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語罕:《百花亭畔》,亞東圖書館1933年版。
高語罕:《文章及其作法》,上海光華書局1933年版。
張其柯:《青年女子書信》,亞東圖書館1934年版。
高語罕:《文章評選》,上海大光書局1935年版。
王靈均:《讀者顧問集》,上海申報社1935年版。
馬相伯王瑞霖:《一日一談》,上海新城書局1936年版。
費希特:《知識學基礎》,程始仁譯,商務印書館1936年版。
王靈皋:《作文與人生》,亞東圖書館1936年版。
王靈皋:《中國思想界的奧伏赫變》,亞東圖書館1936年版。
王靈皋:《中國內亂外禍曆史叢書》第十六冊,神州國光社1936年版。
黑格爾:《曆史哲學綱要》,王靈皋譯,言行出版社1939年版。
高語罕:《烽火歸來》,華盛頓印刷出版公司1939年版。
王靈皋:《崇禎長編》,神州國光社1941年版。
高語罕:《中學作文法》,重慶陪都書店1945年版。
高語罕:《紅樓夢寶藏六講》,重慶陪都書店1946年版。
王靈皋:《三朝野記》,神州國光社1947年版。
王靈皋:《甲申傳信錄》,神州國光社1947年版。
王靈皋:《虎口餘生紀》,神州國光社1947年版。
黑格爾:《曆史哲學綱要》,王靈皋譯,神州國光社1949年版。
高語罕文章
高語罕:《九死一生記》,《新民報》,1945年8月16日到1946年1月28日連載1—114期。
高語罕:《入蜀前後》,《民主與統一》,1946年第1—12期。
高語罕:《青年與國家之前途》,《青年雜誌》,1916年第1卷第5號。
高語罕:《青年之敵》,《青年雜誌》1916年第1卷第6號。
淮陰釣叟:《青島茹痛記》,《新青年》1916年第2卷第3、4、5號。
語罕:《蝸廬劄記:柏烈特演》,《通俗周報》,1917年第5期。
高語罕:《蕪湖勞動狀況》,《新青年》,1920年第7卷第6號。
高語罕:《高語罕先生通訊》,《安徽省立第二師範學校雜誌》,1920年第7期。
高語罕:《中等師範學校學生底國文自修的意見(選)》,《共進》1921年第2期。
高語罕:《高語罕致安徽教育界書》,《安徽教育月刊》1922年第56期。
語罕等:《支援“向導”經費》,《向導》1922年第一卷第25期。
高語罕:《一封公開的信——致蔣介石先生》,《向導》1926年第158期。
高語罕:《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意義》,《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日刊》1926年第4期。
高語罕:《紀律問題與訓練問題》,《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日刊》1926年第8期。
高語罕:《“反對”與“打倒”》,漢口《民國日報》1927年3月27日。
赤羽:《悲歌》,漢口《民國日報》1927年4月6日。
高語罕:《左派勝利的象征》,《革命生活》1927年第59期;漢口《民國日報》1927年4月21日。
高語罕:《烽火歸來:我為什麼到南京來?》,《宇宙風》,1937年總第54期。
高語罕:《烽火歸來:武漢小住》,《宇宙風》1937年總第55期。
高語罕:《烽火歸來(續五十五期)》,《宇宙風》1938年總第61期。
高語罕:《參與陳獨秀先生葬儀感言》,重慶《大公報》1942年6月4日。
高語罕:《四川桐油問題》,《四川經濟季刊》1943年第1期。
高語罕:《語罕近詩》,《新民報》晚刊1944年4月12日第二版。
語罕:《蕪湖勞動狀況》,《安徽工運史研究資料》1981年第2輯。
其他重要參考資料
李季:《我的生平》,上海亞東圖書館1932年版。
朱其華:《一九二七年底回憶》,上海新新出版社1933年版。
《現代名人書信》,上海光華書局1933年版。
羅章龍:《椿園載記》,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4年版。
《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的黃埔軍校》,文史資料出版社1984年版。
張治中:《張治中回憶錄》,文史資料出版社1985年版。
張申府:《所憶——張申府憶舊文選》,中國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
張國燾:《我的回憶》,東方出版社2004年版。
鄭超麟:《鄭超麟回憶錄》,東方出版社2004年版。
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會編:《文史資料選輯》第63輯,中華書局197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