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京城中有位竇公,聰明伶俐,極善理財,但他卻財力綿薄,難以施展賺錢本領。沒有辦法,他先從小處賺起。
他在京城中四處逛蕩,尋求賺錢門路。某日來到郊外,卻見青山綠水,風景極美,有一座大宅院,房屋嚴整。一打聽,原來是一權要官宦的外宅。他來到宅院後花園牆外,見一水塘,塘水清澈,直通小河,有水進,有水出,但因無人管理,顯得有點零亂肮髒。竇公心想:生財路來了。水塘主人覺得那是塊不中用的閑池,就以很低的價錢賣給了他。
竇公買到水塘,又借了些錢,請人把水塘砌成石岸,疏通了進出水道,種上蓮藕,放養上金魚,圍上籬笆,種上玫瑰。
第二年春,那名權要宦官休假在家,逛後花園時聞到花香,到花園後一看,直饞得他流口水。竇公知道魚兒上鉤了,立即將此地奉送。
這樣一來,兩人成了朋友。一天,竇公裝作無意地談起想到江南走走,宦官忙說:“我給您寫上幾封信,讓地方官吏多加照應。”
竇公帶了這幾封信,往來於幾個州縣,賤買貴賣,又有官府撐腰,不幾年便賺了大錢。而後又回到京師。
他久已看中了皇宮東南處一大片低窪地。那裏因地勢低窪,地價並不貴。竇公買到手之後,雇人從鄰近高地取土填平,然後在上麵建造館驛,專門接待外國商人,並極力模仿不同國度的不同房舍形式和招待方式。所以一經建成,便顧客盈門,連那些外國使臣和商人們也樂意來住。同時又辟出一條街來,多建妓館、賭場甚至雜耍場,把這條街建成“長安第一遊樂街”,日夜遊人爆滿。不出幾年,竇公掙的錢數也數不清,成了海內首富。
竇公為了釣到宦官不惜血本做釣餌,又耐性極好,魚兒上了鉤渾不知覺。他的這種“釣魚”技巧很是高明。同時這也揭示求人交友要有長遠眼光,要注意有目標的長期感情投資。同時,放長線釣大魚,還必須慧眼識英雄,才不至於將心血冤枉地花在那些中看不中用的庸才身上,日後收不回成本。
竇公是“釣魚”的高手,他的成功不難看出,要有所得,就必須有所讓,這就是讓這門藝術的精髓。
99 不妨學學劉備的“三低”
劉備一生有“三低”最著名,也正是它們奠定了他王業的基礎。一低是桃園結義,與他在桃園結拜的人,一個是酒販屠戶,名叫張飛;另一個是在逃的殺人犯,正在被通緝,流竄江湖,名叫關羽。而他,劉備,皇親國戚,後被皇上認為皇叔,肯與他們結為異姓兄弟,他這一“低”,兩條浩瀚的大河向他奔湧而來,一條是五虎上將張翼德,另一條是儒將武聖關雲長。劉備的事業,從這兩條河開始彙成汪洋。
二低是三顧茅廬。為一個未出茅廬的後生小子,前後三次登門求見。不說身份名位,隻論年齡,劉備差不多可以稱得上長輩,這長輩喝了兩碗那晚輩精心調製的閉門羹,毫無怨言,一點都不覺得丟了臉麵,連關羽和張飛都在咬牙切齒。這又一低,一條更寬闊的河流彙入他寬闊的胸懷,為他帶來一張宏偉的建國藍圖,一個千古名相。
三低是禮遇張鬆。益州別駕張鬆,本來是想賣主求榮,把西川獻給曹操,曹操自從破了馬超之後,誌得意滿,驕人慢士,數日不見張鬆,見麵就要問罪。後又向他耀武揚威,引起對方譏笑,又差點將其處死。劉備派趙雲、關雲長迎候張鬆於境外,自己親迎於境內,宴飲三日,淚別長亭,甚至要為他牽馬相送。張鬆深受感動,終於把本打算送給曹操的西川地圖獻給了劉備。這再一低,西川百姓彙入了他的帝國。
