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殿的主人輕蔑的笑了:“你以為這裏是天堂嗎?這裏本來就是地獄啊!”安於過清閑的生活原來也是這此可怕,原來也是一種地獄!它雖然沒有刀山火海,沒有油鍋,可它能夠腐蝕人的心靈,能夠讓人陷入悲傷的海洋。正如詩人荷馬所說:“太多的休息,本身成了一種病態。”
什麼叫做閑?閑有身閑,有心閑。身閑是身體不忙碌,心閑則是心中無事。閑適本來是一種難得的境界,人生能得閑適的時光,十分不容易。工作之餘,坐在院中一邊欣賞月色,一邊和家人談論著生活瑣事,能讓人忘卻生活中的忙碌,放下心中的名利,自有一番閑適的天地。但是,若人生沒有追求,生活沒有目標,隻過閑逸的日子反而讓人受不了,反而有害。身體無事可做心中追逐名利,萬念難平,那麼這種身閑心不閑的日子也許會生出種種邪念。能做到心閑而身不閑的人並不多,人們大部分追求的都是物欲之樂。許多罪惡都是從玩樂中產生出來的,過度的玩樂,易使人迷失自我。人生如朝露,何妨善用閑暇,使它變成我們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
最好的活法應該是將為生活而忙碌與對生命閑適的追求合二為一,似忙而閑,閑中有忙,閑散無事時,不斷發憤自強,奔波忙碌中,不失閑適雅趣。
絕望是心靈的毒藥
沒有絕望的處境,隻有對處境絕望的人。
一位經商的朋友因為信息不準而賠了個底兒朝天。大家都勸他積蓄力量,以期日後東山再起,可他卻整日借酒澆愁,痛不欲生,絕望到了極點。為了勸他早日從絕望中醒來,我給他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個年輕人,有一天因心情不好,走出家門,漫無目的到處閑逛,不知不覺來到了森林深處。在這裏他聽到了婉轉的鳥鳴,看到了美麗的花草,他的心情漸漸好轉,他徜徉著,感受著生命的美好與幸福。忽然,他的身邊響起了呼呼的風聲,他回頭一看,嚇得魂飛魄散,原來是一頭凶惡的老虎正張牙舞爪地撲過來。他拔腿就跑,跑到一棵大樹下,看到樹下有個大窟窿,一棵粗大的樹藤垂入窟窿裏麵,他幾乎不假思索,抓住樹藤就滑了下去,他想,這裏也許是最安全的,能躲過劫難。
他鬆了口氣,雙手緊緊地抓住樹藤,側耳傾聽外外邊的動靜,並時不時伸出頭去看看。那隻老虎在四周踱來踱去,久久不肯離去。年輕人懸著的心又緊張起來,他不安地抬起頭來,這一看又叫他吃了一驚,一隻堅牙利齒的鬆鼠在不停地咬著樹藤,樹藤雖然粗大,可經得住鬆鼠咬多久呢?他下意識地低頭看洞底,真是不得了!洞底盤著四條大蛇,一齊瞪著眼睛,嘴裏搖卷著長長的芯子。恐懼感從四麵八方襲來,他悲觀透了。爬出去有老虎,跳下去有毒蛇,上不得,也不下得,想這麼不上了不下吧,卻有那隻鬆鼠在咬樹藤,他甚至已經聽到了樹藤被咬之處咯巴咯巴快要斷裂的響聲。
年輕人想:懸掛不動已不可能,樹藤已不讓你懸了;跳下去也絕無生路,那是個死胡同,連逃的地方都沒有;可是外麵呢,有可怕的老虎,但也有鳥鳴,有花香。年輕人想,難道這就是人生的宿命?冥冥之中,他聽到一個聲音在喊:“別怕,跑吧。”於是他不再作多餘的考慮,一把一把向上攀登,他終於爬到了地麵,看到那隻老虎在樹底下閉目養神(是的,苦難也有閉上眼睛的時候),他瞅住這個機會,拔腿狂奔,終於擺脫了老虎,安全回到了家。
記得前幾年熱播的電視劇《渴望》的主題曲中唱道:“生活,是一團麻,也有那解不開的小瘩瘩;生活,是一條路,也有那數不盡的坑坑窪窪……人生的大道不可能永遠是坦途,困難、挫折,甚至是絕境都是再所難免的。絕境並不可怕,隻要人不絕望,隻要心中與困境作鬥爭的勇氣仍在,即使山窮水盡,也會有柳暗花明的時候。
絕望是心靈的毒藥,它會吞噬一個人的意誌,腐蝕一個人的鬥誌。美國將軍哈爾西說:“沒有絕望的處境,隻有對處境絕望的人。”世界上從來沒有什麼真正的“絕境”。無論黑夜多麼漫長,朝陽總會冉冉升起;無論風雪多麼肆虐,春風終會吹綠大地。冬天既然已經來臨,春天還會遠嗎?
