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活越苦越要微笑(1 / 3)

《欲速則不達》reference_book_ids\":[7086787577457413134]}],\"22\":[{\"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2,\"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25,\"start_container_index\":22,\"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15},\"quote_content\":\"《鋼鐵是怎樣煉成的》reference_book_ids\":[6989851914024258574,6885615270778375176,7222920241855073319,7052268974544784397]}],\"73\":[{\"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73,\"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1,\"start_container_index\":73,\"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5},\"quote_content\":\"《哈姆雷特》reference_book_ids\":[7111990303451515912,6885615257843141645,7070317133669862414,7261897841927261218]}]},\"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笑對人生是一種境界。人生在世,誰都不可能一輩子順風順水,各種各樣的磨難總是會出其不意地出現在我們麵前,但是無論世事如何多變,我們唯一不該忘記的就是要笑對人生。因為陽光總在風雨後,隻有在經曆過風雨的洗禮後,人生才能顯得更加多彩和燦爛。

苦難和逆境並不一定是壞事

在人生的長河裏,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事事如意,各種幹擾、困惑會經常伴隨著我們。可以說,一個人身處逆境,在現實生活中是正常的現象。很多時候,我們並不能從別人的痛苦中學習到一切,就像俗語所說的那樣,我們必須自己受苦,在逆境中成長。

我們應當學會從生命的每個不幸和艱難中不斷學習,我們必須學會做一些事情。一些出其不意的機會,往往是在生命中最痛苦的經驗裏出現的。我們必須麵對挑戰,讓奇跡發生。

意外事故、病痛以及諸如此類的其他挫折並非毫無意義。即使是在最嚴重的情況下,隻要我們願意去尋找,希望就會存在。即使身體受到傷害,在其後的複原期間,也會伴隨著一種獨特的內省,或者一個自我發現的機會。

臨床心理學家梅爾文·金德寫過許多暢銷作品,例如《聰明女人/愚蠢選擇》《男人愛的女人、男人離開的女人》《欲速則不達》。他形容兒時的一次意外事故如何給他留下深刻印象,最終為他打開創作生涯的大門。

11歲的時候,他跟鄰家一個女孩進行騎自行車比賽。他們在寧靜的街道上騎車,他騎在馬路中間,企圖閃開路上彎彎曲曲的坑洞。可突然間出現了一輛車子,迎頭撞上了他。

據目擊者形容,他當時被撞飛到6米高的空中,落地後一根約有12厘米長的斷裂的白色大腿骨,刺進了他的大腿。他當然很驚恐,以為再也不能走路了,至少也會失去一條腿。他在醫院住了3個月,醫生保住了他的腿。

他出院時,身上從胸部到腳趾仍然還裹著石膏。接下來的6個月,他不得不躺在床上。之後的6個月,他又換了石膏,可以勉強用拐杖走路。

起先他很難過,覺得很難看,並心裏暗自認為,一定是以前做錯了什麼事,因為鄰居的其他小孩並沒有如此淒慘的遭遇。他變成了“跛子”,成了父母的負擔。

同學們來探望他,他讓媽媽以各種理由推托,不讓同學看見他。他覺得,讓同學看到自己現在的樣子,很丟臉。他把自己封閉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裏。

漸漸地,他也認識到,再不能這樣下去了,不能因為身體的殘疾讓心靈也變成殘疾。

男孩把目光轉向另一個世界,一個閱讀文學、曆史作品的世界。從此,他每隔兩天就央求母親給他買或是借幾本文學曆史類的書。徜徉在知識的海洋,他知道了希臘馬拉鬆平原的戰爭,懂得了蘭斯特洛的大無畏精神……後來,他原本強健、迅速發育的身軀逐漸變得軟弱無力了,但這並不再困擾他。複原的日子一長,他成了一名不饜足的讀者。

最後,他上了大學。對閱讀的熱愛與求知的欲望,為他此後傑出的學術成就鋪了路,而這一切都歸功於他在小時候的那次災禍。

梅爾文·金德用事實向世人證明:在疾病麵前,隻要不向生活屈服,勇敢地選擇堅強的生活,就永遠不會被生活打敗。隻有經得起生活考驗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

我們不必羨慕別人的成功,而應該積極地去爭取屬於自己的輝煌。一個人沒有了金錢,可以靠雙手去掙,但如果沒有了堅強,那就隻能任由困難將他擊倒、再擊倒,直到一無是處、一無所有。所以,堅強永遠比金錢更珍貴,它是人生中一筆不可替代的財富。

