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優點》reference_book_ids\":[6926436050361437198,7116814441982757925,6959122722664287246,6941314273947683871,7270457990711348282,7267090248515980344,7257355077101292598]}]},\"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情緒能成就一個人,或者毀滅一個人。

情緒會相互傳染,壞情緒會讓人失控。

積極又不失鎮定,是最好的情緒。

有些人更需要控製自己的情緒,

相比而言,溫和友善的人更具有影響力。

◎情緒:成就你,或者毀滅你

如果無法控製自己的情緒,就會因為不時的情緒衝動受害。

——《人性的優點》

情緒是人們對事物的一種最淺、最直觀、最不用腦筋的情感反應。它往往隻從維護情感主體的自尊和利益出發,不對事物做複雜、深遠和智謀的考慮。本來情感離智謀就已很遠了,作為情感最表麵部分的情緒,更是最浮躁的部分,因此以情緒做事,是沒有理智可言的。

然而在工作、生活、待人接物中,經常依從情緒擺布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他們頭腦一發熱,情緒上來了,什麼蠢事都做得出來。比如,因一句無甚利害的談話,便可能與人打鬥,甚至拚命;又如,別人給一點假仁假義,就心腸頓軟,大犯根本性的錯誤……如此之類因情緒的浮躁、不理智而犯的過錯,大到失國失天下,小到誤人誤己誤事,真是不勝枚舉。事後冷靜下來,當事人也會感到其實可以不必那樣,完全是因為一時的情緒躁動和亢奮,蒙蔽了心智所為。

如果一個人無法控製自己的情緒,那他終將會為此付出代價。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第104裝甲旅旅長阿薩夫.亞古裏與英國軍隊第二步兵師先頭部隊遭遇時,因三次進攻均未成功,便惱羞成怒,孤注一擲把剩餘的八十五輛坦克全部投入戰場,結果中計慘敗,使八十五輛坦克在三分鍾內毀於一旦。

做人不能太情緒化。不善於駕馭情感不僅傷身傷心,還會使人遠離真理,甚至成為別人操縱的對象。另外,聰明人如果不善於駕馭自己的情感,處在情感失控的情形下,往往比普通人更危險。正如美國先哲愛默生所言:“聰明人比庸人更懂得避免禍事;但在衝動的時候,聰明人吃的虧比庸人更大。”不會衝動的人是死人,一個隻會衝動的人是蠢人,一個能駕馭自己的情感,做到盡量不衝動做事的人是真正聰明的人。所以,你要想學會真正掌控自己,就要學習運用理智的原則駕馭情感、控製情緒。

能否理智地駕馭自己的情感,是一個人是否走向心智成熟的重要標誌。感情用事者不僅會遠離成功,還會因為自己的不成熟給別人帶去傷害、給自己招來禍端。

能否理智地駕馭自己的情感,還是區分強者與弱者的方法之一。真正的弱者不在於戰勝不了別人,而在於戰勝不了自己。他們或多或少地充當著情感的奴隸,受著情感的驅使,缺少克製自己的勇氣和信心。真正的強者都是駕馭情感的高手,他們控製情感衝動和內心欲望的過程也正是戰勝自我、超越自我的過程,生活中的強者正是指他們。

情緒成就一切。如果憤怒之時,你能冰釋掉心中的火焰;消沉之時,你能尋回奮鬥的力量;無聊之時,你能夠將時間用於有意義的忙碌;空虛之時,你能夠充實自我;懦弱之時,你能夠找回信心,揚帆起程……那麼,這些不良情緒將永遠不能攪擾你,生活的韁繩也永遠緊握在你手中。

一般心性敏感、頭腦簡單的年輕人,易受情緒支配,頭腦容易發熱。問問你自己,你愛頭腦發熱嗎?你愛情緒衝動嗎?檢查一下你自己曾經因此做過哪些錯事、犯傻的事,以警示自己。

如果你正在努力控製情緒的話,可準備一張圖表,寫下你每天體驗並且控製情緒的次數,這種方法可使你了解情緒發作的頻繁性和力量。一旦你發現刺激情緒的因素時,便可采取行動除掉這些因素,或把它們找出來充分利用。

