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機會成就自己
生活中有多少機遇從我們身邊走過我們卻視而不見?居裏夫人說:“弱者坐待時機,強者製造時機。”
生活中的每時每刻都充滿了機會。你在學校裏的每一堂課是一次改造思想機會;每一次考試是一次檢驗自我的機會;每一篇發表在報紙上的報道是一次自我完善的機會;每一次商業買賣是一次走向成功的機會;每一次人際交往是一次展示你的優雅與禮貌、果斷與勇氣的機會,也是一次表現你誠實品質的機會,同時也是一次結交朋友的機會。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你要利用一切機會,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那麼這個機會所能給予的東西要遠遠大於它本身。
有智慧眼光的人能夠從瑣碎的小事中發掘機會,而目光狹窄的人卻輕易地讓機會像時間一樣從眼前飛走了。有的人在其有生之年處處都在尋找機會。他們就像千裏馬找伯樂一樣,尋找一個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對於有心成功的人而言,每一個他們遇到的人,每一天生活的場景,都是一個機會,都會在他們的知識寶庫裏增添一些有用的知識,都會給他們的個人能力注入新鮮的血液成分。
偉大的成功和不俗的業績,也永遠屬於那些有準備的人們,而不是那些一味等待機會的人們。年輕人更應牢記,良好的機會完全要由自己創造。如果以為個人發展的機會在別的地方,是別的什麼因素,那麼你一定會在機會麵前碰得鼻青臉腫,麵目全非。機會其實包含在你良好素養的培養、學識的積累、不斷的進取之中。
失敗的人喜歡說,自己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天時不時,地利不利,人和不和,因此好位置就隻好讓別人捷足先登,等不到他們去競爭;而有意誌的人決不會找這樣的借口,他們不是在等待機會。而是靠自己苦幹努力去創造機會。他們深知,惟有自己才能給自己創造機會。而一旦有了機會,他們決不放棄磨煉自己、完善自己。正是順著這些階梯,他們才一步步走向理想之巔。
其實,成功是沒有秘訣的,要有的話那就是立即行動起來。天上是不會掉餡餅的。要掉的話,隻有隕石。你隻有行動起來,才會發現異樣的景色,才會發現原來的景色是那樣單調與乏味,也才會發現五彩斑斕的景色其實並不遙遠。
許多人做事都比較縝密,一件事非等籌劃到自己認為萬無一失,才開始行動,剛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尤其是這樣。其實,人算不如天算,所謂的周密計劃往往會使你坐失良機。
其實,不管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的目標,並非都是“生死攸關”的。而事實上,又有多少事壞於拖拉遲疑。許多人一開始行動,步子尚未邁出,就想到消極的一麵,想到失敗,這種恐懼心理削弱了他們的自信,限製了他們的潛能,束縛了他們的手腳,使他們遇事不敢輕舉妄動,從而失去機會,流於平庸。
有這樣一則寓言,老鷹苦口婆心地教小鷹飛行的技巧。可一遍又一遍的解說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小鷹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我是先撲左翅呢,還是右翅?平衡到底怎樣做到?”老鷹頓了頓,說:“先行動起來吧!”
