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嵐是清朝乾隆年間的大學士,由於他才思敏捷,學識過人,所以在他三十一歲那年,便被選入翰林院。
其實,紀曉嵐出名,還在於他那出口不凡的驚人之語。
有一次,王翰林太夫人做壽,宴會上張燈結彩,冠蓋如雲。賓客到齊後,主人請紀曉嵐撰寫祝詞,當場朗誦。紀曉嵐愉快地答應了。他不用筆墨書寫,即席朗誦道:
這個婆娘不是人,
此句一出,語驚四座。
這時,堂上老夫人臉上“刷”地落下一層寒霜,但總算強忍怒氣沒有發作。大家麵麵相覷,深覺紀曉嵐太失禮了,不該在大庭廣眾之中傷害人。尤其主人王翰林,更不知如何是好。
在這非常尷尬的節骨眼上,紀曉嵐又從容地說出第二句:
九天仙女下凡塵。
滿場轟然一聲,交口稱讚。
紀曉嵐在大家鬧哄哄的時候,提高嗓門念出轉句:
生個兒子去做賊,
這下可好,滿堂賓客,猶如一塘鳴蛙,忽有一石投下,立即啞然無聲,主人僵在那兒傻了眼,感到十分難堪。幾十雙眼睛都集中在了紀曉嵐身上,隻見他掃視全場一周,吊足了大家的胃口,才慢吞吞地道出結句:
偷得仙桃獻母親。
紀曉嵐的話音剛落,全場爆出一陣歡笑,皆大歡喜!
在人類文學語言的寶庫中,懸念是一種能達到扣人心弦、妙趣橫生效果的常用手段。它能以不俗的手法、恰當的比喻,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紀曉嵐正是嫻熟地運用了這一技巧,從而達到了出人意料、渲染氣氛的強烈效果。所以人們說,懸念是語言智慧中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