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 西點軍規 §第十七章 信念至上(1 / 3)

★一、信念為你提供了能量

信念給了弱者以勇氣,給了氣餒者以希望,給那些強者以更大的力量。一個沒有信念支撐的人,往往就沒有堅韌的品格,一旦遇到困難就輕眼放棄。

一個人不能沒有信念,一個軍人更不能沒有信念,信念就如同一股神奇的力量,推動我們向著既定的目標前進。

人的潛力無窮,如果你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心,如果你有堅定的信念,並且從不放棄這個信念,你就會發現自己原來擁有這樣的潛力,原來自己可以做到許多事情。

西點的輝煌吸引著無數有誌青年,許多人把能進西點作為最大理想,為此不遺餘力。泰勒是受其外祖父——南北戰爭期間服役於南部邦聯軍隊的老兵的影響,從14歲開始就對西點著迷,決心要成為偉大的軍人,要像羅伯特李和傑克遜那樣工作和戰鬥,視軍人生涯為崇高的事業、為建功立業的最佳途徑。中學畢業後廣他不顧父親的阻攔,一定要考入西點軍校,由於西點軍校入學考試對數學和其他理工科成績要求嚴格,而他這方麵又有差距,因此,他出人意料地考入堪薩斯市工業學院,目的是使他的數學、物理成績達到報考西點的程度。翅膀練硬後,泰勒終於圓了將軍夢。

1902年西點軍校畢業生、曾任校長的道格拉斯.麥克阿瑟曾經說過:信念不堅定,難有大的作為。麥克阿瑟出生於軍人家庭,父母從小就鼓勵他成為“偉人”,他在少年時就明白了追求的目標:做一個軍人,當一名將軍。麥克阿瑟為實現目標,從小就刻苦讀書,而且酷愛體育。他17歲考入西點軍校,在西點軍校四年中有三年學習成績名列全班第一,創西點軍校25年來學員最高學分。畢業後,麥克阿瑟開始了他的軍事生涯。

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爆發時,美國開始積蓄軍事力量,麥克阿瑟擔任了陸

軍部的“新聞檢查官”,工作做得十分出色,後晉升為少將,任西點軍校校

長。由於麥克阿瑟在西點軍校的改革,遭到了來自國會、陸軍部、校友會等

保守分子的責難,他被排擠到菲律賓執行海外任務。

1925年,麥克阿瑟又受命回到美國。這時他的妻子對軍旅生活十分厭倦

,力勸他退出軍界,創辦私人生意賺大錢。憑借他和夫人的經濟實力和社會

關係,要做生意是十分容易的。麥克阿瑟如果此時同意夫人的意見,既可以

帶來家庭的和睦,又可以成為一個富翁。但麥克阿瑟麵臨這種種誘惑,一點

也不心動,做個軍人,成為將軍的願望在他心中是如此強烈,他仍然對做軍

人的奔波生活一往情深。最後他的夫人離開了他。

1928年夏天,麥克阿瑟再次被派往馬尼拉,擔任菲律賓部隊司令的職務。

半年後,他收到美國陸軍參謀長薩默羅爾將軍拍來的電報:“總統很想任命你為工程部主任。”麥克阿瑟清楚地知道,若接受這一職務,他在軍界發展的希望就十分渺茫,而他這時是盯著參謀長這一職位的;可若不接受這一職務,又可能被認為是不忠誠的表現。考慮再三,他拒絕了這一職務,他的這一決定匣他終於在1930年8月被任命為陸軍參謀長,此時,他年僅50歲,成為陸軍曆史上最年輕的參謀長。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麥克阿瑟充分發揮他的才智,指揮太平洋戰場

的盟軍,取得了輝煌的戰果,成為曆史上有名的將軍,終於實現了自己的抱

負。

西點軍校的繁榮除了因為擁有優秀的學員外,還因為有優秀的教授坐陣。在西點軍校的曆史上,曾經出現過許許多多的優秀教師,但是名聲最大的還是號稱\\\"西點三巨頭\\\"的西爾韋納斯·塞耶、丹尼斯·哈特·馬漢和彼德·史密斯·米基。

米基於1838年3月24日生於蘇格蘭的布雷奇林。父親威廉·米基於1843年秋天帶著全家移民來到美國。來到美國後,米基開始在當地的公辦學校讀書,學習非常認真,成績非常優秀。在高中畢業後米基在一個機器廠開始了學徒生涯。然而他並不甘心就這樣過一輩子。

從小就十分向往西點軍校的米基平時對西點和軍事方麵的東西非常感興趣,在當學徒期間,米基得到一個消息說本選區有一個空名額,隻要找到推薦人就有希望去西點軍校學習。米基非常興奮,他請朋友寫了一封推薦信,然後闖到選取國會議員喬治的家裏。

米基到議員家的時候很早,天剛剛亮不久,議員還沒起床。議員家的仆人因此將這個年輕的小夥子趕出了門外,但是米基並沒有退卻,一直就在外麵等著,直到議員出來的時候,他認真而誠懇地向議員提出了自己的請求,希望自己能夠得到議員的提名,推薦他到西點軍校念書。議員在經過慎重考慮和多方打聽之後,終於愉快地同意了這個冒昧的小夥子的要求。米基的願望達成了,就連機器廠給他加工資挽留他都不幹。

西點人常說別人已經放棄,自己還在堅持,別人已經退卻,自己依然向前;隻要擁有信念,哪怕前途依然坎坷,依然看不見光明哪怕自己總是孤獨,堅韌的奮鬥著,挺立著,你總是會達到成功的。

有一位年輕的少女畫家喬安西不幸得了肺炎,生命垂危。醫生告訴他的朋友現在藥物已經沒有作用了。喬安西的信念越堅定,她生存下去的希望就越大。但是喬安西卻把自己的生命和長春藤葉子聯係起來,認為最後一片葉子飄落時,自己也將死去。為了讓喬安西燃起活下去的信心,老畫家貝爾曼在最後一片葉子飄落的夜晚用畫筆在牆上畫上了一片永不凋落的長春藤葉,讓喬安西重新有了活下去的信念,最後活了下去。

小小的一片藤葉,竟然挽救了一個年輕的生命。看來有些不可思議,但是也有道理。喬安西之所以能夠戰勝病魔頑強地活下去,正是因為她有了活下去的堅定信念,也正是這個堅定的信念,幫助她建立起了勇敢地與病魔作鬥爭的勇氣,從而戰勝病魔。生存如此,生活也是如此。在人生中,隻要有了堅定的信念,堅信自己不會失敗,永遠頑強地奮鬥,那麼一定能取得成功。一個人可以被打倒,但是不可以被打敗,隻有有了這種信念,才不會被社會所淘汰,取得人生的成功。所以,堅定的信念是成功的一個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