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1 / 3)

美國汽車大王福特從小就有創業的雄心。但苦於沒有資金,於是他就在造船廠夜以繼日地工作。2美元的周薪還不夠支付每周3.5美元的房租。於是,他節衣縮食,四處打工。他隻吃花生和葡萄幹來果腹,於是有人勸告他:人和引擎一樣,也需要燃料啊!

於是他想出了吃雜草的方法:買來便宜的大豆製成麵包,把搗碎的馬利筋葉夾在當中,做成雜草三明治一一他的主食。

在勤奮與節儉下,他積累到了創業的第一桶金。後來經過拚搏努力。他最終成為美國最偉大的汽車大王。

有人說:最有錢的人不是比爾-蓋茨,而是隻有收入而沒有支出的人。這話雖然偏頗,但道理沒錯,小老板要想致富,勤奮必不可少。

很久以前,有一位老人興建了一座葡萄園。由於他的精心照料,葡萄園每年都會收獲很多葡萄,老人因此積攢了一筆豐厚的財富。

老人要去世了,他非常擔心兒子們不能像他那樣勤勞地經營葡萄園,於是,將兒子們叫到跟前,對他們說:我將全部積蓄都埋在葡萄園中,你們如果想得到財富,就去園裏辛勤挖掘吧!

為了找到父親留下的遺產,兒子們在葡萄豐收後將園裏的土翻了一遍又一遍,但始終沒找到半個銅板。但是,由於葡萄園裏的土被挖掘多遍,土變得越來越鬆軟、肥沃,葡萄的長勢也一年比一年強。豐收的葡萄使得老人的兒子們過上了充實、富裕的生活。兒子們最終悟出了父親的用心,他們跪在父親的墳前感激涕零地說:沒錯,葡萄園的地下確實埋藏著金銀財寶。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天上從來不會掉餡餅,更不會自動掉金銀,一切財富都來自勤奮的努力,尤其是小老板。剛開始,小本經營沒有雄厚的財力物力支持,不可能雇用很多勞動力、購買先進的生產設備,靠規模經營獲取巨額財富。小老板所能憑借的,就隻有辛苦努力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滄州市有一家私營家電公司,別看它隻有20名員工。創業啟動成本低,但是經銷當地家電產品的營業額已逾千萬元。這在同行經營中是非常少見的。人們紛紛稱老板張玉明是商界奇才。而他卻笑著回答:我們的經營之道就是‘勤奮節儉’這四個字。

最初創業的時候。張玉明曾四處籌措資金。學習開辦企業的經驗,並在全國各地挑選、購置產品,物色優秀員工加盟。企業剛剛開辦。張玉明更是兢兢業業、廢寢忘食地工作。每天平均要比員工多工作五六個小時,全體員工被張玉明這種勤奮、踏實的精神所打動,紛紛勤懇敬業、努力工作,全公司擰成了一股繩。

張玉明從全國的家電市場中調查了解到。全國的商家要想經銷名牌家電,往往需要參加某廠家的產品展銷會,或親自到廠家訂貨。因此,他便突發異想,為什麼不開辦一家家電綜合批發企業呢。將當地的家電產品集於一體,搞批發、搞貿易。

於是,張玉明四處籌措資金,一家五金交電公司便成立了。他同當地的製造商建立了業務關係。並將當地的家電產品遠銷往全國各地。張玉明這樣做,不僅扶持了當地鄉鎮企業。更使他創辦的五金交電公司營業額連續幾年增長。

這喜人的經營業績是怎樣得來的呢?老板張玉明說。一是開源,二是節流。

在經營銷售方麵。張玉明巧妙地避開財富雄厚的國有大企業,專撿小本生意做。幾年時間。他已經與全國數百個縣以下的供貨商建立了業務往來關係,並組建起一個十分龐大的營銷網絡,積少成多,再加上全天送貨上門,因此生意越做越興旺。

另外,張玉明不像一些商家,買高級轎車、住豪華公寓,而是從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方麵考慮問題。他不擺闊氣,不大手大腳胡亂花錢。他倡導精打細算的風氣,使得他的電器公司在生意場上獲得了良好信譽。

俗話說:坐吃山空。財富需要靠勞動去創造,財富不會自己從地裏長出來。看看小本致富者的發家史,就會發現他們幾乎全都赤貧過,有些人還曾經賣過苦力,但靠著自己的勤勞奮進,他們最終崛起!懶人脖子上即使掛塊餡餅也會餓死,唯有勤勞奮進才是小本經營製勝的王道。

唯有勤奮才能不被淘汰

最寶貴的勤奮,不光是身體上的勤奮,而是精神上的勤奮,勤奮靠的是毅力,是永恒。張某出生在一個偏遠村莊,祖上幾輩人都是守著幾畝薄田勉強糊口度日。張某不甘心像父輩那樣一輩子受窮,他準備外出開創一番事業。臨行前,父親對他說:你身無分文靠什麼掙錢呢?我們命該如此,你就別瞎折騰了。張某說:我靠自己的勤奮掙錢。他帶了些幹糧,義無反顧地離開了家鄉,走上了謀生之路。

有一次,他坐在一家工廠門前看見一輛運煤的貨車經過前麵山路時撒下了許多碎煤塊。而且每隔十幾分鍾,就有一輛煤車經過。張某靈機一動,便想出了一個主意:我何不將每天撒落在此地的碎煤收集起來,天長日久,說不定會積累一筆可觀的財富呢!

勤奮的張某說幹就幹。第二天一大早便找來掃帚和竹筐,以後每天將清掃的碎煤裝進竹筐裏,然後轉手賣給附近的飯店與人家。無論是炎炎夏日,還是寒風逼人的嚴冬,張某都不改初衷,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在這裏辛勤勞動著。不到幾年時間,張某已經積攢到一筆可觀的積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