這其中最能看出劉備與曹操交際差別的,要算他倆對待張鬆的不同態度了:一高一低,一慢一敬,一狂一恭。結果,高慢狂者失去了統一中國的最後良機,低敬恭者得到了天府之國。
有些人看上去平平常常,甚至還給人“窩囊”不中用的弱者感覺。但這樣的人並不可小看。有時候,越是這樣的人,越是在胸中隱藏著高遠的誌向抱負,而他這種表麵“無能”,正是他心高氣不傲、富有忍耐力和成大事講策略的表現。這種人往往能高能低、能上能下,具有一般人所沒有的遠見卓識和深厚城府。
他們的低不是一般的低聲下氣,他們所謂就是一種藝術,他們低也低出了水平。
懂得勝不驕、有功不傲的人是真正懂生活、會做事的人,表麵上看,似乎是弱者,可他們卻會因此而成為強者,成為前途平坦、笑到最後的人。
100 不該讓的不能讓
贏得了的小組賽,經受住了淘汰賽的考驗,作為東道主的A國,本想再加把勁,把冠軍也就這麼順利成章地拿下來了,可誰想風雲突變,在冠軍爭奪戰中,導致A國失敗的原因不是自己的實力不如人,而是他們的退讓和大度,沒有在比賽中爭回那個本來屬於他們的點球。而且事實上,隻要他們在當時再跟裁判相持下去,比賽的結局可能就要重新書寫了,但是考慮到自己是東道主,應該大度一點。就是因為他們的大度,他們的妥協退讓,才把金燦燦的獎杯拱手相讓,留給自己的是無限的痛苦和遺憾。直到事後,在場的球員和在場的球迷說的最多的一句話:“要是那個點球爭取下來的話,冠軍就是我們的了。”
作為東道主的風度是顯示出來了,但是東道主的風度不能換來比賽的勝利,就像比賽結束之後,一位頒獎的高官所評論的那樣:“當時禁區裏很混亂,主裁和邊裁可能都沒看清,隻有通過慢鏡頭才知道那是手球。但你們的球員沒有堅持,否則主裁肯定會詢問邊裁和第四官員,那時我們就會明確告訴他那是個手球。可惜,你們沒有這麼做。”
當然事情是沒有如果的,但是可以回顧一下當時的比賽:這場比賽的技術委員會安排兩名官員守著主席台上的一部小型紅色轉播機,一旦比賽場上發生什麼爭議,這兩名官員將通過電視慢動作看清真相,然後第一時間報告給第四官員,由他再轉告給主裁判。在主席台南側的角落上,兩名技術委員會的官員整場比賽都在全神貫注地注視著轉播機。當時,這兩名官員通過慢鏡頭馬上就知道了這是一個手球,他們的神經馬上就緊張了起來,密切注意場上的形勢,如果一旦裁判的判罰出現問題時,本來該判罰點球的球沒有判罰的話,A國球員提出抗議而導致場上出現長時間爭議,他們將飛快跑下主席台告訴場邊第四官員電視慢鏡頭顯示的內容。
盡管A國球員都向主裁判申訴這是一個手球,但他們並沒有堅持而是很快放棄了。而且更巧的是,當時轉播實際上是延時半分鍾直播,當發現這是手球的A國組委會官員衝出來時,距離開球已經有1分鍾時間,他們想拉兩名亞足聯技術委員會官員一起下主席台,可是比賽已經重新開始了,隻能無奈地放棄了這個念頭。
“你們的球員還是太老實了,缺乏大賽經驗。現在的比賽跟之前已經有所不同,現代化的電視轉播技術已經運用到比賽中,當賽場上出現大的爭議時,除非主裁判非常堅持,否則他都會征詢第四官員的意見,這時電視慢動作就派上了用場。今天的情況就是這樣,如果你們球員堅持那是個手球,運用比賽合理的規則持續向主裁判抗議,那結果就可能會是完全兩樣。盡管那的的確確是一個手球,但現在也沒有辦法更改了。”賽後的一位足聯技術委員會官員說,“其實你們的隊員老實還不僅僅隻表現在這個點球上,他們並沒有完全利用好東道主應有的優勢,在身體明顯好過對手的情況下也沒有運用好這方麵的優勢。”
