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當一個成功者,就必須積極地努力,不懈地奮鬥。成功者從來不拖延,也不會等到“有朝一日”再去行動,而是今天就動手去幹。成功者一遇到問題就馬上動手去解決。他們不花費時間去發愁,因為發愁不能解決問題,隻會不斷地增加憂慮。當成功者開始集中力量行動時,立刻就興致勃勃、幹勁十足地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你遇見過那種喜歡說“假若……我已經……”的人嗎?有些人總是喋喋不休地大說特說他以前錯過了什麼雲山霧雨的成功機會,或者正在“打算”將來幹什麼渺渺茫茫或是驚天動地的事業。

失敗者總是考慮他的那些“假若如何如何”,所以總是因故拖延,總是順利不起來。

不要等待“時來運轉”,也不要由於等不到而覺得惱火和委屈,要養成行動的習慣,凡事掌握其根源,必定會得到非常大的收獲和成效,不管你現在要做什麼事,請立刻行動吧。

◎列出你的行動計劃

我要采取行動,我要采取行動……從今以後,我要一遍又一遍、時刻都要重複這句話,一直到這句話成為我的呼吸一樣。

——《快樂的人生》

下麵是心理谘詢專家為拖延時間者開出的一係列處方,供你選用,相信會給你帶來奇異的效果,那麼,就從現在開始,不再拖延,趕緊列出自己的行動計劃吧。

不要把拖延看成是一種無所謂的耽擱。一個企業家可以因為沒能及時做出關鍵性的決定而遭到失敗。有時候,由於做妻子的懶得及時地洗碗鋪床,也會造成一樁婚姻的瓦解。延誤了看病的時間,會給人的生命帶來無可挽回的影響。拖拖拉拉這個壞習慣不是無傷大局的,它是個能使你的抱負落空、破壞你的幸福,甚至奪去你生命的惡棍。

找出使你倍感苦惱的、習慣拖延的一個具體方麵,然後去征服它。突破拖拉作風對你生活某一個方麵的束縛,一種得到解脫和成功的感覺將會幫助你在其他方麵去戰勝它。

為自己規定一個期限。但你不要暗地裏規定一個期限,這樣很容易被人忽視。要讓其他人都知道你的期限,並且期望你能如期完成。

不要避重就輕。避重就輕是人的天性,但到頭來隻會導致問題銖積寸累,難上加難。

不要因為追求十全十美而裹足不前。有些人對采取行動望而卻步,因為他們害怕自己幹得也許不那麼完美無缺。

讓自己把握眼前的五分鍾,並努力切實地生活。先不要考慮各種長期的計劃,應爭取充分利用眼前的五分鍾做自己要做的事情,不要一再推遲可以給你帶來愉快的那些活動。

現在就去做你一直在推遲的事情,比如寫封信、實施你的寫作計劃。在采取實際行動之後,你會發現,拖延時間真的毫無必要,因為你很可能會喜歡自己一再拖延的這項工作。在實際工作中,你會逐步打消自己的各種顧慮。

問問自己:“倘若我做了自己一直拖延至今的事情,最糟糕的結果會是什麼呢?”結果往往是微不足道的,因而你完全可以積極地去做這件事。認真分析一下自己的畏懼心理,你會懂得維持這種心理毫無道理。

給自己安排出固定的時間,如周一晚上十點至十點十五分專門做曾被拖延的事情。你會發現隻要在這十五分鍾內專心致誌地工作,你往往可以做完許多拖延下來的事情。

要珍愛自己,不要為將要做的事情憂心忡忡。不要因拖延時間而憂慮,要知道,珍愛自己的人是不會在精神上這樣折磨自己的。

認真審視你的現時,找出你目前回避的各種事情,並且從現在起逐步消除自己對真正生活的畏懼心理。拖延時間意味著在現實生活中為將來的事情而憂慮。如果你把將來的事情轉變為現實,這種憂慮心理必然會消失。

節食、戒煙、戒酒——從現在開始!你現在就可以放下這本書,馬上做一個俯臥撐,以此開始自己的鍛煉計劃。你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從現在開始!立即采取行動!妨礙你采取行動的完全是你自己,因為你以前不相信自己的力量,做出了一些錯誤選擇。你看,這多麼簡單——隻要去做就行了!

以後當你覺得無聊的時候,積極利用自己的大腦。比如,在單調無聊的會議上主動提出一些問題扭轉沉悶氣氛,或者利用大腦做些有趣的事情;比如作首詩,要不就努力死記一大串數字,以增強自己的記憶力。下決心再不產生厭倦情緒。

當別人對你品頭評足時,問問他:“你以為我現在需要別人評論嗎?”而當你意識到自己議論別人時,問問你身邊的人,他是否願意聽你的評論;如果他願意聽,可以再問問他為什麼。這樣做會有助於你從一個評論家轉變為實幹家。

認真審視一下自己的生活。假設你今生今世還有六個月的時間,你還會做自己目前所做的事情嗎?如果不會的話,你最好盡快調整自己的生活,現在就去做你最緊迫、最需要做的事情。為什麼?因為相對而言,你的時間是很有限的。在時間的長河中,三十年和六個月是相差不多的。你的全部生命隻不過是短暫的一瞬間,因而在任何方麵拖延時間都毫無道理。

