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生修煉二:走出自我傷害的死胡同(2 / 3)

知道消息的島上年輕女性,開始競相大吃特吃,不知不覺中,島上幾乎沒有瘦的女性了。島上的食物也被吃得亂七八糟,為預防饑荒而儲存的糧食也幾乎被吃光了。而最後王子所選的新娘,卻是一位不胖不瘦的女性。

王子的理由是:“不胖不瘦的女性,更顯得青春而健康。”

為缺點和自卑感煩惱的人一定要注意這一點:“審美觀是因人而異的。”假設有位女性,也許這個人會認為她是個美女,而另一個人卻認為她不怎麼樣。也就是說,每個人的審美觀並不相同,太看重別人的評價或因為自己一點的缺陷就自卑,不但沒有必要,而且會影響自己正常的生活。

懷有自卑情緒的人,往往遇事總是認為:“我不行”、“這事我幹不了”、“這個工作超過了我的能力範圍”……其實,這是沒有嚐試就給自己下了結論,而實際上,隻要他專注努力,他是能幹好這件事的。

“自卑自賤,默認自己的無能,就是選擇了失敗的道路,他們最擅長的行為手段是逃避現實,責備自己,一事無成將是必然的結局。”這是拿破侖的一句經典名言,值得我們借鑒。

天下之人,千萬不要在自卑自賤中迷失自我了。要知道:隻有了解自己的個性,利用自己的獨特之處,真心真意做自己的人,才是世上最成功的人。

切莫嘮嘮叨叨,煩人煩己

沒有哪個人會欣賞一個喋喋不休的人,也沒有哪個人會尊重愛嘮叨的人的意見。即使是他自己,也一般不會喜歡另一個嘮叨的人,因為嘮叨的人一般隻想到自己發言,而根本不考慮別人的感受。

嘮叨就是不自信的表現。因為他們感到孤獨、感到不滿、感到自己不被人愛不被人讚賞,所以會嘮嘮叨叨說個不停,以給自己安慰或引起他人的注意。而自信的人是永遠不會與嘮叨結緣的。

不信你看,在工作中感到快樂和充實的人很少在家裏嘮叨。這些人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嘮叨,他的注意力集中在工作上,因為在工作中他可以獲得很多的讚賞、獎勵和建議。如果他的同事完不成辦公室雜務的話,他或者花錢請別人來做,或者忽視這些雜務,或者重新找一個願意做這些雜務的同事。無論采取什麼措施,他都會以一種強有力的姿態處理這類事情。

沒有哪個人會欣賞一個喋喋不休的人,也沒有哪個人會尊重愛嘮叨的人的意見。即使是他自己,也一般不會喜歡另一個嘮叨的人,因為嘮叨的人一般隻想到自己發言,而根本不考慮別人的感受。

吳女士結婚一年,每天一下班就忙於回家做飯,可以說一心撲在家裏。可不知為什麼,她與老公的關係越來越緊張,新婚時家庭中的溫馨氣氛也沒有了。為什麼呢?吳女士對此非常苦惱。對此,吳女士的丈夫說:“我工作一天感覺很累,想趕快回家坐在沙發上喝杯茶,忘掉一天工作中煩人的事。沒想到一回家我妻子就嘮叨上了:你總是空手回來,也不順便買點菜,就知道張口吃……本來我就事多心煩,回到家裏本想溫馨的家庭氣氛能驅散我工作中的煩惱,沒想到我妻子的一番嘮叨使我愁上加愁,心情急劇惡化。於是我就和她頂撞起來,造成雙方情緒都不好,這樣的情況一次兩次,我能夠理解她,可我妻子總是這樣嘮嘮叨叨的,一點沒有我理想中的柔情,我對此事也十分苦惱。”

這就是嘮叨女人的悲哀,她們在不知不覺中讓男人抓狂。的確,一個嘮叨的女人,對整個家庭來說都是噩夢。男人回到家裏,便陷入毫無頭緒的抱怨和呻吟中,這時他最想做的,就是衝出家門去。

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愛嘮叨的人對現實總有很多的不滿,他們抱怨收入不高,抱怨孩子的不聽話,抱怨單位不如意,抱怨社會福利少……當然僅僅是抱怨而已,無意或者自覺也無力去改變什麼。和他們在一起,任何人都會沮喪,鬱悶,覺得生活沒樂趣,時間過的太慢。

