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柏拉圖為友,與亞裏士多德為友,更要與真理為友
★“哈佛銅像”的啟示
無論是求學者,還是旅遊者,到了哈佛大學,必做的一件事就是要去瞻仰一下哈佛大學行政大樓前矗立著的哈佛本人的銅像,並對這個哈佛大學的創辦者表現出深深的景仰和思慕。哈佛的銅像上懸美國國旗,塑造得非常英俊有氣勢,在銅像的底部鐫刻著三行字:“John Harvard(約翰·哈佛),Founder(創始人),1638。”
其實,一直以來有很多人被這個著名的銅像給誤導了,因為在這個銅像上存在著三個錯誤,被戲稱為“謊言銅像”。
首先,這個銅像並不是根據哈佛本人的樣子所塑的。因為在哈佛大學決定要塑一尊哈佛的銅像之時,由於曆史的種種原因,哈佛本人的相貌已不可考了,也沒有任何畫像或者照片留下來,無計可施之下,人們隻好在學校裏找了一個帥哥冒名頂替,按照他的樣子塑了哈佛的銅像,這一點其實已經成了一個公開的秘密。其次,哈佛也不是學校的創辦者。隻是在學校成立的初年,哈佛捐贈了一筆在當時看來為數不少的錢財。但是對於一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的新學院來說,這筆捐贈無異於雪中送炭。
第三,哈佛學院的創辦時間是1636年,而並非如銅像上所刻的1638年。也就是說,這尊著名的哈佛銅像,無論是外形還是文字,沒有一處是真實的。在以“求是崇真”為最基本精神的哈佛大學,“真理”與“謊言”竟然如此天衣無縫地融合在一起,校方到底是怎麼想的?他們以真理為基準來培養自己的精英,卻允許這樣的謊言存在,究竟是何道理呢?
對於這個疑點,哈佛校方的解釋是這樣的:
懷疑的精神和冷靜的態度是哈佛人一向秉持的原則,這座“謊言塑像”不斷地提醒哈佛人,不要輕信傳說中的權威偶像,努力追求自己堅信的真理,用一種唯美的觀點來欣賞這座塑像,通過三個謊言,將真實的事實牢牢地記住。
其實很多時候,無論正還是反,重要的往往不是外在的形式或是人們容易看到的一麵,挑開表層的東西,知悉其內在的含義,了解其蘊含的初衷,這才是人們應該重視和始終堅持的。
正因為如此,“假”哈佛並不妨礙“真”哈佛應得到的敬意。一百多年過去了,那個“假”哈佛正襟危坐,領受著世界各地遊客仰視的目光。
兩百年來,哈佛的畢業生們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兩個層麵對塑造美國文化做出了無法估量的貢獻。如果沒有對真理的熱愛,對學術的渴求,對教授的尊重,也就不會有今天的哈佛和今天的美國。
哈佛啟示錄
大多數人很相信權威,其實這是個誤區,因為權威的並不一定是正確的。在很多時候,正是由於輕信權威而束縛了我們的發展。不要輕易相信權威,要相信的是自己。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有所突破,才能走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讓真理與你為友
哈佛大學的校訓是用拉丁文寫的,譯成中英文是“與柏拉圖為友,與亞裏士多德為友,更要與真理為友(Let Plato be your friend,and Aristotle,but more let your friend be Truth.)”,這個校訓突出有兩點,一是哈佛重視傳統,尤其是以柏拉圖、亞裏士多德為代表的希臘的人文理性的傳統,相信在偉大的傳統中有永遠的智慧,所以在哈佛不大可能出現全盤反傳統、全盤反曆史的迷狂;二是強調追求真理是最高的原則,無論是世俗的權貴,還是神聖的權威都不能代替真理,都不能折服人對真理的追求。就是這兩個原則的相互作用、相互補充,保證了哈佛能夠在一個偉大的譜係中繼往開來、傳承創造,不斷地推陳出新,這就是哈佛的魅力,它永久地激動著一代又一代年輕學子的渴望和夢想。
在哈佛大學成立200周年之際,哈佛校訓簡化為:“讓真理與你為友”。它被鐫刻在哈佛大學的校徽上麵,沿用至今。它也一直被哈佛大學一代又一代繼承者奉為金科玉律。
幾百年來,哈佛大學正是在追求真理和勇於開拓的信念鼓舞之下,始終不遺餘力地引導學生為理想、為實現人生價值進行不懈的追求和奮鬥。也正是在這 種生生不息的精神熏陶之下,哈佛才得以在美國的名牌大學中始終保持著獨一無二的特色,從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社會精英,在各種領域中做出許多影響重大的貢 獻。
哈佛大學塑造的精英之一、著名的思想家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曾在一次聯誼會上發表了一篇名為\\\"美國學者\\\"的講演。在演講中,他強烈抨擊了美國 社會中\\\"靈魂從屬於金錢的‘拜金主義\\u0027,以及資本主義勞動大分工使人異化為物\\\"的現象,強調人的價值。這一演講轟動一時,在民眾中造成了巨大的反響。
要知道,愛默生極有可能因為這樣的言論而遭到社會多方人士的指責或抨擊,但哈佛的教育給予了他強大的精神動力,他覺得他有義務說出事實的真相,揭露出社會上存在的不良現象以及人們心中的不良思想。即使因此遭到打擊或不公的待遇,也要堅持自己的想法和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