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運動調節自己
運動能帶給人青春飛揚的信心,帶給人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的勇氣,因為運動以最直白、最樸素的方式展現了人的積極向上的本質,人也可以在運動中調節自己。
“生命在於運動”已經是一句很古老的話了,我們可以仿造出:“健康在於運動”、“青春在於運動”、“美麗在於運動”……隻因為運動的狀態才是人生最飽滿最自然的狀態,它能帶給人許許多多生命中不可缺少的流光溢彩,帶給人許許多多生命裏最重要的體驗。
素有“運動少女”之稱的孟雪瑩剛開始一直怕運動。雪瑩怕跑不快,怕下水,怕鉛球扔在腳前,小山羊看作大老虎,所以雪瑩成績優秀內心卻羞怯無比,跟人說話容易臉紅,對一切陌生之物心懷恐懼。在雪瑩念大學之後,她心中常有種種目標,卻常感體力不支,要靠比別人更多的睡眠時間來恢複精神。雪瑩羨慕那些從小就有運動素質的人,鄧亞萍、郎平她們在運動場上奮力衝殺的情景讓她激動不已。她羨慕她們渾身用不完的精力。自動雪瑩開始鍛煉後,慢慢地她脫胎換骨了,她變成了一個1.70米的高個子的苗條少女,她擦著因運動而流下的汗水,自豪而又自信,臉上有光彩照人的健康無比的紅潤,像一朵盛開的鮮花一樣。
冬天每天清晨去操場或馬路慢跑,呼吸新鮮芬芳的空氣,一整天都感到精神抖擻。夏天每天去遊泳,水為我們塑造最好的身材。堅持練投籃、練翻滾、練乒乓球,頭腦因此而靈活機敏,目光因此而炯炯有神。總之,運動不僅能給人一個好身材,還能賦予人自信、勇氣與毅力。
令人遺憾的是,在清晨的馬路邊上、公園裏,我們經常可以見到許多中老年人鍛煉身體的場景,卻鮮見年輕人的蹤影,他們甚至振振有詞地說什麼早上不鍛煉身體,睡懶覺是一個人聰明的表現。其實恰恰相反,美國一位博士的最新研究表明,一個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其智商也比較高。
生命在於運動。一天24小時,我們要分配給工作、朋友、家人、娛樂、睡眠等等,不過,我們一定要記得留點時間給運動。
別再猶豫了,快快行動起來,加入健康運動的行列中來,享受青春飛揚的自信吧!
用休閑解放自己
要想突破現況,有更傑出的表現,就不應該把生活都局限在工作裏。因為從休閑中,可以讓我們暫時拋開工作上的問題,讓心靈得以解放,而且保持思維常新,更富創造力。
我們每天總有幹不完的事。但是,你有沒有仔細想過,如果天天為工作疲於奔命,最終這些讓我們焦頭爛額的事情也會超過我們所能承受的極限。尤其是當今社會,生活節奏不斷加快,超負荷的工作給人造成不可避免的疾患。
這時,需要我們換一種心情,輕鬆一下,學會放下工作,試著做一些其他的運動,以偷得片刻休閑,消去心中煩悶。記得有一位網球運動員,每次比賽前別人都去好好睡一覺,然後去練球,他卻一個人去打籃球。人有問他,為什麼你不練網球?他說,打籃球我沒有絲毫壓力,覺得十分愉快。對於他來說,換一種心態,換一種運動方式,就是最好的休閑。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據有關統計,在美國,有一半成年人的死因與壓力有關;企業每年因壓力遭受的損失達1500億美元——員工缺勤及工作心不在焉而導致的效率低下。
在挪威,每年用於職業病治療的費用達國民生產總值的10%。
在英國,每年由於壓力造成8億個勞動日的損失,企業中6‰的缺勤是由與壓力相關的不適引起的。
其實,我們都有時間,並且可以試著改變自己。當你下班趕著回家做家務時,你不妨提前一站下車,花半小時,慢慢步行,到公園裏走走。或者什麼都不做,什麼也不想,就是看看身邊的景色,放鬆一下自己的心情,肯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一個美麗的海灘上,有一位不知從哪裏來的老翁,每天坐在固定的一塊礁石上垂釣。無論運氣怎麼樣,釣多釣少,兩小時的時間一到,便收起釣具,揚長而去。
老人的古怪行動引起了商人的好奇。
商人忍不住問:“當你運氣好的時候,為什麼不一鼓作氣釣上一天?這樣一來,就可以滿載而歸了!”