缺陷並不一定是遺憾
如果你能夠認識到自己生活在一個有缺陷的世界中,並不斷地追求進步,不斷地克服缺陷,不斷地超越缺陷,那才是真正認識自己的生命價值。
我們常常抱怨自己時運不濟,覺得自己不能脫穎而出。把眼光低下來,看看自己的平庸之處,甚至有缺陷的部分——說不定在那裏,我們也會發現那些一直深藏著而有價值的東西,所以根本沒有必要為自身的缺陷而煩惱。沙裏淘金,你自身的優勢總是會被一點一點挖掘出來的。
無論缺陷是與生俱來的,抑或是後天的不幸造成的,不必心力交瘁地躲躲藏藏,更不必化作泰山壓在心頭。如果說滯留於影子的黑暗會讓人孤立,那麼挽去影子的黑暗往往讓人在陽光下舉步維艱。唯有麵對缺陷,點燃希望,化作縷縷青煙,讓它引導你到達成功的彼岸,那才是缺陷的作用。
卡絲·黛莉頗有音樂天賦,然而她卻長了一口暴牙。第一次上台演出的時候,為了掩飾自己的缺陷,她一直想方設法把上唇向下撇著,好蓋住暴出的門牙,結果她的表情看起來十分好笑。
她下台後一位觀眾對她說:“我看了你的表演,知道你想掩飾什麼。其實這又有什麼呢?暴牙並不可怕,盡管張開你的嘴好了,隻要你自己不以為然,投入地表演,觀眾就會喜歡你。
卡絲·黛莉接受了這個人的建議,不再去想那口牙齒。從那以後,她關心的隻是聽眾,像一切都沒有發生那樣張大了嘴巴盡情歌唱,最後成為了一位非常優秀的歌手。
一口暴牙並沒有給她帶來任何不良影響,相反還成了她形象的一大特色。人們接受甚至喜歡上了她的暴牙,就像喜歡她的歌聲一樣。從某種意義上說,外露的牙齒和她的歌聲一起,才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卡絲·黛莉。
在生活中,很多人對一些缺憾不能正確的理解和認識,反而給以輕視甚至嘲諷,認為殘疾是一種缺憾。2005年央視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21個聾啞演員將舞蹈《千手觀音》演繹得天衣無縫、美輪美奐,震撼了所有觀眾,在中央電視台的元宵晚會上,《千手觀音》被評為“我最喜愛的春節晚會節目歌舞類一等獎”。由無聲世界裏的人們帶來的舞蹈《千手觀音》,引發了長久的讚譽和驚歎。這又說明了什麼,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證明,殘疾並不意味著生活不完美,而殘缺也是一種美。
無論你存在哪種缺陷,無論你是否完美,當你處在人生的低穀,因自己某方麵的缺陷而自卑時,不妨對自己說:“相信自己明天就會有所作為!”因為,殘缺並不是一種遺憾,而是一種耐人尋味的美。你會突破殘缺的障礙,讓你的生命迸發出更強烈的聲響。
如果你能夠認識到自己生活在一個有缺陷的世界中,並不斷地追求進步,不斷地克服缺陷,不斷地超越缺陷,那才是真正認識自己的生命價值。
克服內心那份懦弱
世上沒有任何絕對的事情,懦夫並不注定永遠懦弱,隻要他鼓起勇氣,大膽向困難和逆境宣戰,並付諸行動,便開始成為勇士。
懦弱者常常會品嚐到悲劇的滋味。中國曆史上南唐後主李煜性格懦弱,終於沒能逃脫淪為亡國之君、飲鴆而死的悲慘命運。李煜雖然在詩詞上極有造詣,然而作為一個國君,一個丈夫,他是一個懦夫,是一個失敗者。
美國最偉大的推銷員弗蘭克說:“如果你是懦夫,那你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如果你是勇士,那你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對於膽怯而又猶豫不決的人來說,一切都是不可能的。事實上,總是擔驚受怕的人,就不是一個自由的人,他總是被各種各樣的恐懼、憂慮包圍著,看不到前麵的路,更看不到前方的風景。正如法國著名的文學家蒙田所說:“誰害怕受苦,誰就已經因為害怕而在受苦了。”懦夫怕死,但其實,他早已經不再活著了。