剛踏入社會的人一定經常會說“這樣貿然行事,無法達到最好。”其實,人根本無法達到最好,但通過實際行動就可以做到更好。隻有行動,才會發現自己的不足,彌補不足的經驗,也隻有行動才能使人進步。因此,最踏實的做法就是大膽向前,想做什麼就去做,既而去實現自己所向往的目標,完善自我或完善生活的目標。隻要向著你的目標大膽地行動起來,生活就會走上正軌並使自己創造奇跡。
當然,在行動中去學習,付學費也就不可避免。就像你走路,你總不能怕摔跤而不去學習走路。為此,每個成功人士都敢於嚐試、敢於冒險、敢於做前人未做過的事。其實,嚐試、錯誤,嚐試、錯誤……再嚐試直至成功,這正是學習和進步的惟一途徑。
行動起來,就有了希望,成功沒有捷徑。隻有在行動中嚐試,改變,再嚐試……才會達到成功。有的人成功了,隻因為他比我們行動的更早、犯的錯誤更多、遭受的失敗更多。“沒有行動的地方,就絕對沒有成功。”停止行動之日,便是完全失敗之時。
趕快行動起來吧!行動起來,把握每一個稍縱既逝的機會,人生的成功便由此而鑄就。
在山水中找回自己
山,猶如聖哲,沉穩敦厚;水,猶如豆蔻女子,靈動,聰慧。山水造就了世間生命的美麗。
許多時候,我們被名韁利索困擾著,欲望無處不在地蠶食著我們的生活空間,使得我們失去了許多本真的東西。本真的東西也是美好的東西。我們遊山玩水,在山水中尋找釋然與超脫,在山水中放逐自己,在山水中保鮮內心深處屬於本真的那份情愫。
遠離鋼筋混凝土的城市,與自然進行交流。獨自一人在山上、海邊或寧靜的湖畔呆上一整天,你什麼也不需要做,隻需呆在那兒,感覺這種靜謐。坐下來,或悠閑地散步,全身心地接受你所看、所嗅、所感和所聽到的東西。
有時也不需要專門花錢精心策劃整個旅遊時間。找個周六周日的時間,騎著車子,與幾個好友或妻子兒女一塊到外麵去玩。沿路有花,有草,那該有多美!一路上,可以唱歌,說說笑話,打打鬧鬧,將不愉快的事情和壓力完全拋在腦後。相信你一定會得到無與倫比的樂趣。
“風送水聲來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把自己帶到山林煙雲中的滋養中,微波蕩漾的心情中。寄情山水會帶來輕鬆和愉快,如同佛教裏的禪宗,給人一種頓悟,一種精神享受。
在忙碌中不忘釋放自己
為了更好地工作,為了美好的生活,我們一定要學會忙裏偷閑,有時休息比工作更有效。
現代人興忙,滿世界就聽到一個忙字。社會要發展,人類要進步,忙是自然要忙的。然而這絕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不僅需要工作,也需要休息,不僅需要忙碌,也需要休閑。我們不能無休止地忙,人生如果沒有休閑,就像一幅國畫擠滿了山水而不留一點空隙,缺乏美感。人生沒有悠閑,就不能領悟、體味、享受人生。所以忙碌中要學會偷閑。
泰戈爾在《飛鳥集》中寫道:“休息之隸屬於工作,正如眼瞼之隸屬於眼睛。”不會休息的人就不會工作,隻有休息好了,才能更好地工作,才會有更好的生活。如果一味地、盲目地去忙,連革命的本錢都搞垮了,那人生也就沒有忙的意義了。
人生就像登山,不是為了登山而登山,而著重在於攀登中的觀賞、感受與互動,如果忽略了沿途風光,也就體會不到其中的樂趣。人們最美的理想、最大的希望便是過上幸福生活,而幸福生活是一個過程,不是忙碌一生後才能到達的一個頂點。
古人雲:“一張一弛,乃文武之道。”人生也應該有張有弛,也應該忙中有閑。人生就像條弦,太鬆了,彈不出優美的樂曲,太緊了,容易斷,隻有鬆緊合適,才能奏出舒緩優雅的樂章。
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悠閑與工作並不矛盾。處理好二者的關係,最重要的是能拿得起,放得下。工作時就全身心投入,高效運轉。放鬆時就放鬆,把工作完全放在一邊,去釣魚、去登山、去觀海,想幹啥就幹啥。
其次就是工作休閑應該搭配得當,不能忙時累個半死,閑時又閑得讓人受不了。可以隔三差五地安排一個小節目,比如雨中散步、周末郊遊等。適時的忙裏偷閑,可以讓人適時從煩躁、疲憊中及時擺脫,為了更好地工作而養精蓄銳。
真心真意地熱愛自己
隻有先學會熱愛自己,你才會真正愛這個世界。
熱愛自己是人生的起點。你就一定要學會愛自己,精心經營自己,儲藏自己的精力,關愛自己的健康,嗬護自己的心靈,使自己無論何時何地,遇到何事何物都能淡定從容。
熱愛自己,是源於對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他可以讓我們的生命更為豐滿、更為健全,讓我們的靈魂更為自由、更為豁達,讓我們成為自己精神家園的主人!
隨著年齡的漸長,你就會明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一條法則:在自信、自強之前,先要自愛。在愛別人之前應先學會愛自己,學會尊重自己,學會尊重感情!