“釣更多的魚用來幹什麼?”老者平淡地反問。
“可以賣錢呀!”商人覺得老者傻得可愛。
“得了錢用來幹什麼?”老者仍平淡地問。
“你可以買一張網,捕更多的魚,賣更多的錢。”商人迫不及待地說。
“賣更多的錢來幹什麼?”老者還是那副無所謂的神態。
“買一條漁船,出海去,捕更多的魚,再賺更多的錢。”商人認為有必要給老者訂一個規劃。
“賺了錢再幹什麼?”老者仍顯出那副無所謂的樣子。
“組織一支船隊,賺更多的錢。”商人心裏直笑老者的愚鈍不化。
“賺了更多的錢再幹什麼?”老者已準備收竿了。
“開一家遠洋公司,不光捕魚,而且運貨,浩浩蕩蕩地出入世界各大港口,賺更多的錢。”商人眉飛色舞地描述道。
“賺了更多的錢還幹什麼?”老者的口吻已經明顯地帶著嘲弄的意味。
商人被這位老者激怒了,沒想到自己反倒成了被問者。“你不賺錢又幹什麼?”
老人笑了:“我每天釣上兩小時的魚,其餘的時間嘛,我可以看看朝霞,欣賞落日,種種花草蔬菜,會會親戚朋友,優哉遊哉,更多的錢於我何用?”說話間,已打點行裝走了。
老者以一種休閑的心態在海灘上垂釣,觀朝霞,賞日落,這是多麼令人神往的人生境界啊!喧囂的都市,繁忙的工作,到底能給我們帶來些什麼呢?
當然,我們不可能做到像那位老者那樣做到完全的休閑,因為我們有太多的事情,太多的目標要去實現,但是,在承擔來自各方麵的壓力的同時,我們偶爾是否也應該抽些時間,去放鬆一下自己,釋放一下自己的壓力,做到張弛有度不是更好嗎?
心理學家說,擺脫眼前的一切,掙脫例行公事的羈絆,能使你遠離舊有的困境,帶給你新的希望,讓你的心理產生正麵的期待,甚至讓熄滅的熱情重新點燃,也會讓你對自己的認識更深一層。於是,等你返家的時候,你會變得更快樂一些,更健康一些,應付壓力時也更有效率一些。美國心理學家希柯斯博士說:“你去度假的時候,就逃離了日常生活的單調性。把煩惱拋在腦後。即使你所做的,隻是坐在河邊、看著溪水流淌而已,但這還是一種極為可貴的變化,能讓你重新充電。於是,等你回去的時候便會覺得精神更為飽滿,有活力。”
休閑是生命本身的一種自然狀態。休閑無法刻意去創造,而要靠心去感受。工作之餘,偕三五知己一起去公園散步,可以忘情無極,優哉遊哉,不知不覺地墜入了休閑的境界;而有些人雖然一心想休閑,但幾點幾分還有什麼事情要處理的念頭會不時冒出來,揮之不去,他是無論如何也休閑不起來的。
休閑也是一種人文品位。醉中舞劍,隔窗讀雨,無不是情趣欣然。但休閑更是一種生活品位。茶餘飯後,老農躺在院坪的竹椅上,“吧吧”地吸著煙,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做,任微笑照亮滿臉銅釉般的慈祥;信步由足,樵夫和著扁擔的節奏,自由散漫地唱著古老的情歌,你能說這不是休閑?
會休閑的人其實往往都是很出色的人,不僅僅是工作上,更重要的是他們的生活愉快度和幸福感會加倍,因此,心累了,我們為什麼不學會休閑呢?讓心靈在休閑中得以解脫吧!
