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後記(2 / 2)

我忘不了,忘不了那些情景

燈光下,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原副總編輯張小平大哥強撐著疼痛的腰部,坐在寫字台前,為這本書,一遍又一遍地仔細核對、修改、審閱。

在電腦和資料卡片箱前,本書照片主要提供者之一的王勉之大哥一頁一頁地翻閱書稿,對照內容一張一張地挑選著照片。

在一張張攤開的地圖旁,軍事科學院高級研究員、藏學專家、十八軍老同誌王貴叔叔一遍遍耐心、細致地對我講解著那個年代發生的事情。

長途電話的另一邊,八十多歲的楊一真叔叔,多少次為我反複查找當年進藏人員的名單和聯係方式,並安排與他們會麵的時間。

幾乎每一位聽到我講述書中故事的朋友都在幫助我。有的幫我整理錄音,有的幫我掃描複印,有的幫我查對文件,還有的幫我出謀劃策。幾年下來,寫書的過程雖然辛苦,但是,我從來沒有感覺過孤單,因為有一個無形的集體在共同工作著。我一直在想,他們到底為了什麼?難道隻是為了我嗎?不,我知道不是!他們是為了一代人的理想,為了心中的那個西藏。

當我整理十八軍進藏史料時,在文件箱中發現了一株存放已久的雪蓮花標本。這就是雪蓮花嗎?我怔怔地看著,她太普通了,瓣狀的葉麵上粗粗的毛絨完全沒有潔白如玉的光澤,她普通得甚至完全不像花。我翻過標簽,模糊的字跡仍依稀可見:“雪蓮花,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粗壯,生長在海拔4500—5000米雪線的碎石坡上,耐烈風、寒冷、陽光強輻射,每年7月,花頭上的小花競相開放,在冰雪和礫石上形成一團團花芯……”

我不由凝神屏息,浮想聯翩,思緒隨之走入那美而深遠的意境。看著雪蓮花幹枯的葉瓣和她身邊塵封的資料,驀然間我感到內心的震撼,我似乎聽見了風雪的呼嘯,看見那粗糙的葉片貼俯在冰雪上,紮根在岩縫中,堅韌地怒放著生命的尊嚴和頑強。在她身邊,是獵獵軍旗下西進大軍跋涉在巍巍高原的征途上,那些遙遠而熟悉的麵孔,映紅了天邊的晚霞;許許多多年輕的生命,已經化作雪蓮花綻放在廣闊無垠的雪域之巔。

我不禁想起人們常說的“愛”。書中的“老西藏”們把真愛留在了西藏,把真愛留在了世間。他們愛得有尊嚴,有自信,有希望。這是最絢爛、最真實的人世間永恒的愛。

我真誠地感謝為了完成這本書幫助過我的所有的叔叔阿姨和朋友們。

我要感謝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黨史研究室,感謝西藏自治區社會科學院車明懷、西藏軍區政治部軍史辦冉啟培、四川大學陳波等同誌給予我的支持。

我還要特別感謝我的朋友葉文、湧濤、阿冰、陳鬆、巧娃,感謝他們為這本書所做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