愛嘮叨的人,憂愁憂鬱時嘮叨;得意得誌也嘮叨,嘮叨是一種自我宣泄、自我慰藉,也是一種心理需要和生理需要。然而,無休無止的嘮叨會把聽者的耐心消耗殆盡,並且累積起一種憎惡。世界各地的人都把嘮叨列在最討厭的事情之首。

尤其是上了一些年歲的女人。青春的流逝讓她們備覺傷感與無奈。同時,在生活工作中力不從心的感覺也讓她們焦躁。偏偏她們的苦惱又得不到別人的理解,比如粗心的丈夫和正處於叛逆期的子女。在這種情況下,她們隻有通過不斷地重複自己的觀點,來吸引人們的注意,直至這種方式成為一種習慣。

如果一群嘮叨的女人聚在一起,天啊,那簡直就是世界末日。每個人都在抱怨,每個人都在詛咒,每個人說話都前言不搭後語。還伴隨著尖叫,狂笑……如果上帝沒有帶著耳塞的話,恐怕他也要跳樓了。

所以我們不得不時時警醒自己,永遠不要做一個嘮叨的女人,因為嘮叨並不能讓你更受關注。如果把嘮叨的時間花在其他有意義的事情上,也許你可以有意外的收獲。

以下是幾種改變嘮叨毛病的建議:

首先,不要重複你的要求。把你的期望講一遍就打住,然後就忘掉它。

其次,培養幽默感。幽默感是好心情的源泉。

第三,盡量采用親切溫和的方式去請求,而不是喊叫。男人都喜歡被人請求,而不是命令。

第四,要以寬容的心態對待生活中的小事,別為小事抓狂。

第五,保持冷靜清醒的頭腦。時刻提醒自己:嘮叨除了讓別人討厭以外,什麼作用也沒有。

最後,千萬記住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請記住,自信的人是不會與嘮叨為伍的,他們總能以飽滿的激情化解生活當中的困境。

冷漠的心牆要拆除

冷漠的心牆不除,人心會因為缺少氧氣而枯萎,人會變得憂鬱、孤寂。愛是醫治心靈創傷的良藥,愛是心靈得以健康生長的沃土。

在當今社會裏,人們每天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鋼筋水凝土築成的獨立空間中,偶爾與外界的溝通也是通過電話、電子郵件來完成。雖然身處鬧市,人們的心卻由一道無形的心牆塵封起來,因為缺少愛的滋潤,心變得越來越冷漠、孤獨,以致扭曲變形。

一位建築大師閱曆豐富,一生傑作無數,但他自感最大的遺憾就是把城市空間分割得支離破碎,而樓房之間的絕對獨立則加速了都市人情的冷漠。大師準備過完65歲壽辰就封筆,而在封筆之作中,他想打破傳統的設計理念,設計一條讓住戶交流和交往的通道,使人們之間不再隔離而充滿大家庭般的歡樂與溫馨。

一位頗具膽識和超前意識的房地產商很讚同他的觀點,出巨資請他設計。圖紙出來後,果然受到業界、媒體和學術界的一致好評。

然而,等大師的傑作變為現實後,市場反應卻非常冷漠,乃至創出了樓市新低。

房地產商急了,急忙進行市場調研。調研結果出來後,讓人大跌眼鏡:人們不肯掏錢買這種房的原因竟然是嫌這樣的設計使鄰裏這間交往多了,不利於處理相互間的關係;在這樣的環境裏活動空間大,孩子們卻不好看管;還有,空間一大,人員複雜,對防盜之類人人擔心的事十分不易防範……

大師沒想到自己的封筆之作會落得如此下場,心中哀痛萬分。他決定從此隱居鄉下,再不出山。臨行前,他感慨地說:“我隻認識圖紙不認識人,是我一生最大的敗筆。”其實這怎麼能怪大師呢,我們可以拆除隔斷空間的磚牆,誰又能拆除人與人之間厚厚的心牆呢?

冷漠的心牆不除,人心會因為缺少氧氣而枯萎,人會變得憂鬱、孤寂。愛是醫治心靈創傷的良藥,愛是心靈得以健康生長的沃土。愛,以和諧為軸心,照射出溫馨、甜美和幸福。愛把寬容、溫暖和幸福帶給了親人、朋友、家庭、社會和人類。無愛的社會太冰冷,無愛的荒原太寂寞。愛能打破冷漠,讓塵封已久的心重新溫暖起來。