鼓起勇氣去幹一兩件你一直回避的事情:一個勇敢的行動可以消除各種恐懼心理。不要再強迫自己“幹好”,因為“幹”本身才是關鍵所在。

晚上睡覺之前,努力排除一切疲勞的感覺。不要以疲勞或疾病為借口拖延任何事情。你會發現,當疲勞或疾病失去其意義時,也就是說當它們不能成為你推遲工作的理由時,導致拖延的因素會“奇跡般”消失。

不要再使用“希望”、“但願”、“或許”等詞,因為這些詞會促使你拖延時間。每當你發覺自己的話裏又出現這幾個詞時,就應該改變自己的話。例如,你應該:

將“我希望事情會得到解決”改為“我要努力解決這件事”;

將“但願我心情會好一些”改為“我要做些事情,保持心情愉快”;

將“或許問題不大”改為“我要保證沒有問題”。

每天都記錄下你所發出的抱怨和議論。做這種記錄可以達到兩個目的:一方麵,你可以意識到自己在生活中的評論行為,即你是怎樣評論的,評論了多少次,評論的是什麼人、什麼事;另一方麵,做這種記錄是件令人頭疼的事,這也會促使你平時不要再亂作評論和抱怨。如果你所拖延的事情涉及其他人(例如搬遷、夫妻生活或調換工作),你應該與這些人商量一下,聽聽他們的意見。要敢於擺出自己的各種顧慮,這樣將有助於你認識到自己的拖延是否完全是出於主觀原因。在知心朋友的幫助下,你們可以共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久,你就會完全驅散因拖延時間而產生的憂慮。

與家庭成員製定一項協議,明確提出你想做而一直拖延的事情:一同打場球,出去吃頓飯。

你要是希望改變客觀世界,就不要怨天尤人,而要做些實際工作。不要總是因拖延時間而憂心忡忡,並為此而陷入惰性,應該努力消除這一令人討厭的誤區,爭取投身於現實生活!做實幹家,而不是希望家、幻想家或評論家。

◎斯邁爾斯的忠告

空談無濟於事,成功隻垂青於那些立即行動的人。

——《快樂的人生》

成功學家塞繆爾.斯邁爾斯說:“想做的事情,馬上動手!不要拖延。”這是斯邁爾斯的成功經驗,他的這種經驗,同樣適用於任何人。

如何做到“想做的事,立即去做”?這就需要你養成從小事做起的習慣,當這種習慣深紮於你的內心之後,你就會達到“水到渠成”的境界。

斯邁爾斯曾向他的學生談起他的成功之道,他說:“我發現,如果我要完成一件事情,我得立刻動手去做,空談無濟於事!”斯邁爾斯的這句話放之四海而皆準。

很顯然,要能馬上行動,就要克服一種許多人常有的拖延習慣。

拖延是一種習慣,行動也是一種習慣,不好的習慣要用好的習慣來代替。

仔細思考一下,拖延的事情遲早要做,為什麼要推後再做?立即做完以後可以休息,而現在休息,也許往後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想一想,在日常生活當中,有哪些事情是你最喜歡拖延的?現在就下定決心,將它改善。

從最簡單的事情開始,當你可以激發自己的行動力的時候,你會非常有衝勁,會非常想去完成一件事情。

拖延是行動的死敵,也是成功的死敵。拖延使我們所有的美好理想變成真正的幻想,拖延令我們丟失今天而永遠生活在對“明天”的等待之中,拖延的惡性循環使我們養成懶惰的習性、猶豫矛盾的心態,這樣自己就成為一個永遠隻知抱怨歎息的落伍者、失敗者、潦倒者。成功學創始人拿破侖.希爾說:“生活如同一盤棋,你的對手是時間,假如你行動前猶豫不決,或拖延地行動,你將因時間過長而痛失這盤棋,你的對手是不容許你猶豫不決的!”拖延是這樣可惡,然而卻又這樣普遍,原因在哪裏?

成功素質不足、自信不足、心態消極、目標不明確、計劃不具體、策略方法不夠多、知識不足、過於追求十全十美,這些都是原因。

停止拖延,斯邁爾斯提示,立即去提高自己的成功素質,缺什麼,補什麼。

以下是斯邁爾斯對克服拖延、立即行動的對策探討:

做個主動的人。要勇於實踐,做個真正在做事的人;不要做個不做事的人。

不要等到萬事俱備以後才去做,永遠沒有絕對完美的事。將來一定有困難,一旦發生,就立刻解決。

創意本身不能帶來成功,隻有付諸實施時創意才有價值。

用行動來克服恐懼,同時增強你的自信。怕什麼就去做什麼,你的恐懼自然會立刻消失。

自己推動你的精神,不要坐等精神來推動你去做事。主動一點,自然會精神百倍。

時時想到“現在”、“明天”、“下星期”、“將來”之類的句子跟“永遠不可能做到”意義相同,要變成“我現在就去做”的那種人。

立刻開始工作。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無謂的準備工作上,要立刻開始行動才好。

態度要主動積極,做一個改革者。要自告奮勇去改善現狀;要自動承擔義務工作,向大家證明你有成功的能力與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