為了讓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夠走得順、走得遠,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學會堅強。那麼,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第一,我們要樹立堅定的理想。理想是堅強的航標,是人生成功的藍圖和基石,是人生奮進的路標和動力。有了理想,生活才有方向。當然,有了理想之後,還要為之執著奮鬥。

第二,要學會戰勝自我。人總是有缺點的,但缺點是可以改正的。我們要勇於戰勝自我,這是學會堅強的關鍵。

第三,要善於發現自己的長處和興趣愛好。可以說,找到自己的長處和興趣愛好,就很容易確定自己努力的方向,我們的主動性就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可以說,找到自己的長處和興趣愛好,是養成堅強性格的捷徑。

第四,要持之以恒,善始善終。大凡獲得成功的人都是許多年如一日,專心致誌、堅韌不拔的人。俗語說“隻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愚公能移山,靠的就是恒心;王羲之從4歲開始練字最終成為一代書法大家靠的也是恒心。

我們青少年還不夠成熟,對短期目標尚能堅持,對較長期的目標則常常難以堅持到底,所以我們就更需要鍛煉自己做事的恒心,這也是養成堅強性格的一項重要內容。

第五,正確對待失敗、挫折、逆境和困難。在漫長的人生中,我們總會遇到逆境和困難,會遭受很多失敗和挫折。可以這樣說,再偉大的人,也遇到過失敗和挫折。奧斯特洛夫斯基在雙目失明、全身癱瘓的情況下,憑著堅強和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難,完成了巨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堅強的性格總是與克服困難聯係在一起的,克服困難的過程,最能表現一個人的意誌和毅力。因此,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應該正視失敗、正視挫折,這些都有利於堅強性格的培養。人生的道路曲曲折折,在以後的日子裏,我們可能會成功,也可能遭遇困難與逆境。困難就像惡魔,我們越是害怕它,它越是張牙舞爪;但困難更是一塊試金石,如果我們是一塊真金,經過一次次的錘打和考驗,就會變得更加堅強。

我們要挑戰困難,用微笑麵對困難;我們要經受磨煉,學會自立自強。雖然自強者未必都能成功,但“不自強而大成者,天下未之有也”。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青少年朋友,永不退縮,我們終究會成為人生道路上的強者。

生活以痛吻我,我報之以歌

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會遇到很多的困難,但是無論麵對怎樣的逆境、多大的苦難,我們都不能放棄自己的信念和對生活的熱情,我們隻有經受住種種考驗,才能獲得堅強的性格。事實上,但凡具有堅強性格的人都經受了苦難的塑造,鳳凰涅槃才能得以永生。

要知道,世界上的事情沒有什麼是可悲的,上帝也沒有對誰不公平,即使生活中出現一些打擊,我們也應該把這些事情當作是一種磨煉,隻有這樣,才不會為了某件事情而沉淪。

因此,在生活中,當我們覺得很失落的時候,可以多往好的方麵想,在戰勝苦難的過程中,我們才會有所收獲。我們應該相信,隻要選擇了堅強,就不會被生活中的苦難所擊倒。就像我們下麵要講到的這個男孩子一樣。

有一個男孩子,家裏世代都是農民,父母也沒什麼文化,過著麵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這個男孩從小就很懂事,6歲時就已經能自己去村裏的菜園買菜,還能幫媽媽編織掙錢。

因為他的母親有先天性心髒病,不能幹重活,他就盡力為父母分擔一些家裏的負擔。在艱苦的生活中,他養成了勤勞簡樸和堅強獨立的好習慣。

他學習很刻苦,成績自小就很突出。尤其是小學四年級,他考了全鎮第一名,還獲得了市裏的“希望之星”稱號。父母很高興,這是他第一次看到父母那麼快樂。當時他就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讓父母的臉上有更多的笑容。

但是,在他上初中的時候,母親的心髒病又一次發作了,而且病情十分嚴重,這對這個本來就不寬裕的家境來說,真是雪上加霜。

盡管日子如此艱難,但為了讓他安心讀書,父母仍盡了最大的努力。在苦難麵前,他沒有低頭,而是更加刻苦地學習,也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後來,他終於考上了理想的高中,和家人一起堅持渡過了難關。