◎情緒會相互傳染

人們都喜歡與開朗樂觀的人在一起,別讓自己成為大家討厭的“哭喪臉”。

——《成功交際法則》

心理學上有一個“踢貓效應”,說的是:一個父親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評,回到家就把沙發上跳來跳去的孩子臭罵了一頓。孩子心裏窩火,狠狠地去踢身邊打滾的貓。貓逃到街上時,正好一輛卡車開過來,司機趕緊避讓,卻把路邊的孩子撞傷了。這個心理學效應描繪的是一種典型的壞情緒的傳染。人的不滿情緒和糟糕的心情一般會隨著社會關係鏈條依次傳遞,由地位高的傳向地位低的,由強者傳向弱者,無處發泄的最弱小者便成了最終的犧牲品。其實,這也是一種心理疾病的傳染。

如果把這個效應中的老板、父親、孩子、貓、司機都看成是一個人的不同狀態,那麼我們就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壞情緒就是這樣不斷地傳染、累積的,而且程度越來越深。一些人之所以最後被壞情緒侵襲,就是因為他們將上一次的壞情緒一直傳染給下一次的自己,讓自己的心態一直處於失衡狀態,整個人都被壞情緒包圍著,就像掉進醋缸裏的蘿卜,總在裏麵泡著,不酸都難。

一個人的情緒並不光是他自己的事,它既會形成一個小氣候影響他人,也會受他人情緒的影響,因此,情緒也是—種生產力。

1930年是美國經濟最蕭條的一年。當時美國國內80%的旅館都倒閉了,希爾頓旅館也欠了很多債務。作為老板的希爾頓把員工召集在一起說:“為了將來能有雲開日出的一天,我請各位萬萬不可把愁雲掛在臉上,給顧客的應該是永遠的微笑。”

就是用這種“微笑的精神”,希爾頓旅館笑到了最後。

當美國經濟複蘇後,希爾頓旅館率先紅火起來,這時希爾頓又對他的員工說:“隻有一流的設備而沒有一流的微笑,就如同花園裏沒有陽光。我寧願住雖有殘舊的地毯卻處處有微笑的旅館,也不願住進隻有一流設備而見不到微笑的地方。”

如今,希爾頓集團的資產已經發展到數十億美元,名聲顯赫於全球旅館業。困難時期的微笑竟成了如今產業發展的動力和物質財富!

美國心理學家加利.斯梅爾的長期研究發現:原本心情舒暢、開朗的人,若同一個整天愁眉苦臉、抑鬱難解的人相處,不久也會變得情緒沮喪起來;一個人的敏感性和同情心越強,越容易感染上壞情緒,且這種傳染過程是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的。

一個情緒並不低落的學生如果和另一個情緒低落的學生同住一間宿舍,這個學生的情緒往往也會低落起來。

在家庭中,某人如情緒低落,他們的配偶也容易出現情緒問題。

美國另一位心理學教授的研究證明,隻要二十分鍾,一個人就可以受到他人低落情緒的傳染。在社會交往中,如果你喜歡和同情某個人,你就特別容易受到那個人的情緒影響。

那麼,對於控製不住自己而在家庭、職場中經常發泄不良情緒,製造情緒汙染的人,應該如何診治這種危害人際關係的“病毒”呢?

最重要的是要讓自己學會快樂,將消極情緒的汙染源變為積極情緒的傳播源。然而有人說了,現實中就是有那麼多不如意的事,你讓我怎麼高興起來?

曾有個由一對心理醫生夫婦開辦的心理谘詢所,天天門庭若市,預約號常常排到了幾個月之後。他們夫婦受人歡迎的原因很簡單,他們就是讓每一位上門的谘詢者經常操練一門功課:尋找微笑的理由。

比如,在電梯門將要合攏時,有人按住按鈕為了讓你趕到;

收到一封遠方朋友的來信;

有人稱讚你的新發型;

雨夜回家時,發現門外那盞壞了很久的路燈今天亮了;

清潔工在離你幾步遠的地方停下掃帚,而沒有讓你奔跑著躲避灰塵……

生活中的任何細節,都可以作為微笑的理由,因為這是生活送給你的禮物。那些按這對心理醫生夫婦要求去做的人發現,幾乎每天都能輕而易舉地找到十來個微笑的理由。時間長了,夫妻間的感情裂痕開始彌合,與上司或同事的緊張關係趨向緩和,日子過得不如意的人也會憧憬起明天新的太陽。總之,他們作出的“尋找微笑的理由”的努力,都有了意想不到的回報。

總之,情緒是會傳染的,對你自己的情緒負責,也就是對別人的情緒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