世上沒有任何絕對的事情,懦夫並不注定永遠懦弱,隻要他鼓起勇氣,大膽向困難和逆境宣戰,並付諸行動,便開始成為勇士。正像魯迅所說:“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隻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說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像熒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裏發一點光,不必等待炬火。”
人生在世,最可恨的就是膽小畏縮地過一輩子。可人有時卻生性懦弱,毫無冒險之心,這無疑是不能成功的重要原因。上天既然讓我們降生於世,我們就應當承擔起我們作為人的責任和義務,書寫那個大大的“人”字。
著名的橋梁專家茅以升的家鄉,坐落在古老的秦淮河邊,河上有一座文德橋,每年端午節,河兩岸的人就聚在橋上橋下,觀看龍舟比賽。在茅以升11歲那年,快到端午節了,他每天都跑到秦淮河邊,想象著橋下龍舟飛舞,人聲鼎沸的場景。
可是,端午節那天,他偏偏生病了,母親說什麼也不讓他出門。正在他憋悶得難受的時候,聽到從河岸方向傳來好多人的號哭聲,一會兒,幾個小夥伴大驚失色地跑來:“不好了,看龍舟比賽的人太多了,把文德橋壓塌了,傷了好多人呢。”一場熱鬧的龍舟比賽,成了一場橋塌人亡的災難。
這件事對茅以升刺激很大。他病好後,站在斷橋旁,大聲的向同伴宣布:我長大了,一定要造一座又高又結實的大橋,決不能再發生這種橋塌人亡的事故!然而,除了惹來同伴的一陣哄笑之外,他什麼也沒獲得。但是茅以升並不在意,而是把自己的誓言深深的烙在腦中。
從這天起,茅以升真的琢磨起造橋的事情來。隻要他出門看到橋,總要爬上爬下地看個究竟,不管石橋還是木橋,從橋麵到橋墩、橋樁,都要仔仔細細地琢磨幾遍。特別是當他看到滿載貨物的車輛和匆忙趕路的行人,借助一道道橋梁,跨過水深流急的江河時,更是激動不已。他希望:有一天,自己能親手設計一座大橋,來為人們造福。
茅以升一見到有關橋梁的圖畫和照片,他就珍藏起來。他還將古詩詞和古散文中描繪橋梁的詩句、段落,摘記在本子上,彙集在一起,作為珍貴的資料來保存。
茅以升還懂得,要實現造橋的理想,就要學好各門課程,因此,他學習非常刻苦努力。他為了鍛煉自己的記憶力,經常練習背誦圓周率小數點後麵的位數,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他竟能把圓周率小數點後麵一百位數字一字不差地背誦下來。他還經常到河邊去背誦古詩文,來培養自己的毅力。盡管河邊人聲嘈雜,河邊景色氣象萬千,他也決不受一絲幹擾,專心致誌地學習,如人無人之境。
1917年,茅以升在美國紐約的康奈爾大學取得碩士學位,拒絕了學校的聘請,毅然回國,最後終於實現了為人民造橋的理想。
大家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如果你手上握著一手好牌,你就可以一邊嗑著瓜子,一邊得意洋洋地看著牌桌上另外幾個人愁眉苦臉地盯著自己手中的牌,可往往這個時候,我們輸的可能性就比較大。但是如果你手上握著一手普普通通或許是其差無比的牌,你可能就會充分利用計謀,竭盡所能,將手中的牌發揮出最大的功效。那麼很多時候你就可以成功,而手中握有一手好牌的人可能就是你的手下敗將。
人生最大的幸福不在於拿著一手好牌贏得勝利,而在於能將一把普通的牌打好。如願以償固然令人欣喜,然而在奮鬥的過程中,眼看著自己一步一步離目的地更近,這一點一點聚集起來的喜悅才最為動人。
所有的成功者,都是自我品質提升的結果,而其動力都是心中那股不服輸不認命的信念。信念是一種能激發起大量靈感的神奇力量,是一種促使人們完成偉大事業的力量。信念支撐你走向勝利。信念的力量在於即使身處逆境,也能幫助你揚起前進的風帆;信念的偉大在於即使遭遇不幸,也能召喚你鼓起生活的勇氣。
“我一定行!”這是成功人士的成功宣言,他們或許出自最貧困的家庭,或許有著不為人知的辛酸童年,或許當初也曾有過懦弱的一麵,但最終成功的人都是一群有超然的自信和不服輸的精神並且堅持夢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