用書籍陶冶自己
“獨有書可醫胸中俗氣”,人生至樂是讀書,人生至富是讀書,人生至善、至真、至美是讀書。
書能影響人的心靈,而人的心靈和人的氣質又是相通的。
書能教你為人寬厚,心底善良,使你生出純真、熱情的氣質。
書能教你謙虛謹慎,持重內向,使你生出成熟、穩健的氣質。
書能教你自強不息,不畏艱難,使你生出剛毅、堅定的氣質。
書能教你勤於思考,勇於創新,使你生出深沉、進取的氣質。
書,是人類文化遺產的結晶,是人類智慧的倉庫。英國學者培根說過:“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長才。怡情也,最見獨處幽居之時,其博彩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於是,世人甚愛讀書。
讀書的妙用:
1.增加知識
培根曾經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嚴密,物理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學、修辭學使人善辯;凡有學者,皆成性格。”讀書,便能讀懂曆史,明了世界,於是古人語:“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秀才不出門,卻知天下事。”
2.陶冶情操
古人曰,“腹有詩書氣自華”。知識真正成為心靈的一部分,可以顯現出內在的涵養。
3.調整心情
不同的書,看時是不同時間與心情。吃飯的時候,適合看雜誌;白天能擠出時間的時候,適合看小說;晚上獨自一個人的時候,適合看散文、詩和詞。喜歡讀書,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巨大的享受時刻。
在忙碌而焦躁的生活裏,在寂寞的風雨的夜裏,書籍可以給我們的心靈以溫暖和充實。當你遇到煩惱、憂愁和不快的事時,應首先學會自我解脫,去讀一讀或翻一翻你喜歡的書籍和雜誌,分散心思,改變心態,冷靜情緒,減少精神痛苦。
4.尋找高尚的朋友和指引
書可以成為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導師、一個可愛的伴侶和一個優婉的安慰者。雨果曾經說過:“各種蠢事,在每天閱讀好書的情況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樣,漸漸熔化。”
心靈是智慧之根,要用知識去澆灌。隻有這樣,才能在生活中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能有指揮若定的氣度。
合理飲食保健自己
從現在開始,真正尊重自己的身體,善待自己的身體,給它以細致的關愛與嗬護。
身處快節奏的現代社會,很多職業人士背負著沉重的心理壓力,常常在馬不停蹄的生活與工作中迷失自己,無暇顧及飲食營養的補充,導致營養缺乏,身體失調。
因此,從現在開始,我們要真正尊重並善待自己的身體。
我們知道,健康的身體需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充足的睡眠和規律的運動等來培植,可是有誰真正用心去實施這些世人皆知的定律了呢?
從現在開始,我們應該養成嗬護健康的良好習慣,注重這些看起來不足掛齒卻有可能影響你一生健康與美麗的細節。那麼,我們在日常飲食方麵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首先要注意減少脂肪的攝入。一般來說,要控製總熱量的攝入,減少脂肪攝入量,少吃油炸食品,以防超重和肥胖。脂肪的攝入量標準應占總熱能的20%~25%。如果脂肪攝入過多,容易導致活動耐力降低,影響工作效率。
維生素攝入要充足。維生素本身並不產生熱能,但它們是維持生理功能的重要營養成分,特是與腦和神經代謝有關的維生素,如維生素B1、維生素B6等。這些維生素在糙米、麥中含量較豐富,因此日常膳食中糧食不宜太精。另外,抗氧化營養素,如胡蘿卜素、維生素C、維生素E,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各種新鮮蔬菜和水果中其含量尤為豐富。
注意補充氨基酸。職業人士的工作特點是用腦,因此營養腦神經的氨基酸供給要充足。腦組織中的遊離氨基酸含量以穀氨酸為最高,其次是天門冬氨酸等。豆類、芝麻等含穀氨酸及天門冬氨酸較豐富,應適當多吃。
注意均衡營養。腦和肌體的正常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攝入食物的質量。營養不平衡可能成為職業人士某些疾病的誘因,對大腦的活動能力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應注意營養和膳食平衡,戒除煙、酒等不良嗜好,加強體育鍛煉,使自己有充沛的精力和健康的身體勝任工作,更好地享受生活。
另外,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需要補充不同種類的營養。在不同的年齡加強特定的營養,能起到增加能量、提高生育質量、增強免疫力、緩解更年期症狀等不同功效。所以,為了保持身體健康,你應該根據你的營養目標來調節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