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從細節著手,不斷通過細節的完善,最終實現事情的成功。我們不妨將一項事業的成功看成是一個個細節的有機組合。我們的細節其實就是一項項小的事業,我們沒有理由不注重它們。
6 閃光點在細節中體現
人們敬重能關注細節的人,人們也是從細節中來看一個人的品質和精神。當我們關注細節的時候,我們就容易得到別人的認可;而當我們漠視細節的時候,我們發現一切都困難重重。有的人或許認為人應該專注於做大事,不應該注重細節。事實上,任何一件大事都是由細節組成的,不注重細節,大事也就沒有成功的可能。
恰科年輕的時候,到一家很有名的銀行去求職。他找到董事長,請求能被雇用,然而沒說幾句話就被拒絕了。當他沮喪地走出董事長辦公室寬敞的大門時,發現大門前的地麵上有一個圖釘。他彎腰把圖釘拾了起來,以免圖釘傷害別人。
第二天,恰科出乎意料之外地接到銀行錄用他的通知書。原來,就在他彎腰拾圖釘的時候,被董事長看到了。董事長見微知著,認為如此精細小心、不因善小而不為的人,非常適合在銀行工作,於是改變主意錄用了他。
果然不出所料,恰科在銀行裏樣樣工作都幹得非常出色。後來恰科成為法國的銀行大王。阿基勃特的成長與恰科有相似之處,也是因小事而引起大老板的關注。
阿基勃特年輕的時候,隻是美國標準石油公司的一個小職員。他不在乎人微言輕,隻要出差在外住旅館,總是在自己簽名的下麵,寫上“每桶4美元的標準石油”的字樣,在書信和收據上也從不例外。隻要有他的簽名,就一定寫上那幾個字。因此,他被同事們戲稱為“每桶4美元”,久而久之,他的真名反而沒有人叫了。
公司董事長洛克菲勒得知了這個情況後,很有感慨地說:“竟有如此努力地宣揚公司聲譽的職員,我一定要見見他。”於是,洛克菲勤邀請阿基勃特共進晚餐。後來,洛克菲勒卸任,阿基勃特便成了美國標準石油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長。
我們關注細節,別人是看得見的。我們通過細節上的精益求精,最終也將贏得別人的尊重。要學會在細節上下足功夫,通過細節上的功夫,最終取得整體的成功。
7 一步到位的做事方式
有這麼一則故事:李楊從日本回來,想投資開一個日式料理店,他讓朋友王飛幫他選擇地點。他們跑遍了整個城市,看了無數的房子,最後李楊從中挑選出十個,把它們在位置、環境、布局等方麵的優劣列成清單,反複比較,從中優選出三個,然後把這三個店的位置、環境、布局及服務內容等方麵列成一個更為詳細的調查表,委托一家信息谘詢公司做市場調查,根據調查回饋,最後確定其中一個,接下來開始裝修。李楊又請來裝修公司,詳細地講述自己的意圖,對方耐心地聽著,王飛也在一旁聽著。開始還為他的認真感動,到後來就有些不耐煩了,認為李楊也真是太詳細了,不僅店內所有的空間包括門廳、廚房、衛生間裏的每一個角落都不放過,而且,店外遠至百米的路段也做了精心布置,簡直精細到極點。王飛看著李楊,突然感覺有些陌生,原來挺豪爽大氣的一個人,幾年不見,怎麼竟變得婆婆媽媽,心細如針?店終於按照李楊的要求裝修好了,進到裏邊,給人的第一感覺是舒服,第二感覺還是舒服,你能想到的他全想到了,你沒想到的他也想到了,可李楊還不放心,讓王飛和其他朋友幫他挑毛病,看看還有什麼沒想到的地方。王飛看著李楊,越發覺得他陌生了,從選店到裝修,不僅多跑了許多路,多花了許多錢,更重要的是,花了許多時間,如果換成自己,現在早營業賺錢了,可他還在這兒挑毛病。王飛說:“挺好的,趕快開業吧,早開一天早收入一天。”
李楊看著王飛說:“正式開業還要等一個星期,從明天開始,我請你帶朋友來吃飯,全部免費,但有一條,每吃一次,至少要提一條意見。”“為什麼?”“因為在日本,不能讓客人等候超過五分鍾,不能讓他有任何不滿意的地方,現在開業,我沒有把握,所以我付費請谘詢公司替我找最挑剔的顧客來,如果你方便也請你來,多挑毛病,拜托了。”“你也太認真了,這是在中國,不用這樣,要我說,先開業,發現問題再說,現改也來得及。”“不,我不能拿顧客做試驗,在日本,我做過調查,開業最初十天進店的顧客,基本上就是你店裏長期的顧客,如果你在這十天留不住顧客,你就得關門。”
“為什麼?”王飛有些不解,“一個新開的店,有點不足是難免的。客人也會諒解的,下次改正就行了。”“不,在日本,沒有下次,隻給你一次機會。我剛到日本和日本人初交往時,覺得他們很傻,你說什麼他都信,你如果想騙他其實很容易,但是他隻給你騙一次,以後他永遠不會和你來往。在日本,隻要是你本人的原因犯錯,你就得走,你不能說:對不起,這次我錯了,給我機會,我保證下次改。沒有下次,隻給你一次機會。”王飛看著李楊,突然明白了為什麼這些天來,他如此認真,如此精細,這間在自己看來沒什麼了不起的料理店,在李楊看來,僅次於他的生命,因為他深深知道,這既是他的第一家店,也是他最後一家店,成敗隻此一次,沒有再一,更無再二。
其實很多時候,如果存了下次再來的心思,那麼這次你就不可能全部投入,不會認真地關注每一個細節,那麼失敗的幾率很大。一步到位地做好每一個細節,是一種絕對認真的做事方式。
8 成功和失敗的差距就在細節中
某雜誌刊載了這樣一則故事:
有一個老商人,他在一個小市鎮裏做了幾年的地產生意,到後來竟完全失敗了。當債主跑來討債時,他正在緊皺眉,思索他失敗的原因。
“我為什麼會失敗呢?”他說,“我對主顧不是很客氣嗎?”
