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康熙鎮靜自若,麵不改色,泰然地放下手中的茶杯,拿起一把團扇一邊輕搖一邊哈哈大笑起來。他對侍衛們說:“刀不離身,是咱們滿族人的老習慣,習武練功是祖宗的告誡。輔政大臣染病在身,尚不忘聖訓,這乃是大清的洪福,實在可嘉可獎!”
聽了皇上的一番話,鼇拜長舒了一口氣,頓時放下心來。康熙問過鼇拜“病情”,要他好生將養,待病稍愈就到宮中賞看禦花園中新近開放的絕好的牡丹,也好散散心。鱉拜忙不迭地謝主隆恩。
康熙也不多留,旋即還宮。
路上,康熙命小太監馬上去宣索額圖等幾位大臣到宮中與皇上下棋。等康熙回宮時,幾位大臣都已經在午門之外等候了。其實,弈棋隻是掩人耳目而已,“醉翁之意不在酒”,讓幾位親信大臣進宮商討擒拿鼇拜的辦法才是康熙的真正目的,和大臣們磋商之後,康熙胸有成竹地開始了下一步的行動。
幾天過去,風平浪靜。鼇拜得知禦花園中牡丹開得正豔,因此一接到皇上聖旨,便興致勃勃地趕去了。他大搖大擺地入午門,過太和殿,直奔禦花園的時候,猛抬頭看見康熙皇帝正在一大群太監的簇擁下等著他。
鼇拜上前叩見。還沒等他起身,康熙即厲聲嗬斥,當場宣布鼇拜的罪行。康熙的嚴詞猶如五雷灌頂,把鼇拜搞得暈頭轉向。
鼇拜惱羞成怒,從地上跳將起來,大打出手,揮拳直向康熙撲去。這時十多名武士身段的少年聞聲而出,急步上前,將鱉拜圍住,哪裏容他竄到皇上跟前。鼇拜根本沒有將這些少年當回事兒,凶神惡煞般地掄拳踢腳,打將起來。
其實這十幾名少年非同一般,他們都經過了康熙的嚴格挑選和訓練。這些少年以練習滿族人的摔跤武術——“布庫戲”為主,兼練十八般武藝。由於他們時常出入禁內陪皇上習武,所以召他們進宮迎擊鼇拜,不會走漏風聲,引起懷疑。這正是康熙的精細過人之處。鼇拜雖曾被稱為“滿清第一勇士”,武功高強,但畢竟年邁,幾個回合下來,便被打翻在地捆綁起來。昔日盛氣淩人的鼇拜,如今像爛泥一堆軟癱在地。
鼇拜被擒之後,康熙命令嚴加審訊,查明了他的十三條主要罪狀,逮捕處決了他的死黨,將鼇拜革職拘禁,永不敘用。以鱉拜為首的勢力終於從政治舞台上被鏟除下去。
在這以後的時間裏,康熙以叱吒風雲的膽略和氣魄平定了三藩叛亂,統一了台灣,堅決反擊了沙皇俄國的侵略,消滅了噶爾丹叛國集團,並且陸續實施了不少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政策,成為封建時代一位有雄才大略和遠見卓識的政治家。康熙的一係列成功和偉業,應當說是從他智擒鼇拜的勝利開始的。這場鬥爭表現了康熙的機智。這一年,他才十六歲。
當你麵臨困難或陷入絕境的時候,一定要冷靜地控製自己,在忍耐中求生存,尋轉機,在忍耐中取勝。
可以想象,康熙對鼇拜的忍耐是何等不易!不忍耐,鼇拜不可能暴露出謀位的野心;不忍耐,康熙很難從鼇拜的府上脫身。而這種忍耐,恰恰就是康熙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