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論》reference_book_ids\":[6942129734176214029,7267108880671312937]}],\"7\":[{\"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7,\"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69,\"start_container_index\":7,\"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63},\"quote_content\":\"《孫子兵法》reference_book_ids\":[6838936292718283790,7255238555826392118,6930888998395186184,7267090241087867904]}],\"0\":[{\"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0,\"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5,\"start_container_index\":0,\"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0},\"quote_content\":\"《菜根譚》reference_book_ids\":[6857436090370886663,7109046350297189383,7236253131019914292,7225560265360673804,6838936263853083655,6992952061541223454,7254873615454178367]}]},\"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菜根譚》中有言:“小處不滲漏,暗處不欺隱,末路不怠荒,才是真正英雄。”詩人陸遊也曾感歎:“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做事,一定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積小難之解,決大難之困。古今中外的成功者概莫能外。
【梟雄做事之道】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曹操誌在千裏,在籌劃軍國大計上,居高見遠,能夠準確地規劃大勢,做到了“大處著眼”。同時,曹操也不忘身體力行,能夠從小處著手,從細處做起。
一次,曹操正同工匠師傅一起做卑手刀(一種軍用短刀),被來看望他的曾經做過豫州刺史的孫賓碩看到了,孫賓碩譏笑他說:“你應當考慮大事,怎麼竟跟工匠一起做刀呢?”曹操回答說:“既能做小事又能做大事,有什麼不好呢?”
對此事,曹操後來在《軍策令》中寫道:“孤先在襄邑,有起兵意,與工師共作卑手刀。時北海孫賓碩來候孤,譏孤曰:‘當慕其大者,乃與工師共作刀耶?’孤答曰:‘能小複能大,何害!’”
“ 與工師共作卑手刀” 看似不起眼的小事, 但曹操卻認為“ 能小複能大”,也就是能夠因小見大,能夠做好小事的人才能幹好大事。
這件事反映了曹操的實幹精神和既抓大事、也抓小事、正確處理大事小事之間關係的嚴謹態度。
據了解曹操武藝高強,他可以一天射殺63隻野雞,可以親手殺叛兵數十人。曹操還是個軍事理論家,曾經親自作兵書《接要》十萬餘字,又為《孫子兵法》作注。同時他又是個軍事實幹家,每次部隊有大的征伐,他都親臨一線,以了解實際情況,做出適當部署。
曹操就是這麼一個既講求策略也講究身體力行的人。大到實行屯田、興修水利、鼓勵農耕、領軍打仗等治國方略,小到親自打刀,無一不體現出曹操的高瞻遠矚且縝密細致的性格。
【跟曹操學做事】
古語說:“坐而論道,謂之三公;起而行之,謂之士大夫。”這是說:位高名重的三公,隻需要“動動口”就行了,而士大夫則是需要“動動手”
的,而那些時刻需要動手的巫醫、樂匠、刀工之徒,他們在傳統觀念裏是受歧視的。而曹操偏不信這個邪,很多事情仍去身體力行。他這樣去做,不僅能夠“大小兼顧”、“因小見大”,更關鍵的是給部下起了一種示範表率作用,而且也從第一線的實踐中獲得了最真實的第一手資料,從而能夠幫助自己做出正確的決策。
春秋時期,魯哀公常常向孔子請教為政之道。
有一次魯哀公向孔子請教:“怎麼樣才能做好首領?”