“你完全可以再從頭幹一下,”債主說,“你看你不是還有不少財產嗎?”
“什麼?從頭開始?”
“是啊!你應該開出一張資產負債表來,好好地清算一下,然後從頭做起。”
“你的意思是說我得把所有的資產和負債都詳細清算一番,寫成一張表格嗎?我得把我的門麵、地板、桌椅、茶幾、書架都重新洗刷油漆一番,弄成新開張的樣子嗎?”
“是啊!”
“這些事我早在15年前就想動手去做了,但後來因為我沉溺在參觀拳擊競賽中,至今還不曾動手。現在我知道我幾年來失敗到如此地步的原因了!”
尤其是在大城市裏做生意,更要把一切事情、一切物品都弄得有條有理。美國信托行業公會的會長曾經說過:“根據我幾年來和一般大公司交往所得的經驗,他們的老板隨時都能獲得有關公司營業的報告,能對整個公司的情形了如指掌,一定不會失敗。”
無論你是在大城市裏或城鎮裏經營生意,你都應該把物資管理得清潔整齊,把賬目記得清清楚楚——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那些把什麼事物都弄得亂七八糟的人,終有一天要跌倒的。
有不少商家,往往把貨物堆積得七倒八歪,沒有良好的管理。偶爾來個主顧要買某件物品時,店員就要翻來覆去地耽誤半天功夫才能找到。
有許多青年也是一樣,他們生來有一種古怪脾氣,任何事情都隻隨隨便便搪塞一下了事,從不想到應該怎樣做得更好。他們脫下衣裳解下領帶就隨手東丟西拋。遇到他們不得不放下手中的事情,跑開一趟時,就不管事情已經做到哪裏,立刻順手拋開,等著回來後繼續再做。這種青年一旦踏入社會,幹起事業來,一定把自己的四周弄成一團糟,對於任何事也一定抱著“搪塞主義”。
有些人常常對自己的失敗想不出所以然來。其實他麵前的那張寫字台已經把其中的緣故老老實實地告訴他了:台麵上東一堆亂紙,西一堆信劄;抽屜裏好像塞滿了棉花一般;書架上報紙、文件、信紙、原稿、便條都雜七雜八地塞得水泄不通。我們身邊的一切用具和陳設都是揭發我們習氣最忠實的證人。我們的行動、談吐、態度、舉止、眼睛、衣服、裝飾等也都在老實而毫不客氣地告發我們是一個怎樣的人。它們把你自己也莫名其妙的失敗原因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把你自己也不知其所以然的窮困理由,也原原本本地告訴了你。
永遠不要忽視細節,也許成功和失敗的差別就在其中。
9 謹慎對待每件小事情
父子倆一同穿越沙漠。在經曆了漫長的跋涉之後,他們都疲憊不堪,幹渴難忍,每邁出一步都異常艱難。這時父親看到黃沙中有一枚馬蹄鐵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那是沙漠先驅者的遺留品。
父親對兒子說,撿起它吧,會有用的。兒子抬起失神的眼睛,看了看一望無際的沙漠——有什麼用呢?兒子搖搖頭。於是,父親什麼也沒說,隻是彎腰拾起了馬蹄鐵,繼續前行。終於他們到達了一座城堡,父親用馬蹄鐵換了200顆酸葡萄。當他們再次跋涉在沙漠中遭遇幹渴時,父子倆吃上了酸葡萄。
一件你不屑一顧的小事或許就是你的機遇。哪怕是一件小事,我們也應該用心地去做。行為本身並不能說明自身的性質,而是取決於我們行動時的精神狀態。工作是否單調乏味,往往取決於我們做它時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