哎!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魯迅曾說過:“重獨立而愛自由,苟奴隸立其前,必哀其悲而疾視,哀悲所以哀其不幸,疾視所以怒其不爭……”
101 競爭無處不在
住在俄羅斯某小鎮上的卡裏尼奇是一個裁縫,他絕妙的手藝主要體現在做褲子上,堪稱一絕,所以小鎮上的人們都來找他做褲子。
他住在地下室裏,房間裏向著大街開了一扇窗,透過窗戶向街上看去,隻能看到行人腰以下的部位,他能夠從褲子上認出所有的人。他在這個地方已生活了很多年,有很多老相識。
周圍的鄰居,幾乎沒有一個人的褲子不是他親手製作的,所以,他常常能從窗戶裏欣賞到自己的手藝。一條條褲子穿在人們的腿上都顯得那樣合身。
他是個忙人,因為他活做得好,用的料也好,收費也不太高,因此值得人信賴。如果他能按時完成工作,他決不拖延,保證準時交活;如果他不能完成,從來都會以實相告,從不尋找借口。所以他遠近聞名,總有幹不完的活。
卡裏尼奇因他的手藝而改變了他自己生活狀況,因此,他的生活變得平和而充滿歡樂。
卡裏尼奇一直是個好人,但隨著年齡的增大,他更多地開始考慮靈魂方麵的事,因此與上帝靠得越來越近了。
當他忙碌了一天之後,把油燈從牆上取下來,放在桌上,然後從書架上取下《聖經》,便坐下來閱讀。他讀得越多,就了解得越深,心裏就越清楚,越幸福。此時,他感覺到上帝與他同在。
一次,他讀到很晚,他被書中的內容吸引住了,書中講了一個富有的法利賽人邀請主進她的家,那個有罪的女人用嘴親吻了主的腳,並用自己的淚水給主洗了腳,最後又用香膏抹了主的腳,女人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主饒恕她的罪行,結果主真的被感動了,最後赦免了她。
他想了想,如果主到了我家,我該以什麼樣的方式歡迎他呢?我以前怎麼就沒想到呢?想著想著,他頭枕著雙臂睡著了。
在睡夢中,他仿佛聽到有人叫他的名字“卡裏尼奇”,便在朦朧中問道:“誰呀?”
他醒後轉頭看看周圍,看看大門,沒有看見一個人。於是,他又問了一聲。然後他清清楚楚地聽見:“卡裏尼奇,卡裏尼奇!明天你看著街上,你會看見我的。”
第二天早晨,天還沒亮,他就起床了。他做了禱告,生上火,做了一些菜湯和蕎麥粥,點燃茶爐,係上圍裙,開始工作了。他不停地抬頭看著街上,他看到有個穿著新褲子的人走過去,很明顯,他清楚這條褲子不是他做的,接著又是一個挑水的,現在又來了一個尼古拉王朝時期的老兵,這些人穿的都不是他做的褲子。他想,這些人是從什麼地方來的?難道這小鎮上有了別的裁縫?
這個老兵手裏拿著鐵鍬,靠在了卡裏尼奇的窗戶前。卡裏尼奇剛坐下,又忍不住站起,扒在窗戶上往外看。老兵因幹的活太多而累了,把鐵鍬扔在一邊坐在地上休息,看來已經老了,顯然他已無力清除窗外的積雪了。
卡裏尼奇想:我為什麼不請他進來喝杯茶呢?茶爐上的茶已經煮開了。他把手中的活放下,站起身,把茶壺拿到桌上。他用手指敲著窗上玻璃,老兵掉過身子向屋裏看,卡裏尼奇一手指著茶杯,一手示意老兵進來:“進來,喝杯茶,暖和暖和吧!”
