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過上美滿幸福的生活,希望自己能夠有一個好的未來,受到別人的關注和尊重,其實這一切都很簡單,學會微笑,學會給自己一個好心情。當我們抱怨為什麼自己失敗多於成功的時候,我們不妨反思一下,我們是不是心情差的時候多於心情好的時候。
享受每一個燦爛的今天
用心享受生活每一天吧,你會發現,生命因此變地厚重豐盈,趣味盎然!
很多人,整日忙於工作,忙於家務,忙於照顧家人,似乎每一天都在不停地奔波,他們的口頭禪是“生活好累了,如果有一天閑下來,我一定要去……”他們有著無數享受生活的願望,比如去做一次長途旅行,比如去舒舒服服地休個長假,比如好好跟密友待上幾天,可是這些願望總是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不能實現。
不經意間,季節已悄然轉換。當大雁開始南飛,當空中飄起飛雪,當爆竹再次響起,當柳樹又吐新綠,日子已如白駒過隙。
無可疑問,快節奏的生活已經使得現代人整日步履匆匆,處於忙忙碌碌的狀態。很多人被奔波忙碌打磨得疲憊麻木,漸漸忽略了生活中許多細小的卻是真真切切的快樂。為了給孩子創造好的環境而極少有時間陪孩子聊天的母親,似乎很少想過:孩子純真的笑臉和成長的快樂並不會因此為你停留。為了所謂的事業打拚的女人,功成名就之後,可能會遺憾:勞累的身心不複回到從前?生活中的誘惑無處不在,因此而滋生的欲望沒有窮盡,即便成功了,回首來路,也會發現沿途的風景——作為人生真諦和意義的過程被本末倒置地忽略了。就像王羲之在《蘭亭集序》中所發的感慨:“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生活就是一個過程,她的美麗就展現在過程之中,展現在平平常常的日子裏。隻要用心,就會發現生活之美無處不在:清晨有朝陽的絢爛,黃昏有落日的靜美;春有春的生機,夏有夏的嫵媚,秋有秋的風情,冬有冬的含蓄,四季輪回,美景更換。這些難道不值得我們停下匆匆的腳步欣賞嗎?
風景並非都在遠方,用心體會,一句溫暖的問候,一個理解的眼神,一聲稚嫩的呼喚,一朵綻放的花朵,都會帶給你一份心靈的悸動。
人生是短暫的,我們隻有全身心地享受每一天,才不會有人生易老的悲歎。我們雖然無法延長生命的長度,卻可以拓寬生命的寬度。
用心享受生活每一天吧,你會發現,生命因此變地厚重豐盈,趣味盎然!
能夠在清新的原野上自由地呼吸,能夠在柔和的陽光下快樂地歌唱,心靈的負荷已經卸下,家園的旅程輕鬆而又奔放;白雲是那樣的輕盈潔白,星空是那樣的遼闊美麗,水樣的月光輕輕地搖蕩著小小的船兒,佳人的淺唱低吟融入了悠悠的流水。一切都是神賜的浪漫和溫馨,一切都讓人陶醉!
這不是烏托邦的神話,更不是世外桃源的夢想,所有熱愛生活,並牢牢把握住生命的人,都會享有一個完美無缺的今天。哪怕人生的路途是那麼短暫,哪怕死亡的挑戰和塵世的紛爭叫囂,我們抓住了分分秒秒也算享盡了人間春色。
享受每一天,這是《泰坦尼克號》主人翁傑克的一句名言。在滾滾紅塵的世界,可以做到不為金錢所動不為富貴所移,愛情的牽手完全出於心與心的呼喚,拋開了世俗的偏見,珍惜每一天擁有每一刻,這是真愛的風采啊,是愛情的光輝典範!一旦悲劇降臨了,他們又以愛人的心去拯救別人,以愛人的心去溫暖自己的所愛。
享受每一個燦爛的今天,並不是說要你“及時行樂”,真正的享受具有崇高的意境。奉獻是一種享受,工作是一種享受,愛和被愛也是一種享受,情意的付出和回報更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生命有限,日曆撕了一頁就少一天,而所有的夢想不會從天而降,今天你不去創造,今天你不抓住快樂的繩索,明天你就會遺憾終身。生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隻有人生的理念是否貼近了真愛的區別。如果你把自己的生命和幸福與他人的生命和幸福連在一起,珍愛別人也珍愛自己,你就可以走出無謂的紛爭,實實在在地享受每一天。
“享受每一個燦爛的今天”就是把一天之中經曆過的事情所得到的感受通通記在心裏,因為有些事情可能一生之中隻能經曆一次,或者換句話說,給一個人感受最深的就是做某件事情的第一次,而這一次或者第一次的感覺是最真切的了。所以可以這樣說。每一次感受和每一種感覺都應當會讓一個人感到興奮和喜悅才對。每一個人的生命隻有一次,所以,把握這一次生命中的每一天,才是人生最緊要的事情。
重拾童心,簡單快樂
我們很多人都懷念童年,懷念那一種不再回來的單純,懷念那種純潔。其實,我們流失的是那一顆童心,讓我們重拾它吧,哪怕是偶爾,也會帶給我們快樂,也許,快樂真的就這麼簡單!
