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2 / 3)

拿著這筆積蓄,他看準買賣牛羊的生意,便販賣了一批牛羊,賺到了更多的錢。出身貧寒的張某就這樣靠自己的勤勞、智慧艱苦創業,最終從一個農村窮小子變成了一個腰纏萬貫的大商人。

最寶貴的勤奮,不光是身體上的勤奮,還有精神上的勤奮,一個人勤勞肯幹,再加上勤於思考,就一定能做出成績。

下崗女工王女士為了生存到飯店打工、開排檔、跑營銷,飽嚐了生活的艱辛,但始終沒找到合適的謀生崗位。她靜下心來仔細地考慮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優點:勤懇踏實,精於操持家務。然後,她又認真地分析了一下市場:隨著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很多人沒有多餘的時間去做買菜、洗菜及切菜等家務。

既然是這樣,那何不幹脆做淨菜生意呢?王女士認準後就向鄰居借了一輛腳蹬三輪車,買了幾把菜刀、幾隻籃子,與丈夫一起開設了一家淨菜配送中心。主要從事幫顧客買菜、揀菜、送菜入室等工作,生意越做越大。獲得了一筆豐厚的收入。

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唯有勤奮才能與人齊頭並進,懶惰就會被時代所淘汰,對於小老板更是如此。沒有資金優勢,沒有技術優勢,沒有資源優勢,靠的就是勤奮。隻有付出比常人多得多的勞動,才會得到比常人多得多的收獲。小老板要勤奮,勤於工作,更要勤於思考。

一些小老板的成功路上無不伴隨著勤奮與節儉。勤奮和節儉是小老板的兩把利劍,創業道路上的一切不平和荊棘無不被它削平,剩下的就是通向成功的康莊大道了。

小老板必須有堅韌不拔的品格

19歲那年,季偉平養起了山雞,開始了第一次創業,由於年輕,沒經驗,季偉平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從黑心雞販那買了商品肉雞當種雞養。結果生意失敗,賠得血本無歸。第二年,季偉平借錢開始做養狗的買賣,但因為缺乏應有的養殖技術,30隻肉狗得病死了16隻。兩次創業對季偉平的打擊很大,但他仍然沒有放棄。後來,季偉平在電視上看到山東棗莊一農戶種葡萄發了家。便又動心了。季偉平用打工掙的一點錢買了一批葡萄苗回來栽種。然而由於管理不善,葡萄不是得黑痘病就是鏽病等,結果分文未收。不懈的努力再一次付之東流。

接連的失敗讓季偉平的信心一點一點喪失,季偉平想放棄葡萄園,外出打工,就在臨出發的前一晚,季偉平又特意去葡萄園轉了一圈,當看到自己辛辛苦苦種起來的葡萄時,終於還是沒忍心走。既然開了頭。就一定要堅持下去。最終,季偉平放棄了去杭州打工的念頭,留在家裏一門心思研究葡萄種植技術。他不僅從書本裏找技術,還虛心向前輩和專家請教。季偉平堅韌不拔的精神終於換來了回報。1998年,季偉平的葡萄園終於碩果累累,又大又甜的葡萄被批發商搶購一空,賺了7 000多元。這是季偉平創業以來掘到的第一桶金!

後來,有人問季偉平成功的訣竅,他說:我認為發財的秘方在於‘堅韌’二字。有韌性的人,就能夠得到他所需要的東西。堅韌不拔,沒有一件東西能夠阻擋你前進。韌性就是成功之路,堅韌不拔才能夠轉敗為勝。

對於欲經營擴張的小老板而言,一定要先在心裏問一問自己,麵對從肉體到精神上的全麵折磨,自己有沒有一種寵辱不驚的定力與忍耐力。如果沒有,那麼最好放棄。

堅韌不拔,是每一個想要取得成功的人所必須具備的品質。在任何領域,要想成功,必須要有韌勁,有韌性,有不屈不撓的精神。特別是小老板,更要如此。小本經營靠的就是堅持不懈,積少成多。所以就更是要在意誌的剛、韌、鬥上下工夫,即在果斷性、忍耐性和頑強性,磨煉自己。

王江民40多歲到中關村創業,靠經營殺毒軟件,幾乎一夜間就變成了百萬富翁,幾年後又變成了億萬富翁,他被稱為中關村百萬富翁第一人。王江民的成功聽起來很容易,不費吹灰之力。其實不然,這其間包含著王江民超出常人的堅韌不拔。要知道,王江民困難的時候,曾經一次被人騙走了500萬元。試想一下,遭受如此大的打擊,要是沒有過人的韌勁,王江民怎麼可能挺過來,取得後來的成功?

人的一生之中難免有挫折,要想事業有成,就要敢於麵對現實,不畏挫折。麵對困難,麵對逆境,不屈不撓,百折不回。隻有敢想、敢幹、敢於麵對現實而不怕挫折的人,才能事業有成,才是真正的強者。

波司登的創始人高德康就是憑著韌性從一個小裁縫做到今天的億萬富翁。高德康最初做裁縫時,用手頭有限的資本組織了一個縫紉組,靠給上海一家服裝廠加工服裝賺錢,每天要從村裏往返上海購買原料、遞送成品。從村裏到上海南市區的蓬萊公園路途遙遠,高德康騎自行車去送貨。沒騎幾天就累得不行了。於是高德康就隻能擠公共汽車,由於是在上班時間,車內非常擁擠。高德康背著重重的貨包擠上擠下,累得滿頭大汗,很多時候車上的人聞到他的一身臭汗,就給以白眼,有時候還會進行嘲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