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有人可以限製你嗎(2 / 3)

全場11個考生嘩然,驚愕地盯著倒茶的老頭。那老頭笑了:“很好!你第一個被錄取了。”

現實中,有不少人喜歡談成功的經驗,而不樂意談失敗的教訓,因為談起成功麵上有光,而說到教訓總感到臉上慚愧。其實,教訓大可不必諱言,它與成功經驗同等重要,都是把工作做好的推動力,都應引起我們的重視。

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善待教訓,無疑是智者的選擇。大而言之,社會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無不是人們在經曆過一次次失敗與挫折之後吸取教訓的結果;小而言之,對一個能夠正確麵對成敗的人來說,教訓一樣可以催人奮進,激勵自己去不斷拚搏進取,使事業愈發有成。相反,不會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的人,迎接他的將是再一次的失敗。

我們常講“失敗乃成功之母”,其實,教訓也可以說是經驗之“母”。成功固有經驗可以總結,失敗也有教訓可以吸取。教訓是對挫折與失敗的理性思考,它告訴我們的是“不該”。

吸取教訓,更加理性地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從中尋找出帶有普遍性的規律和特點,可以使我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更加準確深刻。教訓既可以給遭遇挫折的人留下避免再次失敗的路標,同時又可為他人留下前車之鑒。古今中外,有識之士無不從自己或他人的教訓之中,尋找良方,避免重複的失誤,從而獲得成功。從這個意義上講,失敗無疑是一筆可貴的財富。

當你遇到挫折時,切勿浪費時間去算你遭受了多少損失。相反,你應該算算你從挫折當中,可以得到多少收獲和資產。你將會發現你所得到的,會比你所失去的要多。

職場行走指南

【你為什麼會失敗】

1.在自己目標麵前,任何雜音都可以置之不理,你越糾纏,就會在泥潭中越陷越深;2.你不應該戀戰,一分鍾都不要停留,隻管繼續上路;3.實際上一個人隻要不被自己打倒,誰也不可能打倒他;4.那些倒下的人,99%敗在了自己的情緒和心態上,怨不得任何人。

53.方法總比問題多

美國總統羅斯福說:“克服困難的辦法就是找辦法,而且,隻要去找,就一定有辦法。”

比爾·蓋茨曾說:“一個出色的員工,應該懂得:要想讓客戶再度選擇你的商品,就應該去尋找一個讓客戶再度接受你的理由,任何產品遇到了你善於思索的大腦,都肯定能有辦法讓它和微軟的視窗一樣行銷天下的。”

洛克菲勒也曾經一再地告誡他的職員:“請你們不要忘了思索,就像不要忘了吃飯一樣。”

在工作中,如果我們遇到了難題,就應該堅持這樣的原則:找方法,而不是找借口。成功者找方法,失敗者找借口。方法總比困難多,隻要努力去找,解決困難的方法總是有的,而這些方法一定會讓你有所收益。

美國福特汽車公司是美國最早、最大的汽車公司之一。1956年,該公司推出了一款新車。這款汽車式樣功能都很好,價錢也不貴,但是很奇怪,竟然銷路平平,和當初設想的完全相反。公司的經理們急得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但絞盡腦汁也找不到讓產品暢銷的辦法。這時,在福特汽車銷售量居全國末位的費城地區,一位畢業不久的大學生,對這款新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就是艾柯卡。

艾柯卡當時是福特汽車公司的一位見習工程師,本來與汽車的銷售毫無關係。但是,公司老總因為這款新車滯銷而著急的神情,卻深深地印在他的腦海裏。他開始琢磨:我能不能想辦法讓這款汽車暢銷起來?終於有一天,他靈光一閃,於是徑直來到經理辦公室,向經理提出了一個創意,在報上登廣告,內容為:“花56美元買一輛56型福特。”

這個創意的具體做法是:誰想買一輛1956年生產的福特汽車,隻需先付20%的貨款,餘下部分可按每月付56美元的辦法逐步付清。

他的建議得到了采納。結果,這一辦法十分靈驗,“花56美元買一輛56型福特”的廣告人人皆知。“花56美元買一輛56型福特”的做法,不但打消了很多人對車價的顧慮,還給人創造了“每個月才花56美元,實在是太合算了”的印象。

奇跡就在這樣一句簡單的廣告詞中產生了:短短3個月,該款汽車在費城地區的銷售量,就從原來的末位一躍而為全國的冠軍。

這位年輕工程師的才能很快受到賞識,總部將他調到華盛頓,並委任他為地區經理。

後來,艾柯卡不斷地根據公司的發展趨勢,推出了一係列富有創意的舉措,最終坐上了福特公司總裁的寶座。

如同禾苗的茁壯成長必須有種子發芽一樣,艾柯卡之所以成功,得到老板青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勇於挑戰難題。在複雜的職場中,正是秉持這一原則,艾柯卡不斷力爭上遊,才得以成功。

