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3 / 3)

盛田昭夫與大賀典雄是於1950年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相識的。

當時,在盛田昭夫的領導下,索尼公司生產了世界上第一台磁帶錄音機。大賀典雄以聲樂係學生的身份給盛田昭夫寫了一封信。在這封信中,他以一位歌唱家的獨到眼光評價了磁帶錄音機,但評價結果是:盛田研製的東西不過隻是一堆廢物,沒有任何實用價值。另外,大賀典雄還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收到了大賀典雄的這封信後,盛田昭夫不僅沒有因他的尖銳批評而生氣,反而非常讚同他的看法,並認為他的建議有一定的可行性。為此,盛田昭夫立即給大賀典雄回信,以誠懇的態度邀請他擔任公司的兼職顧問。

1954年,由於要在歐洲參加巡回演出,大賀典雄分身乏術,因此不能同時為索尼工作。盛田昭夫沒有放棄,他想方設法與大賀保持聯係,並定期將工資寄給他,以誠懇的態度邀請大賀學業有成後到索尼工作。

盛田昭夫對他說:您是最優秀的聲樂家,可是,我認為您作實業家會更加出色。

盛田的熱情與誠懇深深打動了大賀。就這樣,這位男中音歌唱家棄藝經商,闖入了在商業領域中有名氣的索尼公司。

1982年9月,盛田昭夫在公司董事會上正式宣布:將索尼總裁的位置讓給大賀典雄。這項明智、正確的決策,讓公司所有股東拍手稱讚。

盛天昭夫看中了大賀典雄的能力,知道他能夠把索尼發展得更好,所以才把總裁的位置及早地讓給了他。

有個公司的部門經理因事辭職了,公司決定從內部提拔一人。為了找到合適的人選,公司組織了嚴格的麵試。經過一輪輪的選拔和淘汰,隻剩下甲和乙兩位候選人。

甲和乙都非常優秀,但部門經理的位置隻有一個,二者隻能選一。

為了慎重起見,公司決定把最後一輪的麵試安排在總經理家。當甲和乙按照通知的時間來到總經理家時,發現各個部門經理都已經圍坐在擺滿豐盛食物的餐桌旁。總經理招呼他們就位,然後請大家用餐。

甲和乙此時根本沒心思吃飯,隻想快點兒結束用餐,接受領導們的考核。這時,總經理的手機響了。他走到陽台去回電話,然後麵色沉重地走了進來。

大家一看總經理的臉色就知道發生了大事,急忙詢問情況。總經理生氣地說:我們的貨從來沒有出現過質量問題,可這回廣州分公司的貨物卻出現了問題,客戶收到的竟是一堆垃圾!我們不僅要蒙受經濟損失,甚至有可能影響公司的聲譽。

室內頓時非常安靜,總經理發話了:考試的時間另作安排吧,今天大家先研究一下如何處理這件事。說完後,總經理又對甲和乙說,都說後生可畏,你們兩人是從眾多員工中選出來的精英,我想聽聽你們對這件事情有什麼看法。

甲先開口說話了:這件事情的後果非常嚴重,應該立即查明情況,找出失職者,並按照公司規定給予處罰。

有人緊接著說:是啊,這樣的事情必須嚴肅處理,一定要杜絕類似事情的發生。

總經理點了點頭,把目光轉向了乙。

乙說出了自己的建議:我們可以從附近的珠海分公司先調一批貨給這家客戶,及時彌補給客戶帶來的不便。

乙的話音剛落,大家的掌聲響起。

總經理帶著賞識的目光對乙說:恭喜你,考核結束了,你就接手部門經理的位置吧。

甲感到不解,他反問道:我的建議不對嗎?