熱愛自己,有太多的理由,也有太多的方式,可惜沒有一個課本列出詳細的課程來教人如何愛自己。每當看到那些因愛而傷痕累累的故事時,一種痛惜的心情不禁油然而生。人應該學好這樣一課:在愛別人之前,要先學會愛自己,學會怎樣保護自己,怎樣讓自己活得精彩,不成為別人生活的附庸。
“我很不快樂。”一位年輕人的聲音。“為什麼呢?”“我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做事總做得不夠好。”“你能說說是哪些事嗎?”“比如這星期有門課程的論文我寫了,但擔心自己寫的不好。老師要求課堂上進行答辯,我非常緊張,覺得自己答得一團糟,但是,班上的同學卻覺得我回答得還挺不錯,雖然這樣,但我仍覺得很沮喪。”
生活中,跟這個人一樣,因對自己不滿而陷入痛苦的現象太常見了。每每這時,我們就應該好好反思這樣一個問題:我們懂得愛自己嗎?
26歲的年輕護士汪美琪失戀後變成一個泄了氣的皮球。她說,我是一隻折斷翅膀的醜小鴨,整個世界都把我拋棄了。可是,她忘了,這個失戀的汪美琪是天下獨一無二的汪美琪。如果她學會喜歡自己,愛自己,她就不這麼傻了。
你應該這樣告訴自己:若沒有我,我的自我將變成一紙空文;若沒有我,我的生命將戛然而止;若沒有我,我的世界將變成一片廢墟。盡管在整個宇宙我不過是滄海一粟,但對於我自己,我是我的全部。為此我首先珍重自己,才能得到別人的珍重;我必須善待自己,真心真意地關愛自己,才對得起造物主的恩賜。
美麗的汪美琪終於學會了自省,晚上躺在床上對自己說,我這是怎麼了?為什麼要這樣虐待自己?從前處事幹練的我哪裏去了,為什麼自己就不能走出這段傷情呢?仔細想想,我沒有什麼不對。是他不對,是他玩弄了我的感情。應該難過的是他而不是我。那我究竟是為了什麼呢?經過幾夜的反省,汪美琪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症結:自尊,狹隘的自尊。原來,從小眾星捧月的她從未受過別人的冷漠,她的痛苦歸根結底不是為了失去的那個男人而是為了自己狹隘的自尊。於是她對自己說,現在我明白了,那樣的自尊不能要,它不過是虛榮的幻影,一個堅實的自尊來自於真正的自愛。我愛自己,還有什麼可以自慚形穢的呢。就這樣,否定了自己的虛榮,汪美琪不再痛苦了,她很快走出了失戀的傷情,坦然地接受了真實的自我。
我們仔細想想,一個不懂得愛自己的人,會真正懂得去愛他人、愛這個世界嗎?
從我們兒時起,家庭、學校的教育要求我們學會愛祖國、愛黨、愛人民、愛父母、愛同學、愛朋友……我們逐漸知道,作為一個社會的人,應該學會愛這個世界,甚至包括麵對敵人時,也應該努力用寬厚的愛去感化那冷漠仇恨的心。但我們卻惟獨遺漏了那個最重要的角色——我們自己。
假如,在人生的早期沒有人教我們這一課,那麼,我們現在就要及時為自己補上這一課:學會愛我們自己。
英國作家毛姆說,自尊、自愛是一種美德,是促使一個人不斷向上發展的一種原動力。痛苦與磨難是生命必經的曆程,你隻能靠你自己;最孤獨的時候不會有誰來陪伴你,最傷心的時候也沒有人來嗬護你,隻有你自己;經曆著一些必經的經曆,隻有靠自己;跨越一些生命中必然要遇到的難題和障礙,也隻有你自己。
隻有首先學會熱愛自己,你才會真正懂得愛這個世界。
學會熱愛自己,不是讓我們自我姑息、自我放縱,而是讓我們學會勤於律己和矯正自己。我們擁有的關懷和愛撫隨時都有失去的可能,我們必須學會為自己修枝剪葉、澆水施肥,使自己不會沉淪為一棵枯榮隨風的草。
學會熱愛自己,是讓我們在寂寞難耐、孤獨無助、困苦無援的時候,在必須獨自穿行淒風苦雨的長巷的時候,在沒有人與我們共同承擔人生磨難的時候,學會自己給自己一個堅定的笑容,自己給自己送一朵嬌豔的花,自己給自己一顆柔韌的心靈。
學會熱愛自己,就是要讓自己時刻保持對自我的充分信任,用時不待我的激情去挑戰生活,挑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