由於學習成績優秀,在上高中後,他連續兩年獲得校綜合獎學金和“校三好學生”稱號。這一切的收獲都同他在苦難麵前沒有低頭、選擇堅強麵對有很重要的關係。

後來有人采訪他,他說:“我感謝國家、社會、學校、村裏的鄉親,還有我的父母,感謝所有關心和愛護我的人。我會更加努力使自己成才,早一天回報社會,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即使遇到更大的苦難和挫折,我也要堅強麵對,同苦難做鬥爭,渡過重重難關。”

是啊,堅強的人在苦難麵前是不會退縮的。

一般來說,大多在幼年常遇苦難阻礙的人,日後往往有發展;而從沒有遇過苦難挫折的人,反而比較脆弱。因為,艱難困苦的環境能磨煉我們的意誌,我們必須為了生存而克服各種困難,奮鬥不止,為了取得成功,必須經受住失敗的考驗,因此,我們唯有選擇堅強,忍受他人難以忍受的苦難,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獲得成功。

在茫茫無垠的沙漠裏,駱駝像個哲學家一樣,一邊踱著步子,一邊沉思著。在沙漠裏,沒有水,沒有草,有時候還會風沙漫天,難辨方向。堅韌不拔的駱駝卻總是能向前行走。

有一天,駱駝在沙漠裏發現了一株仙人掌,驚異地停步問道:“小家夥啊,你是怎麼在這麼惡劣的沙漠中生存的呢?”仙人掌笑著反問說:“嘻!大塊頭啊,那麼你又是怎麼在這沙漠中行走的呢?”

駱駝回答道:“我啊,因為我能吃苦耐勞,經過長期的磨煉,形成了適應沙漠生活的特殊習性和身體機能,所以我能在沙漠裏行走。你又是怎麼做到的呢?”

仙人掌說:“我同你一樣,都是因為長期的鍛煉,養成了抗旱耐渴的習性,擁有了適應沙漠生活的特殊機能,所以能適應沙漠中的生活。”

駱駝又發問道:“你為什麼身上長了這麼多的刺?”

仙人掌笑著回答說:“就是因為我滿身生刺,才不會被動物吃掉。刺是我的葉子,這樣的葉子不會使身體裏儲藏的水被蒸發掉,我不怕幹旱,所以能夠在沙漠裏生存下來。”

駱駝聽後認真地點了點頭,帶著敬意告別了仙人掌,向前走去,伴著沉思:“不錯,凡是能夠在艱苦環境中生存下來的,都經過了無數次的磨煉,具有了百折不撓、戰勝一切的意誌和堅韌不拔的品質。”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當我們遇到苦難時,我們應怎麼辦呢?這個小故事中的駱駝和仙人掌都是我們的好老師。它們指導我們,在遇到苦難時,我們應選擇堅強,勇敢地戰勝困難,並且要適應不良的環境,最終才會渡過難關。

大自然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如嫩綠的小草為了呼吸到地麵的空氣,能夠用盡全力從石頭縫中生長起來;又如河裏的魚兒為了尋找食物,常常逆著水流往上遊。

自然科學家達爾文曾說過這樣一句話:“適者生存。”它的意思是生物必須學會適應糟糕的環境才能生存下來。對於我們來說,隻有在苦難麵前堅強起來,永不退縮,克服困難,才能使自己不斷進步,才能有更好的發展。

我們要怎麼做,才能在苦難麵前使自己變得堅強呢?青少年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進行自我培養。

第一,找出自己的不足。明確了自己的不足之處,就可以針對具體的問題進行自我修煉。

第二,培養豐富的情感。豐富的情感可以成為我們行為的支撐,因為豐富的情感使我們懂得愛生活,愛我們周圍的人,為人處世,我們便多了一些熱情,多了一些責任感,也就有了人們所說的“良心”。從而我們也會有勇氣、有毅力克服困難,把事情做好。

第三,從小事做起。堅強的性格最終要在實踐鍛煉中才能獲得,我們要讓自己投身到各種實踐中去,從小事著手培養自己堅強的性格。

在我們身邊有些人既希望自己具有堅強的性格,又害怕平時遇到困難,事事講舒服、圖安逸,即使是去野外遊玩,也吃不得半點苦。這樣,堅強的性格將永遠停留在遙遠的彼岸,屬於別人而不屬於自己。

因此,我們要學會把眼前的困難當成鍛煉自己的機會,用微笑來對待困難,在日常與困難的鬥爭中使自己堅強起來,要逐步養成自我檢查、自我監督、自製的習慣。當自己猶豫時,使自己果斷一些;當自己畏懼時,讓自己“大膽些”“不要怕”“不要喪失信心”“再堅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