總經理說:你的建議沒有問題,不過時間不允許我們這樣做。追究責任可以延緩,而彌補客戶的損失卻刻不容緩,否則我們將會丟失客戶。沒有了客戶,就沒有了公司,部門經理也就不需要了。

該公司之所以采用這種方法,就是為了證實甲乙二人的能力,看看他們誰能夠勝任部門經理的職位。

對於任何公司來講,能者上、庸者下是最好的用人方略。公司為了更清楚地看出誰才是最適合的人選,可以通過同時試用幾個應聘者,最終挑選出最優秀的一個進入公司;或同時培養幾個員工,再從中提拔。

商機不可泄露

1969年,日本要發展摩托車,經過反複思索還沒製訂合理方案,他們便委派人去搜集有關技術情報。

我們日本要發展摩托車,有可能請你設計,也可能向貴廠訂購產品。不過。請先介紹一下貴廠摩托車的優點,並讓我把樣品帶回去好讓我說服我的上司。這些日本人每到一個工廠就這樣詢問、懇求廠主幫助。

在日本人極友善、誠懇的態度下,這些工廠主很高興,便毫無保留地將最先進的技術告訴了他們,有的還將日本人帶到實驗室、車間參觀。

短短一年時間內,1000多名日本人走遍了全球100多個工廠,並帶回了100多輛各類先進的摩托車。日本人將這些樣品、技術、資料整理研究,重新設計後建立了自己的工廠。

兩年過後。一種省油、輕便、耐用的摩托車便問世了。這時,被日本人訪問的廠家才恍然大悟。可惜,已經遲了。

商機不能泄露。這不僅是生意人最基本的道德操守,還是求得生存需要具備的常識。

湖北有家小廠因為一項關鍵工藝不過關,於是,就想與其他企業聯合攻關,以期盡快將產品推向市場。

珠海有家公司得知這個消息後,表達了合作願望。並委派了幾名對這項工藝熟悉的工程師。這些工程師到湖北後仔細研究了那家工廠的技術資料,在當地科研人員的大力協助下很快便將這個技術問題解決了。由於當時在簽訂合同時,說好一旦技術過關,產品投放市場,湖北的廠家便要向珠海的公司支付10萬元酬金。然而。市場上很快便出現了比湖北廠家成本低、質量高、包裝美的同類新產品。一經上市,很快由南向北擴展市場,影響了湖北廠家的產品銷路,工廠被迫停產了。

其實,珠海公司的本意不在於這10萬元的酬金,而是瞄上了這項產品,但是這個廠的保密技術很好,很難了解到相關的全部技術。於是才主動要求協作。

當這些工程師利用了職務之便,將這個廠的全部技術資料研究清楚後。並掌握了該廠的新產品設計方案之後,公司就將他們招回了珠海。自己組織生產。這樣一來,湖北公司的商業機密便泄露了。

真正成功的經營者都有強烈的保守秘密意識。或許你會認為,與別人合作需要坦誠,但事實是,保守商業秘密與別人友好相處並不矛盾。而且保守商業秘密應該成為你的底線。隨便將生意上的秘密告訴別人是傻的做法,因為你沒有必要將自己賺錢的秘訣和收益告訴別人。

另外,很多行業都有十分重要的商業機密,飲食業有獨特的配方和菜譜;建築、裝潢業有設計圖樣等。商業秘密就是惟一的賭注和成本。保守秘密就左右著經營者的命運。因此要提防你身邊的商業間諜和商業內奸,對他們不能太信任。

俗話說:暗箭難防,從事小本經營的你很可能因此遭受沉痛的打擊,而致使你遭受不幸的可能正是那些有意背叛你的人。或者是受到利誘的親信,或者是你的對手派遣來的潛伏在你身邊的探子。

對於小老板來說,有些機密倘若被別人竊取,便會堵塞你的財富,使你的經營無法良性運營。所以,小老板要記住:商機不可泄露。

防止信息泄密

商業秘密作為公司的寶貴財富和市場競爭中謀生存、求發展的重要法寶,一旦流失,不僅給非法追逐者帶來了巨額利潤,也會使公司失去競爭能力和生存條件,蒙受難以估量的經濟損失,甚至斷了公司的命根子。因此,保護公司的商業秘密,應當引起公司的重視。

