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杜宇並沒有因此覺悟,他依然耍著小聰明。為了將公司積壓的大量劣質種子售出,他竟然指使員工將這些劣質陳貨加工後再銷售。結果,十多萬公斤劣質種子被以低價賣了出去。杜宇的小聰明畢竟是歪門邪道,他很快就因為經營欺詐而受到了應有的懲罰,公司也最終破產了。
做生意要講究一個“誠”字,如果想以“小聰明”來欺騙消費者,見利忘義,實際上就是將自己送上了絕路。
耍小聰明一定會吃大虧
作為經營者,一定要恪守生意中誠為貴的經商原則,做到買賣公平。切不能欺騙、蒙蔽顧客,以免因小失大。
杭州某繁華地段,有一家精品屋,剛開張時,漂亮的門麵與眾多商品交相輝映,使顧客流連忘返,因此生意很好,據說3天賺了5萬元。
可令人歎惜的是,老板辦事欠缺熱情,又好賭,商店剛開張就不大理政,花錢更是揮霍如土。店內諸多工作開始亂套,賬上資金越來越少,不到3個月,商店已經呈現出敗相來。
昔日的主顧進店時,已經看不到多少精品,倒發現不少一般的商品在貨架上以“俗”充精,並且老年人、小孩進店還會肆意要價,欺騙老幼,於是顧客們漸漸地知道了該店的把戲,慢慢地店內便無人光顧了。
由於生意蕭條,房租、工資等開銷又大,終於支撐不住,再加上精品不精,徒有虛名,失信顧客,商店開張隻6個月就關張了。
顯然,這是老板做買賣不公平惹的禍,他違背了商場規則。殊不知,消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他這套把戲最終露了餡兒,落下個關張大吉的場麵。
另外,生意場上還有一些經營者自以為聰明,在商品的標價簽上,將重要的字眼隱藏了起來。譬如一件T恤衫的售價是29.90元。但“2”字往往十分小,或者用其他貨品將其遮蓋,令顧客以為隻售9.90元,這種手法偶爾使用,當然可賺取金錢,但一味這樣做卻會使顧客大失信心。以這種代價來換取眼前的利益,實在是愚笨之極,更有甚者,自詡做生意靠不明碼標價發財。實際上就是想不標實價,企圖漫天要價,渾水摸魚,從中盈利。比如:一雙鞋隻值50元,店主卻開價300元。這樣做更會令顧客生厭,時間一長便會對這種做法失去信任。
不可否認,經商的目的是為了賺錢,但賺錢要合理合法。須知,不正當的經營是要砸自己腳的,小本經營者須牢記從明處賺錢,這才能在商海中昂首屹立。
有些人為了賺錢專門動歪腦筋,似乎不采取歪門邪路就賺不到錢。其實不然,走正路同樣能夠賺大錢。
日本明治時代有一位貧困人家的兒子大倉喜八郎,為了改變貧寒的家庭、他決定離家創業。他18歲時從大阪農村來到東京當小店員,兩年後,自己開了一家小海產店。在他來到東京的第三年,東京發生了災荒,政府運米到大倉所住的地區救濟災民,災民們爭先恐後排起長龍等候領取救濟米。然而,大倉喜八郎卻獨自在一旁看熱鬧。
有人感覺驚奇,便問他:“小夥子,你為何不排隊呢?”他回答:“我並不是災民。”
更可貴的是,這個小夥子忽然嚷道:“我店內的東西,全部送給你們,你們可以隨便拿的。”
在災荒時期,被饑餓威脅的人們,紛紛一窩蜂似的擁進大倉的小店,去爭奪東西。
在店內看到自己以辛勤血汗換來的商品被搶空,大倉不僅沒有覺得惋惜,反而感到高興,高興自己為困難的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
後來,當他再做海產生意的時候,大家都對他評價很高,他的好名聲到處遠播,人們都樂意與他合作共事,因此,不久他便奠定了開拓大事業的根基。
當大倉喜八郎成為大企業家之後,有人向他求問:“做生意有何成功秘訣呢?”
他回答:“做生意首先要讓人對你產生好感,這並不是指你的風度和外表,而是指你待人親切,給人關懷;其次,要做到買賣公平,不欺騙顧客,時時為顧客利益著想。”
正是由於大倉喜八郎用正確觀念和恢弘氣度去經商,所以他的生意越做越大。當他還年紀輕輕之時,就已經成為明治時代有名的商人,擁有了萬貫財富。
人們在生意場上爬摸滾打,起早貪黑地終日苦幹,這是為何呢?很簡單,為了賺錢,賺錢越多越好。但是,賺錢也有賺錢的道德。那些不能做到買賣公平,欺騙、狠宰顧客的人,經商之路隻能越走越窄,直至走到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