傑瑞是個樂天派,不論遇到好事壞事,整天都笑笑嘻的,好像一個孩子一樣,家人說他是個長不大的孩子,整天沒個正形。而他自己則說之所以能每天過得很開心,就是因為自己還是個“孩子”,還有一顆“童心”。
耶穌曾經抱起孩子告誡眾人:“除非你們改變,像孩子一樣,你們絕不能成為天國的子民。因為天國的子民正是像他們這樣的人。”
孩子是快樂的天使,幸福的吉祥物,和他們在一起,你會感到年輕許多。有人說孩子之所以快樂,是因為他們隻知道玩樂,而不用像大人們一樣整天要考慮衣食住行。其實並非完全如此,孩子也有他們的心事,他們要考慮的事也很多,諸如:如何才能取悅家長,如何才能不讓老師發現小秘密,和小朋友到哪去玩等等。他們之所以整天無憂無慮,一則是因為他們考慮事情不像大人那樣複雜,隻能“簡單”從事,許多對於大人來講毫無興趣的事,在他們眼裏卻充滿快樂與幸福。
有位老師曾問他七歲的學生:“你幸福嗎?”
“是的。我很幸福。”她回答道。
“經常都是幸福的嗎?”老師再問道。
“對。我經常都是幸福的。”
“是什麼使你感到如此幸福呢?”老師接著問道。
“是什麼我並不知道,但是,我真的很幸福。”
“一定是什麼事物帶給你幸福的吧!”老師追問道。
“是啊!我告訴你吧,我的夥伴們使我幸福,我喜歡他們。學校使我幸福,我喜歡上學,我喜歡我的老師。還有,我喜歡上教堂,也喜歡學校和其中的老師們。我愛姐姐和弟弟。我也愛爸爸和媽媽,因為爸媽在我生病時關心我。爸媽是愛我的,而且對我很親切。”
在孩子的眼中,一切都是美好的,身邊的一切,小朋友、學校、教堂、爸媽等等都讓她快樂。這是一種單純的幸福,是人們在生活中苦苦追尋的物質滿足無法比擬的。
孩子們快樂,還因為他們對任何事情都拿得起,放得下。和小朋友吵架了,不會和大人一樣,和誰鬧翻了臉,便會老死不相往來,他們很快就會忘掉,不會記仇;挨家長訓斥了,即使是哭了,也會很快就破涕為笑;受到老師批評了,他們也不會老是懷恨在心。他們當哭則哭,當笑則笑,受到表揚,便高興的又蹦又跳,受到批評便掉淚珠,決不會掩飾和做作。
孔子說:“三人行,則必有我師焉。”孔子本人不也曾向孩子請教太陽何時最大嗎?孩子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保持一顆童心,可以讓我們返老還童。人一天天長大,往往會被世界的瑣事煩擾不止,人越是成熟就越是複雜,因此童年時期的快樂是我們應該重新撿拾的。
雖然我們不能再回到童年的那個年齡,但我們可以經常回憶童年趣事,拜訪青少年時期的朋友和同學、老師、母校。如果有機會還要去看一看家鄉、玩耍的舊地,舊事重提,舊友相聚,那樣我們才會重拾童真的快樂,重回童言無忌的開心時刻。
擁有一顆童心,就會像孩子一樣快樂,擁有一顆童心,就會重拾童年時代的幸福。即使我們的年齡一天天變老了,但是我們的心靈卻不能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