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這種設想,有關專家有了這樣的解釋:也許地球上在1萬年以前發生過一次引起火山大爆發的強大地震,其猛烈程度超過曆史上所記載的任何一次。地震使厚達96千米的地殼裂開了一個大而深的口子,造成嚴重的火山熔岩噴發。火山噴發不僅噴出滾燙的熔岩,還有大量的火山氣體。根據一些物理的和化學的原理,如果氣體強勁得足以噴到大氣上層,就會冷卻到極低的溫度。氣體劇烈地翻騰著,成螺旋狀朝地球兩極方向運動,逐漸降到大氣溫暖的表麵層,像颶風一樣以驚人的速度衝向地麵。被這股寒風衝擊的地區,就會變得極度寒冷,足以達到速凍猛獁象的—150益的低溫。在這種猝不及防的情況下,正在西伯利亞苔原上吃草的猛獁象突然意外地遇上如此猛烈的寒流,它們的軀體立即凍僵了,血液也變成了冰。幾秒鍾之內,它們便由於低溫而死去,成為堅硬的雕像。隨著時光的流逝,它們逐漸沉入地下,被埋葬起來。
還有一種猜測是,挾帶著寒流的颶風把苔原上的生物,包括猛獁象、老虎等生物突然卷走了,然後它們撞上了一個山坡,便從此和樹木、草地、泥沙封凍在一起。
根據法新社報道,1999年10月22日一些專家從西伯利亞北部的永久凍土中又發掘出一具完整的猛獁象屍體,根據當今的克隆技術,有望使這種1萬年前滅絕的物種死而複生。專家們提出,如果能從這具屍體中提取DNA,他們就可以嚐試克隆猛獁象。這具猛獁象是10月17日被發掘的,發掘後一直完好地保存在冷凍環境中以防分解。
發現這頭猛獁象的是極圈探險隊。探險隊隊長伯納德·布伊格斯描述了勇敢的俄羅斯飛行員如何在燃料不足的情況下爭分奪秒把這具裝在天然“冰棺”內的屍體從250千米以外的發現地運到哈坦加市。探險隊員、荷蘭學者迪克·莫爾在記者招待會上說,這一發現使“夢想成真”。
這頭猛獁象的長牙從凍原中伸出,引起了當地人格納迪·紮爾科夫的注意。為了紀念發現者,這頭猛獁象被以“紮爾科夫”命名。這隻巨獸的頭蓋和大腦由於自然的侵蝕不複存在,但其他部位完好無損。探險隊根據碳—14年代測定法對屍體的毛發和骨骼進行檢測後認為,該猛獁象大約死於2038萬年以前(誤差不超過100年),死時年齡為47歲左右。
這隻猛獁象將被放置在哈坦加一處懸崖下的永久凍土上建造的實驗室裏。
科學家莫爾說,最主要的問題是能否克隆這種動物,使這個1萬年前絕跡的物種得以複活。他認為,利用適當的技術和DNA材料,克隆猛獁象有可能成功。
他說:“這可能需要10年、20年,甚至更長時間。”他說,一種方法是在脊髓、大的骨骼或柔軟的器官中尋找DNA。另一種可能的方法是從這隻公猛獁象的睾丸中提取精子,再使一頭母象人工授精。
“紮爾科夫”帶給人們的並不都是驚喜。探險隊的科學家們擔心,屍體中可能藏有休眠了上萬年的病毒和寄生蟲,這些病毒和寄生蟲一旦接觸到溫暖的環境就可能自我複製。為此,科學家布伊格斯說,實驗室必須密封,研究人員也將從頭到腳裹在保護性服裝裏,而且每次接觸屍體後都要淋浴。
這一被命名為“紮爾科夫”的猛獁象遺體有可能隻是一個巨大發現的開始。布伊格斯說,當地漁民和獵人曾向他透露,這片地區還有其他保存完好的動物遺體。由此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考古和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猛獁象這個1萬年以前的速凍大“牛排”現象不僅會被揭開謎底,而且還有望死而重現的可能。想一想,這是一個多麼激動人心的前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