在與人交往時,將你的心窗打開,不要吝嗇心中的愛,因為隻有愛人者才會被愛。你會獲得許多關於愛的美麗傳說;當你陷入困境時,你會得到許多充滿愛心的關懷和幫助。

人活在世界上,最重要的不是被愛,而是要有愛人的能力。如果不懂得愛人,又如何能被人所愛呢?朋友,丟掉你的冷漠,打開你塵封的心,釋放心中的愛吧,你的生命會因愛而更精彩。

“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固執要不得

人有時候很糊塗,做荒唐事時根本不知道自己荒唐,也根本聽不進任何善意的忠言,非得撞上了南牆才清醒。

“不撞南牆不回頭”,“不見棺材不掉淚”說的就是這種有些發癡之人。

很多事,其實,即使撞了南牆,也不一定回頭的。因為有“失敗為成功之母”的說法,於是,我們鼓勵自己在失敗中一次又一次的站起來,屢戰屢敗,卻又屢敗屢戰,直到磨光了所有的勇氣。

聽說過一個寓言,是關於鯊魚和魚的:

有人做過實驗,將一隻最凶猛的鯊魚和一群熱帶魚放在同一個池子,然後用強化玻璃隔開。

最初,鯊魚每天不斷衝撞那塊看不到的玻璃,耐何這隻是徒勞,它始終不能過到對麵去。而實驗人員每天都放一些鯽魚在池子裏,所以鯊魚也沒缺少獵物,隻是它仍想到對麵去,想嚐嚐那美味,每天仍是不斷的衝撞那塊玻璃,它試了每個角落,每次都是用盡全力,但每次也總是弄的傷痕累累,有好幾次都渾身破裂出血,持續了好一些日子,每當玻璃一出現裂痕,實驗人員馬上加上一塊更厚的玻璃。

後來,鯊魚不再衝撞那塊玻璃了,對那些斑斕的熱帶魚也不再在意,好像他們隻是牆上會動的壁畫,它開始等著每天固定會出現的鯽魚,然後用他敏捷的本能進行狩獵。實驗到了最後的階段,實驗人員將玻璃取走,但鯊魚卻沒有反應,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區域遊著,它不但對那些熱帶魚視若無睹,甚至於當那些鯽魚逃到那邊去,他就立刻放棄追逐,說什麼也不願再過去,實驗結束了,實驗人員譏笑它是海裏最懦弱的魚。

失戀過的人都知道為什麼,因為它怕痛。這應該也算不撞南牆不回頭的一種了吧,不一定隻是失戀,許多事都是一樣的。隻是,還有一種情況,因為怕痛,所以不再傻傻地撞牆了,可是,又不甘心就此回頭,於是,就這麼停在了原地,日複一日,年複一年!

人有時候很糊塗,做荒唐事時根本不知道自己荒唐,也根本聽不進任何善意的忠言,不撞南牆不回頭。

太清閑本身是一種病態

最好的活法應該是將為生活而忙碌與對生命閑適的追求合而為一,似忙而閑,閑中有忙,閑散無事時,不斷發憤自強,奔波忙碌中,不失閑適雅趣。

生活中經常聽到有人抱怨工作太辛苦,希望自己能有朝一日抓彩票重頭獎,一下子成為百萬富翁,那樣的話就可以整天不愁吃穿,啥也不幹,那該多快樂啊!其實不然,過於清閑未必就能快樂,卻是有可能“太閑生惡業”。

有這樣一則故事:

有一個人死後,在去閻羅殿的路上,遇見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宮殿的主人請求他留下來居住。

這個人說:“我在人世間辛辛苦苦地忙碌了一輩子,我現在隻想吃,隻想睡,我討厭工作。”

宮殿的主人答道:“若是這樣,那麼世界上再也沒有比我這裏更適合你居住的了。我這裏有山珍海味,你想吃什麼就吃什麼,不會有人來阻止你;我這裏有舒服的床鋪,你想睡多久就睡多久,不會有人來打擾你;而且,我保證沒有任何事情需要你做。”

於是,這個人就住了下來。

開始一段日子,這個人吃了睡,睡了吃,感到非常快樂。漸漸地,他覺得有點寂寞和空虛,於是他就去見宮殿的主人,抱怨道:“這種每天吃吃睡睡的日子過久了也沒有意思。我現在是腦滿腸肥,對這種生活已經提不起一點興趣了。你能否為我找一份工作?”

宮殿的主人答道:“對不起,我們這裏從來就不曾有過工作。”

又過了幾個月,這個人實在忍不住了,又去見宮殿的主人:“這種日子我實在受不了。如果你不給我工作,我寧願去下地獄,也不要再住在這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