盾,學會了不傷害對方,也學會了去關懷別人。

每當父親下班回家,在各自房間學習的孩子們就會跑出來向父親問候;孩子們還學會了幫母親打掃房間,盡管勞動的技能還非常稚嫩,但這並不影響他們勞動的熱情;遇到高興的事大家會一起開懷大笑、痛苦的事大家一起悲傷。孩子們就像樹枝漸漸發出新芽一樣,每天都有著新的變化。

個子嬌小的南希在那些大塊頭的孩子當中,也敢於昂首挺胸;總是不能集中精力,令人擔心的彼得,重新找回了自信;愛麗絲令那些白皮膚藍眼睛的孩子拋棄了種族差別的觀念,並成為孩子中的“小領袖”。

不得不承認,孩子的這一切的改變,隻有在一個穩定的家庭中才能學到。如果沒有家庭的概念,相信這些孩子是絕對不會有這種變化的。

孩子們終於漸漸理解家庭是一個整體,這個整體為他們構築了堅強的防線,孩子們也因此有了安全感。因為有了這樣的家庭,他們找到了失去已久的自信。所以,教育孩子絕對不能脫離家庭。

教子點睛:

溫暖和諧的家庭環境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家庭生活中,各成員之間也應該相互寬容,彼此友愛。隻有這樣,才能給孩子營造一個溫馨、和諧與寬容的家庭氛圍,才可以讓孩子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得到良好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