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有人可以限製你嗎(3 / 3)

台灣傳奇人物王永慶,15歲小學畢業後被迫輟學,在台灣南部一家米店當小工。他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工作卑微而敷衍了事,而是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手上的每一件事。除完成送米工作外,他悄悄觀察老板怎樣經營,學習做生意的本領,因為他總想:假如我也能有一家米店……

第二年,王永慶請父親幫他借了200元台幣,以此做本錢,在自己家鄉嘉義開了家小米店。王永慶踏實認真的做事風格又一次得到了體現。小店剛開始經營時困難重重,因為附近的居民都有固定的米店供應,王永慶隻好一家一家登門送貨,好不容易才爭取到幾家住戶同意用他的米。他知道,如果服務質量比不上別人,自己的米店就要關門。於是,他特別在“勤”字上下工夫,甚至趴在地上把米裏的雜物一粒粒揀幹淨。

為了多爭取一個用戶,他還會深夜冒雨把米送到用戶家中。他的服務態度很快贏得了眾多用戶,業務逐漸開展起來了。

不久,王永慶又開設了一個小碾米廠,由於他處處留心,經營水平日漸高超。再加上他勤快能幹,每天工作十六七個小時,克勤克儉,業務範圍逐漸拓寬。此後,又開辦了一家製磚廠。

發跡的王永慶成為了台灣傳奇式的人物。他成功的原因之一,正是王永慶本人常常提及的“一勤天下無難事”的道理。王永慶有一次在美國華盛頓企業學院演講時,談到了他一生的坎坷經曆。他說:“先天環境的好壞,並不足為奇,成功的關鍵完全在於一己之努力。”

成功讚歎那些勤奮的人,不管你正處於“蘑菇”時期,還是你做的工作很單調很瑣碎,你都應該認真做好每件事情,加速自己的成長。如果你是有誌於工作的人,每天都應該問一問自己:“我勤奮了嗎?”

勤奮敬業的精神是走向成功最為堅實的基礎,與之相反,懶惰則是成功的天敵。無法想像一個總是投機取巧的人能夠獲得怎樣的成功?一個整日偷懶的人如何找到出頭之日!

年輕的約翰·沃納梅克每天都要徒步4公裏到費城,在那裏的一家書店裏打工,每周的報酬是1美元25美分,但他勤奮刻苦的精神讓人感動。後來,他又轉到一家製衣店工作,每周多加了25美分的工資。從這樣的一個起點開始,他勤奮刻苦地工作,不斷地向上攀登,最終成為了美國最大的商人之一。1889年,他被哈裏森總統任命為郵政總局局長。

幸福需要勤奮去營造,成功需要刻苦的工作。即使你天資一般,隻要勤奮工作,就能彌補自身的缺陷,終究成為一名成功者。

據說,古羅馬人有兩座聖殿:一座是勤奮的聖殿;另一座是榮譽的聖殿。他們在安排座位時有一個秩序,就是人們必須經過前者,才能達到後者。它們的寓意是,勤奮是通往榮譽的必經之路。那些試圖繞過勤奮,尋找榮譽的人,勢必會擋在榮譽的大門之外。

勤奮是檢驗成功的試金石。如果你對自己未來的工作充滿夢想,如果你想讓你的工作使自己富有一生,請勤奮工作,從現在開始。

職場行走指南

【勤奮改變一切】

1.勤勞一日,可得一夜安眠;2.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眠;3.一勤天下無難事,勤能補人之拙,奮能讓人上進;4.勤奮意味著付出,更意味著收獲和成功。

56.平凡的工作不平凡

平凡是生命的常態,我們要甘於平凡。在現實社會中,像愛因斯坦這樣的非凡者,畢竟是幾個世紀才出一個。做大事的人畢竟是少數,多數人從事的是平凡的工作。而社會的基礎正是無數平凡人的平凡勞動。更何況就算是大事,比如開鑿海底隧道、發射宇宙飛船、建造地下高鐵等宏偉大計,也是千百萬人的具體勞動所凝聚的。如果人人都不屑於去做平凡的事情,或對自己平凡的工作不盡心盡職,普天之下,就沒有“大事”可言了。

平凡的人好比是機器上的螺絲釘,雖然不是其中的關鍵零件,但是少了他們是萬萬不行的。正是因為有了千千萬萬這樣的平凡的“螺絲釘”,社會才得以不斷向前進步和發展。機遇對每個人都是平等的,看你是否去尋找,是否能在平凡的事情中作出不平凡的成績來。一切不平凡的成績都出於平凡,把每件平凡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不平凡。

有些人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成為不平凡的人,但更多的人卻始終平凡。在人生舞台上,不可能人人都躋身於“名人”的行列。如果做不成“紅花”,就甘當一片“綠葉”;如果做不成“名家”,就不妨做一根“火柴”,點亮一片黑暗;如果長不成“參天大樹”,就努力做一株“小草”,傾力染綠一方土地……壯麗的人類史篇是由少數偉人和無數“綠葉”、“火柴”、“小草”們相輝映而成的。