老兵進屋後,兩人坐到一起,卡裏尼奇倒滿了兩杯茶,把其中一杯給了客人,自己那杯放在茶碟裏,客人端起茶杯輕輕地吹著,並問道:“生意好吧?”
卡裏尼奇答道:“還行,你這條褲子是在哪裏做的?”
老兵答道:“我家主人在小鎮的北邊做的,聽說那邊的裁縫叫瑪麗婭,是鎮長的小姨子,手藝不怎麼好,但一些愛巴結的人畏於鎮長的權勢都到她那裏做,盡管這樣,她的生意還不如你。不過你可得注意了,我聽說瑪麗婭要把她的鋪子搬到你旁邊來和你競爭。”老兵話說完了,喝完兩杯茶,站起身就走了。
這老兵剛走一會兒,這時街上一陣喧鬧,一輛馬車停在街上,卡裏尼奇站起身,透過窗戶一看,鎮長正好從馬車裏邊鑽了出來,徑直來到卡裏尼奇的門前,他過去把門打開。
鎮長走進屋來:“你叫卡裏尼奇嗎?”
“是的。”卡裏尼奇誠惶誠恐地回答道。
“今天早上有人去鎮裏向我告你,說你在這裏盡做壞事,很令人反感,他們要求你在今晚之前搬出這個鎮子,聽到了沒有?”
卡裏尼奇雖然認為這對他不公平,但懾於鎮長的權威,隻好說:“好的,好的。”
晚上,他把東西收拾停當,正準備離去,屋子外擠滿左鄰右舍的老街坊們。這時有一位年輕人進來說:“尊敬的卡裏尼奇先生,請你不要走,情況我們都了解到了,我們所有的人都支持你,我們會和你一起去與鎮長鬥的,他也太不像話了。”
正說著,鎮長來了:“怎麼還沒走呢,快點吧!”
這時隻聽到所有人一齊喊:“不能走!我們不讓他走!”
有一個老太太站出來說道:“鎮長大人,你可以讓瑪麗婭來這裏和他競爭,但一定要公平。”鎮長看著這麼多人為卡裏尼奇說話,怕激起民憤,隻好作罷,悻然離去。
就在當天夜裏,卡裏尼奇看了一會兒《聖經》後睡著了。在夢中,他夢見自己在做很多很多的褲子,而且每條褲子都做得非常認真、仔細,幾乎每條褲子都像一件藝術品那樣精美……同時他看到了主的笑臉,主仿佛在對他說:“我會保佑你的。”
第二天,卡裏尼奇和瑪麗婭開始用同一種麵料為同一個人做褲子,由於他有高超的手藝,不長的時間同一條讓任何人都無可挑剔的褲子便做好了,而瑪麗婭雖然有漂亮的臉蛋和當姐夫的鎮長撐腰,但她做出的褲子實在讓人不敢恭維。無奈之下,她隻好灰溜溜地走了。
在人生曆程中,競爭是無法避免的,要生存就必須得麵對競爭。既然競爭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我們無法回避的一種客觀存在,我們隻有勇敢地去麵對它,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勝。就像卡裏尼奇那樣,若他聽從了鎮長的話,忍氣吞聲的就搬出鎮子,那麼他就不能再在自己喜歡的地方做褲子了,好在他沒有回避瑪麗婭向他發出的挑戰,而是正麵的接受了這次競爭,依靠自己的實力贏得了這次競爭,捍衛了自己的榮譽!
害怕競爭的人,一見到競爭就主動回避的人,一遇到強勁的對手,就主動的退讓,息事寧人,他們隻能是生活的弱者,生活給他們帶來的隻是諸多的不便和遺憾。他們的退讓,他們的不爭取,隻能使機會一次又一次地在他們麵前溜走,就算是有機會送上門來,也會被善於競爭的人搶去,他們無法體會到競爭給人帶來的樂趣,就更不用說,能做出多大的成績!
競爭無法回避,也是不容回避!
人生在世,競爭是無處不在、無法回避的,每個人都應該投身到這場激烈的競爭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