作為老板,一方麵應進一步強化商業秘密的保護觀念,不斷完善有關保護措施和製度,堵塞各種可能泄密的漏洞,特別是在對外交往時,更應慎之又慎,認真審查,嚴格把關,防止泄密;另一方麵,要妥善處理職工擇業自由與保護商業秘密的關係,在與職工訂立勞動合同時,應增加有關保護商業秘密的條款,明確職工的權利和義務,做到既保證人才的合理流動,又有效地保護公司的商業秘密;既防止外來的侵權活動,又搞好內部安全,謹防內奸。

一家國內著名旅行社的幾個職工,以各種理由辭去所在職務,應聘到另一家旅行社,同時帶走了所在旅行社有關的客戶資料,並利用這些資料與客戶聯係,將原來所在旅行社的一部分客戶拉到了新應聘的旅行社,以此開展業務,造成原旅行社的部分固定客源流失,造成了經濟損失和商業信用的損害。為此,原旅行社一紙訴狀將這幾個職工和後一家旅行社送上了法庭,法院經調查後,作出了被告侵犯了原告的商業秘密權的裁決,判令被告賠償原告因此所受的經濟損失。原旅行社通過運用法律武器,維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

為了保證公司商業秘密和安全,不少國外公司有其成功的經驗:美國可口可樂飲料公司高度保密的飲料配方,一直是競爭對手百事可樂飲料公司窺測的目標。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百事可樂公司采取種種方法,均未得手,該配方被認為是世上保守得最嚴的秘密之一;法國的CHOMSON公司隻準對部分車間的部分設備拍照,並約定在拍照前要征得他們的同意,對自稱為歐洲第一的石蠟鑄造車間則不準拍照;英國的PLESSY公司,參觀時不準拍照,不準錄音,參觀者的相機要放在門衛處。這些公司在技術保密的範圍和界限上規定很嚴。在廣告上,可對產品的性能指標比如功率、頻率等進行介紹,如有意購買,則隨著談判的進展,經詳細一點的資料合成協議後,經政府有關部門批準,才提供使用文件。對設計思想、方案論證的資料也實行嚴格的保密。在人世之後,中國的廣大公司應善於借鑒國外公司保密的成功作法,建立自己的保密製度,抑製商業秘密的外泄。

商業秘密是公司在投入大量資金、設備、人力的基礎上獲得的,凝聚著公司員工的勞動和汗水,應當受到社會的尊重和保護。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這些具有保密性質的技術經濟信息被非法獲取的情況日趨嚴重,一些公司的商業秘密被某些利欲熏心的人采取各種手段非法竊取,結果累得半死,還為他人做嫁衣,給公司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這種竊取的方式有各種表象偽裝,或明或暗,或強奪或智取,很讓老板們傷腦筋。這些也是為什麼要單獨提出防範商業機密泄露的原因之所在。

商業機密的泄漏方式一般有下麵幾種:

1.不明不白地泄密。有些公司對自己的商業秘密不注意保護,使商業秘密在疏忽大意中,不明不白地向外泄露。

2.防不勝防地泄密。隨著勞動力的流動日趨頻繁,一些心懷叵測的人趁調離之機,非法獲取原單位的商業秘密,並伺機賣錢。

3.不知不覺中泄密。有的公司在涉外交往中,對外商竊取商業秘密的行為毫無戒備之意,給其留下可乘之機,使公司的商業秘密不知不覺地外泄。

4.職工出賣秘密。如果說公司對外部的竊密可以采取各種措施加以防範的話,內部泄密則更讓人頭痛。有的公司由於內部管理鬆弛,給內部某些見利忘義者以可乘之機,致使公司商業秘密被出賣。

5.無聲無息地泄密。公司辦公室的垃圾隱藏著大量的公司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稍不注意公司的商業秘密就會通過這些廢紙垃圾向外流失。正因如此,在形形色色非法追逐商業秘密的不法分子中,有人專門從公司所傾倒的辦公室垃圾中回收大量有用的情報和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