生命是自己的,想活得積極而有意義,就要勇敢麵對問題,向高難度的工作挑戰,這是對自己生命的提升,也是讓人生價值最大化的一個快捷途徑。在工作中主動找方法解決問題並能找到辦法解決問題的員工,總能在關鍵時刻抓住機會脫穎而出。

楊先生是浙江溫州人,十多年前,他的一位遠方親戚在歐洲開飯店,邀請他過去幫忙。沒料到,他到歐洲不久,親戚就突然患病去世了,飯店很快也垮了。

楊先生不想回國,就在當地找了份工作。幾年後,他到了一家中等規模的保健品廠工作。公司的產品不錯,但知名度卻很有限。

他從推銷員幹起,一直做到主管。一次他坐飛機出差,不料卻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劫機。度過了驚心動魄的十個小時之後,在各界的努力下,問題終於解決了,他可以回家了。就在要走出機艙的一瞬間,他突然想到在電影中經常看到的情景:當被劫機的人從機艙走出來時,總會有不少記者前來采訪。

何不利用這個機會,宣傳一下自己的公司形象呢?於是,他立即做了一個在那種情況下誰都沒想到的舉動:從箱子裏找出一張大紙,在上麵濃描重抹了一行大字:“我是公司的推銷主管,我和公司的保健品牌安然無恙,非常感謝搶救我們的人!”

他打著這樣的牌子一出機艙,立即就被電視台的鏡頭捕捉住了。他立刻成了這次劫機事件的明星,很多家新聞媒體都對他進行了采訪報道。

等他回到公司的時候,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帶著所有的中層主管,都站在門口夾道歡迎他。原來,他在機場別出心裁的舉動,使得公司和產品的名字幾乎在一瞬間家喻戶曉了。公司的電話都快打爆了,客戶的訂單更是一個接一個。董事長動情地說:“沒想到你在那樣的情況下,首先想到的竟然是公司和產品。毫無疑問,你是最優秀的推銷主管!”

董事長當場宣讀了對他的任命書:主管營銷和公關的副總經理。之後,公司還獎勵了他一筆豐厚的獎金。

能夠適應複雜化的工作並在這種變化中生存,是企業考核一名員工的關鍵因素之一。工作中,習慣逃避問題的人麵對越來越多元和複雜的工作內容,常常表現得束手無策,而那些勇於麵對問題的人,不僅能夠很好地適應複雜的工作,還能夠在壓力下做出積極反應,甚至還能在壓力中得到激勵。有一個著名的企業家說:“職員必須停止把問題推給別人,應該學會運用自己的意誌力和責任感,著手行動,處理這些問題,讓自己真正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來。”如果一名員工能夠很好地適應工作的複雜性,並勇於麵對工作中的種種問題,成功的機會就會大大增加。

職場行走指南

【問題就是機會】

1.公司的問題,是我們晉升的機會;2.客戶的問題,是我們銷售的機會;3.自己的問題,是我們成長的機會;4.同事的問題,是我們建立人脈的機會;5.老板的問題,是我們贏得信任的機會;6.競爭對手的問題,是我們變強的機會!

54.問題到此為止

美國總統杜魯門上任後,在自己的辦公桌上擺了個牌子,上麵寫著“Book of stop here”,意即“問題到此為止”,就是讓自己負起責任來,不要把問題丟給別人。由此可見,責任在這位總統的心中占據著多麼重要的位置。

一個負責任的員工富有開拓和創新精神,他絕不會在沒有努力的情況下,就為自己找借口推卸責任。他會想盡一切辦法完成公司交給的任務,讓“問題到此為止”。條件再困難,他也會創造條件;希望再渺茫,他也能找出許多方法去解決。

美國一家公司在韓國訂購了一批價格昂貴的玻璃杯,為此美國公司專門派了一位官員來監督生產。來到韓國以後,他發現,這家玻璃廠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質量都是世界第一流的,生產的產品幾乎完美無缺,他很滿意,就沒有刻意去挑剔什麼,因為韓方自己的要求比美方還要嚴格。

一天,他無意當中來到生產車間,發現工人正從生產線上挑出一部分杯子放在旁邊。他上去仔細看了一下,沒有發現兩種杯子有什麼差別,就奇怪地問:“挑出來的杯子是幹什麼用的?”

“那是不合格的次品。”工人一邊工作一邊回答。“這難道不是質檢部門的事嗎?”“是,但我們必須讓問題到此為止。”“可是我並沒有發現這些杯子有什麼問題啊?”

“你仔細看,這裏多了一個小的氣泡,這說明杯子在製造的過程中漏進了空氣。”

“可是那並不影響使用啊?”