杜魯門當選為美國總統不久,有一位客人前來拜訪他的母親,客人笑著說:“有哈裏這樣的兒子,你一定感到十分驕傲吧。”杜魯門的母親讚同地說:“是這樣,不過,我還有一個兒子也同樣使我感到驕傲,他現在正在地裏挖土豆呢。”杜魯門的母親實在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她的心是公正、公平、無私的,在她的眼中,當總統的兒子和挖土豆的兒子都讓她感到驕傲。的確如此,總統和農夫都值得驕傲,隻是職業分工有所不同而已。

生活原本也是如此。所謂春蘭秋菊,各有千秋;紅花綠葉,各有其妙。“英豪偉人”應該重視,“平凡的大眾”也不能忽略。隻要不平庸,平凡和偉大一樣令人自豪。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學一學杜魯門的母親,無論世間的每一個人身居何職何位,都能平等視之,沒有貴賤之分,沒有世俗的功名利祿所在。

我們要甘於平凡。甘於平凡,就是甘於不為人所知,不問名不問利,踏實、勤懇、愉快地投入到平凡的工作中去,爭取作出不平凡的業績。偉大固然可敬,但平凡也必不可少;平凡雖然不惹眼,卻有著無窮的力量;平凡並不可恥,我們不能拒絕平凡。

王順友是木裏藏族自治縣郵政局的一個普通的苗族郵遞員。一個20年來每年都有330天以上獨自行走在郵路上的郵遞員;一個在雪域高原跋涉了26萬公裏、相當於走了21趟二萬五千裏長征、繞地球赤道6圈的普通的平凡的人。

王順友最能感動世人之處,恰恰在於他的平凡本色——他是一個真正與普通群眾“零距離”的模範。

他既不是領導幹部,又不是博士專家,甚至連一個村子、一個生產班組的“帶頭人”都不是。他的工作沒有太高的技術含量,隻是翻山越嶺去送信,但一送就認認真真地送了20年。

與那些放棄國外高薪禮聘毅然回國的人不同,王順友接父親的班後,當上了鄉郵遞員並得到一份穩定收入,除此之外,他並沒有更多的改善自己經濟條件的人生機遇。

王順友坦言:“我幹的是苦差,掙的是苦錢。”麵對人生艱辛,他別無選擇,但他敢於麵對、勇於負責。為保護郵包,他曾與劫匪橫刀對峙,曾縱身跳入洪水急流。

這些在別人看來的英雄行為,在王順友眼裏,隻不過是一個老實的人在做的分內事。

王順友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而是一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但是,正是在這種平凡中我們看到了偉大。珍惜每一次是我們在平凡人生中可以做到的。做到了這樣的每一次,我們的平凡就有了體積和力量,有了自身的光彩和韌性。

做人不要小看平凡。越是平凡的地方越真實,越是平凡的人越誠實,越是平凡的事情越能幹出不平凡的業績。

職場行走指南

【什麼人不能被提拔】

1.不誠實正直的人;2.注意力集中在別人“弱點”上的人;3.對“誰是正確的”比“什麼是正確的”更在意的人;4.將才智看得比品德更重要的人;5.害怕手下強過自己的人。

57.可以平凡,絕不平庸

“平凡”與“平庸”兩詞僅一字之差。在現實生活中,不少人將它們通用,比如形容一個人:他很平凡或他很平庸,意思相近,幾乎代表了同一個意思,但相近不代表相同,它們的差別在哪裏呢?簡而言之,所謂“平凡”,就是平常,不稀奇;所謂“平庸”,就是尋常,無作為!

由上可知,“平凡”與“平庸”雖然一字之差,但實際意義卻大相徑庭!有人曾以螺絲釘作喻,形象地表達出兩者的不同——平凡的人就像是普通的螺絲釘,需要他的地方,他總能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而平庸的人則像是廢棄的螺絲釘,並沒有多少作為。所以,我們的人生可以是平凡的,但絕不能是平庸的。

平凡的人總是隨處可見:保潔員、工人、農民、教師……他們是平凡的,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奉獻自己,創造出了許多的不平凡!因為有那些平凡的保潔員,我們的城市才得以維持整潔和美麗;因為有那些平凡的建築工人,才有一幢幢豪華氣派的高樓大廈;因為有那些平凡的農民,我們才不用擔心溫飽問題;因為有那些平凡的教師,才有今天的國家棟梁、桃李芬芳。這些都是平凡的人們在平凡的崗位中創造的,所以,我們說平凡並不代表沒用,更何況,許多的不平凡的人也正是從平凡中一路走來!

不平凡的平凡人實在是太多了,當然,平庸的人也一樣充斥在生活的角角落落!