孔子對魯哀公說:“為人君者必須具備智慧、仁德、勇氣三種氣質。”
魯哀公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但他並不知道怎樣才能具備這三種品質氣質。第二天,魯哀公又去問孔子。
孔子說:“聖人以身體知,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此處,孔子的意思是:努力好學上進就是有學識了,身體力行做事就是有仁愛了,知道羞恥就是有勇氣了。
魯哀公聽了,讚許道:“先生說得好啊!先生之言使我頓開茅塞。”
從曆史上看,偉大的成功者無一例外都是這樣,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從細節做起,提高認識,理性實踐,這就是他們最終能獲得偉大成功的訣竅。
五百年前,當偉大的航海計劃在哥倫布心中萌動時,他並沒有衝動地直接去航行,而是埋頭於各個細微之處,進行充分準備——他用了五年的時間成為水手,又用五年的時間成為學者,最後用了五年的時間四處演說,爭取支持……後來他的船隊終於啟程了,結果在八個月後,哥倫布就發現了新大陸。
同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諾曼底登陸的成功可以說直接扭轉了整個戰局,這是一場規模恢弘的反攻戰役。然而,這次龐大戰役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與戰役的組織者“大處著眼,細處著手”的準備方式是密不可分的。
在戰前,盟軍進行了事無巨細的詳盡準備,並在登陸前進行了多次實戰演練,演習登陸的方向、地點、時間以及一切登陸需要準備的事情。等到最後真正登陸的時候,已經勝券在握,最終登陸的時間與計劃的時間居然隻相差幾秒鍾。
哥倫布遠航及諾曼底登陸的成功告訴我們:偉大事業的成功既來自偉大的構想、規劃,同樣來自身體力行,來自對各個細節的細微周到的準備,這些成功都可謂是“大處著眼,細處著手”的成功。
“天下難事,必做於易;天下大事,必做於細。”今天,我們更處在一個“細節能夠決定成敗”的時代,所以同樣應當恪守“大處著眼,細處著手”
這一良好習慣,因為每個人所做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小事、一個個細節構成的,切忌對工作中的小事、細節敷衍應付或加以輕視。
當今社會,有很多人心比泰山還高,想攀上“一覽眾山小”的高位;有的人誌向比江海還大,想創造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作為。所謂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有這種遠大的誌向是值得提倡的,但是要真正成就遠大的理想,還需“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必須從細處做起,把細節功夫做到家。
1961年4月12日,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進入太空遨遊了89分鍾,成為人類曆史上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很多人或許都想知道,當初加加林是如何從眾多候選宇航員中脫穎而出的呢?
原來,在確定宇航員最終人選的前一個星期,前蘇聯宇宙飛船的主設計師,同時也是宇航員的主考官羅廖夫發現,所有的候選人在進入飛船前,隻有加加林一個人會脫下鞋子,隻穿襪子進入座艙。正是加加林的這個細小的舉動一下子贏得了羅廖夫的好感。進而他又發現到這個27歲的年輕人很懂規矩,也很愛惜他設計的飛船。而事實上那些候選人都是經過層層篩選後的精英,他們在個人能力上的差別是微乎其微的,但加加林正是靠著自己在細節上的表現而左右了主考官的決定。最終,羅廖夫決定讓加加林執行人類首次太空飛行的神聖使命。
宇航員的篩選需要考察細節,我們在現實中做事、工作又何嚐不是如此。
其實,優秀者和平庸者的差別是微乎其微的,人與人之間在智力和體力上的差別也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大。很多事情,一個人能做,另外的人也能做,隻是做出來的效果不一樣。說到底,優秀的工作就是由一個個細節組成的,能夠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就像加加林那樣。
要想比別人更優秀,不但要有遠大的目標,還要有從“小處著眼”的精神,隻有在每一件小事上下工夫,才能讓你更接近成功。而往往也正是這些細節,決定著完成的質量。如果能認真做好每個細節,成功就會不期而至。
日本一家貿易公司,有一位秘書小姐專門負責為來往的客戶購買車票。她常給美國一家大公司的商務經理購買來往於東京、大阪之間的火車票。時間長了,這位商務經理就發現了一件奇怪的事,原來,他每次去大阪時,座位總在右窗口,返回東京時又總在左窗邊。這位商務經理感到不解,便去詢問秘書小姐其中的緣故。
沒想到這位秘書小姐笑答道:“列車去大阪時,富士山在您右邊;返回東京時,富士山已到了您的左邊。我想外國人都喜歡富士山的壯麗景色,所以我替您買了不同的車票。”聽這位秘書小姐這麼一說,那位經理自然是十分感動,同時也驚歎於對方公司的員工能將這種細節性的問題考慮得如此周全與完美。在感動之下,那個商務經理就把對這家日本公司的貿易額由500萬美元提高到了1000萬美元。因為他認為,在這樣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事上,這家公司的職員都能夠想得這麼周到,那麼跟他們做生意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呢?
日本貿易公司的秘書小姐對工作細節的關注已經到了無微不至的地步。
她已經完全將注重細節當做了自己的一個習慣,而這種看似微不足道的良好習慣,卻打動了客戶的心,並為公司帶來了巨大的收益,這種注重細節的人放在哪裏都會成功。
很多事情其實是由一些小得不能再小的細節構成的,可是很多人總是傾心於遠大的理想和宏偉的目標,而不屑於眼下的細節與小事,他們最終也隻能在接踵而至的小事麵前窮於準備,忙於應付。事實上,隨著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社會分工越來越細,那些所謂的大事可以說是少之又少,很多看似偉大的工作也都是由一個個細節構成的。所以,在做任何事的時候,都應該以“大處著眼,細處著手”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做事金言】
麥當勞創始人克洛克說:“我強調細節的重要性。如果你想經營出色,就必須使每一項最基本的工作都盡善盡美。”優秀是由一個個細節組成的,能夠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