工人很自然地回答:“我們既然工作,就不能將有問題的產品送出去。任何的缺點,哪怕是質檢未檢查出來,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不允許的。”

“那麼這些次品一般能賣多少錢?”“10美分左右吧。”

當天晚上,這位美國官員給總部寫信彙報道:“一個完全合乎我們的檢驗和使用標準、價值5美元的杯子,在這裏卻被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用幾乎苛刻的標準挑選出來,隻賣10美分。這樣的員工堪稱典範,這樣的企業又有什麼可以不信任的?我建議公司馬上與該企業簽訂長期的供銷合同,我也沒有必要在這裏了。”

任何一家想在競爭中取勝的公司都必須設法先使每個員工將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隻有這樣才能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為顧客提供優質服務。

大多數情況下,人們會對那些容易解決的事情負責,而把那些有難度的事情推給別人,這種思維常常會導致我們工作上的失敗。責任的最佳典範是給加西亞將軍送信的安德魯·羅文中尉。這個被授予勇士勳章的中尉最寶貴的財富不僅是他卓越的軍事才能,還有他優秀的個人品質。

那是在多年前,美西戰爭即將爆發,為了爭取戰場上的主動,美國總統麥金萊急需一名合適的送信人,把信送給古巴的加西亞將軍。軍事情報局推薦了安德魯·羅文。羅文接到這封信之後,沒有提出任何完成任務的困難,孤身一人出發了。整個過程是艱難而又危險的,羅文中尉憑借自己的勇敢和忠誠,曆經千辛萬苦,衝出敵人的包圍圈,把信送給了加西亞將軍——一個掌握著軍事行動決定性力量的人。

羅文中尉能夠完成任務,憑借的不僅僅是他的軍事才能,還有他在完成任務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一定要將問題解決”的責任感。

失敗的人之所以陷入失敗,是因為他們太善於找出種種借口來原諒自己,糊弄自己的工作。而成功的人,頭腦中隻有“想盡一切辦法,讓問題到此為止”這樣的意識。因為在他們心中,解決問題就是他們的責任,也為他們打開了通往成功的大門。

職場行走指南

【努力做第三類人】

1.有些人頭腦中隻有問題,沒有解決問題的方法,問題永遠存在,這是抱怨者;2.有些人能夠看到問題,並同時思考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路徑,這是管理者;3.有些人在問題出來之前就把問題消滅掉了,這是智慧者;4.有些人沒有問題,卻自己創造了一堆問題,純粹是庸人自擾。

55.不要忘了勤奮

無論時代怎樣變遷,都不要忘了勤奮,勤奮是你最大的資本。

在一個公司裏,並非具有傑出才能的人就容易得到提升,而是那些勤奮刻苦,並有良好技能的人才有更多的機會。

俗話說,一勤天下無難事。勤奮刻苦是一所高貴的學校,所有想有所成就的人都必須進入其中,在那裏可以學到有用的知識,獨立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習慣也會得到培養。勤勞本身就是財富,如果你是一個勤勞、肯幹、刻苦的員工,就能像蜜蜂一樣,采的花越多,釀的蜜也越多,你享受到的甜美也越多。

曾有人問李嘉誠的成功秘訣,李嘉誠講了一則故事:

日本“推銷之神”原一平在69歲時的一次演講會上,當有人問他推銷的秘訣時,他當場脫掉鞋襪,將提問者請上講台,說:“請你摸摸我的腳板。”

提問者摸了摸,十分驚訝地說:“您腳底的老繭好厚呀!”原一平說:“因為我走的路比別人多,跑得比別人勤。”提問者略一沉思,頓然醒悟。

李嘉誠講完故事後,微笑著說:“我沒有資格讓你來摸我的腳板,但可以告訴你,我腳底的老繭也很厚。”

人生中任何一種成功的獲取,都始之於勤並且成之於勤。勤奮是成功的根本,既是基礎,也是秘訣。一個人要取得成功,唯一的捷徑就是踏踏實實,擺脫浮躁的情緒,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

命運掌握在勤勤懇懇工作的人手上,所謂的成功正是這些人的智慧和勤勞的結果。即使你的智力比別人稍微差一些,你的實幹也會在日積月累中彌補這個弱勢。

在工作中,許多人都會有很好的想法,但隻有那些在艱苦探索的過程中付出辛勤工作的人,才有可能取得令人矚目的成果。同樣,公司的正常運轉需要每一位員工付出努力,勤奮刻苦在這個時候顯得尤其重要,而你的勤奮的態度會為你的發展鋪平道路。

絕大多數初入職場的年輕人,不管在哪個領域,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都會經曆一段或長或短的“蘑菇”期。在那段時間裏,年輕人就像蘑菇一樣被置於陰暗的角落(在不受重視的部門,做著打雜跑腿的工作,時常會感到一種不公(無端的批評、指責、代人受過,處於自生自滅的狀態),得不到必要的指導和提攜。無論多麼優秀的人才,在工作初期都有可能被派去做一些繁瑣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勤奮便顯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