平庸的人往往會瞧不上平凡的人,平庸的人往往整日無所事事,平庸的人還有自吹自擂的嗜好。有一些外表華麗,內心卻很冷漠的人,他們內心鄙夷掃大街的保潔員,輕視那些淘廢品的拾荒者,也瞧不起衣著樸素的農民,他們還會向那些不小心撞到他們的人投去憎惡的眼神,甚至對其進行言語侮辱……這些人不懂得什麼叫謙虛,不懂得什麼叫忍讓,更不懂得什麼叫內涵,是不折不扣的平庸之人。

李平在機關上班,一天,他就調動工作一事征求朋友的意見。原來的工作單位是國家的一個部級單位,他的專業是法律,現在的職務是正處長。近期以來,他們單位在進行一係列的改革,他的工作業務一下子減少好多,變得日益清閑起來。這時,有兩家他們原來的下屬企業都向他發出了邀請,有意讓他去主持一個部門的工作。

李平很猶豫:一是自己現在是處級,在現在的單位老實地幹下去,退休前混個局級應該說沒有多大問題,如果到一個新單位會怎麼樣?二是這麼多年在機關,到企業後能否適應?三是如果動的話,應該去哪一家企業?

朋友告訴他:“既然現在無事可做,在此處再待下去就是養老。從機關到企業是有個適應的過程,現在才30多歲就沒有勇氣去做了,那麼以後更不會有這樣的勇氣。”朋友接著說:“做什麼都有風險,可是我們30多歲,正是人生的黃金時期,這時候什麼都不做才是最大的風險。具體去哪家,你比我了解情況,你自己做決定。”這件事情的結局是,李平沒有聽進朋友的意見,仍然待在原來的單位。

在我們有限的生命中,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會有風險,但是,如果什麼都不做,安於平庸混日子,那才是最大的風險。

平凡的人,往往會在平凡中找準自己的位子,並默默地付出,因為他們追求一種充實的人生。而平庸的人,往往會迷失自己的前進方向,然後隨波逐流,任自己的心靈因現實的陰霾而變得渾濁不堪。所以,我們要堅決拒絕平庸,特別是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現代社會裏,更要把握好人生的舵,找對自己的位置,即使位置是平凡的,也不要陷入平庸!

2009年7月的《雲南信息報》上曾刊登過一篇題為《雲南一公務員拒絕碌碌無為,重溫創業激情》的文章。

時下流行考公務員,可偏偏有一位不滿28歲的小夥子,狠心辭去幹了5年的公務員職位,攜同妻女來昆(明)闖蕩,要想自己創業當老板。小夥子名叫許單,生於1981年。中專畢業後分配到某鄉鎮林業局工作,每天上班2個小時左右,每月薪水2000元左右,一晃5年過去了。回憶起這5年,許單印象最深的是生活的單調和逝去的激情。

“如果人生就這麼一天天浪費下去……”許單說,他認為這不是自己要的生活。許單在學生時代就很有幹勁,自己開過飯館、賣過電腦。眼下,距離年少的那種意氣風發已經越來越遙遠。猶豫了1個月之後,他在眾人的惋惜聲中辭掉那個所謂的“鐵飯碗”,帶著妻女登上了來昆的火車。

“我要創業。”辭職之前,許單醞釀已久,準備加盟一家全國連鎖的小吃店。來昆第二天,他便開始尋找起店鋪來,可是這個“尋找”的過程讓他倍感艱辛。一張最新版昆明地圖是他僅有的助手。短短10天,許單從他目前的居住地關上出發,憑借著他那雙腿走過昆明的大街小巷。他每發現一個出租的店鋪,就用筆大致地標記下地理位置,並前去探聽轉讓費及人流量情況。10天來他早出晚歸,每天7時起床,快淩晨才上床睡覺,走破了一雙厚襪子,但仍然沒有找到合適的鋪麵。

“也不是一無所獲,還是將昆明熟悉了一遍。”許單自我安慰地笑笑。他表示,創業第一炮還未打響,他將繼續努力,爭取在1個月內找到合適的店鋪,在3個月內新店開張。“年輕人累點沒關係,就怕百無聊賴。”許單說。

成功的人絕對不會以平庸的表現自滿。日本直銷天王中島薰說過:“我向來認為自己最大的敵人就是自滿,一次新的成功永遠隻是一個新的起點,而不是終點。”百萬富翁想當千萬富翁,千萬富翁想當億萬富翁,億萬富翁想角逐《財富》排行榜。成功是一種思維習慣,更是一種行為習慣。一個成功的人不斷地追求成功,所以他才與平庸絕緣,才更成功。

職場行走指南

【賺錢靠的是錢以外的本事】

1.第一是做人的能力,特別是做人的姿態,要將自己的姿態放低;2.第二是價值觀,價值觀是判斷是非善惡的簡單標準;3.第三是毅力和耐心,時間能考驗堅持的力量;4.第四種是你對未來的看法,要看別人看不見的地方,算那些算不清的賬,做別人不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