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火眼金睛,搞定人生中要規避的8種人(1 / 3)

《嫉妒心理學》reference_book_ids\":[7088135888420473892]}],\"66\":[{\"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66,\"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9,\"start_container_index\":66,\"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3},\"quote_content\":\"《三國演義》reference_book_ids\":[7229640720594766906,6838936284967209991,7233628637570796605,7078184356296002568,7220732984595319869,6890728370670144526,7023706537877064711,7257453146853608507]}],\"109\":[{\"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09,\"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54,\"start_container_index\":109,\"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48},\"quote_content\":\"《三國演義》reference_book_ids\":[7229640720594766906,6838936284967209991,7233628637570796605,7078184356296002568,7220732984595319869,6890728370670144526,7023706537877064711,7257453146853608507]}]},\"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看穿偽君子的麵孔

我們中華民族,曆來是推崇君子的。我們的古人在稱讚別人的時候,最有力度的一句話也是:“閣下真君子也!”受政府的扶植和小老百姓的尊重的影響,在中國不可避免地行成了一股爭當君子的風氣。不管是什麼貨色,都喜歡聽別人的好話,所以,為了能夠得到別人的尊重,一些不能稱為君子的人便披上道德的外衣,當上了偽君子。他們表麵行俠仗義,暗地裏卻做著不為人知的苟且勾當,居心叵測。

莫裏哀所著的《偽君子》生動地展現了一個偽君子表裏不一、凶殘虛偽的醜惡形象。故事的主人公答爾丟夫原是外省的破落貴族,由於揮霍無度而蕩盡家財,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冒充虔誠的信士,到處招搖撞騙,劣跡斑斑。

他用欺騙手段博得了富商奧爾貢的信任,混進奧爾貢家裏成為這家的上賓和精神導師。奧爾貢將他奉若聖徒,為表達自己的信任與崇敬,不僅每天供養著他,不斷地送他錢財,還將自己的政治秘密交付與他,將女兒許配給他,最後把家產全部贈給答爾丟夫。而所有這一切正是答爾丟夫的目的。

等到奧爾貢醒悟過來認清其真實嘴臉時,答爾丟夫卻以其政治秘密欲置奧爾貢於死地,以維護自己騙到手的財產,露出了他的凶殘本性。

偽君子披著偽善的外衣,卻是個最典型的惡棍,他們有蜜糖般的謊言,有處心積慮的幌子,以及儒雅的外表和誇張的表情。他們舞文弄墨,看似閑雲野鶴,他們慢條斯理的言辭,文縐縐的腔調,甚至連舉止看上去都是那麼儒雅。然而這些都是假的。

他們說著言不由衷的謊話,幹出欺世盜名的勾當。他們用大善人來命名自己,來做最惡毒的事情。

有時候,偽君子會去主動熱情地幫助你,但是可不要因此感動,因為其行動的背後是有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比如,曾有兩個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兩個人合夥做生意,甲君看中了乙君的老婆,便想辦法設計把乙君弄得坐了牢,然後假裝為乙君奔走喊冤,又說為其照顧好妻子家庭,把乙君感動得眼淚鼻涕都流了出來。可見偽君子是真小人也。

有的人會把偽君子和無賴混淆在一起,其實這兩種人有著很大的區別,我們先舉個例子分析一下。

楚楚家有一隻小貓、一隻小狗還有一隻小豬。

楚楚非常喜歡小貓,她知道小貓愛吃小魚。一天她買了很多小魚回來給小貓吃。小貓高興極了,把幾條小魚放在自己的貓盤裏,逗來逗去,看得小狗和小豬好眼饞。

小貓一直當小豬是好朋友,就送給它一條小魚。沒有送小狗,因為小狗老搶小貓的東西。

小狗蹦到小貓跟前,搶了一條小魚,自己玩起來。小豬在一旁看著。小貓去告訴楚楚。小狗趕緊把小魚扔給了小豬,自己又從盤子裏抓了兩條,小豬趕緊放進了嘴裏,告訴小狗,我會幫你說話。

楚楚出來,發現小魚少了四條。就問小狗和小豬那四條魚哪裏去了。小狗說,全讓小豬吃掉了。小豬說,小貓給了我一條魚,因為我是它的好朋友。小狗總是搶小貓的東西,剛才把魚吃掉了。

這裏小狗是無賴,小豬是偽君子,為什麼呢?

無賴是“刁鑽潑辣,不講道理”,赤裸裸的卑鄙無恥形象,但其表現出來的依然是一張真麵孔,是一種坦率。

而偽君子要想辦法樹立自己君子形象,永葆正派外貌,做事必有道理,兩張麵孔,一副對內一副對外。

真壞人從來不顯山不露水,偽君子就是這樣的人,和這樣的人相處,他們就像是一個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製造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陷害你一把。他們可能會和你成為好朋友,表現得與你肝膽相照,正氣凜然,使你覺得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但背地裏卻正是他把你往死裏整,欲把你置之死地而後生。

這些人如果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處在困難境地的時候,會製造各種幌子拉人下水,把燙手的山芋扔給無辜的人,而且還把自己偽裝成君子,表示對你的同情。

比如,公司裏丟了一大筆錢,管財務的小職員非常擔心,怕被他人懷疑成是自己偷的。後來,經理知道了。他就把這個小職員叫進辦公室裏。對他說:“這筆錢不是個小數目,但是,它卻換不回你的大好前程。我會給你保守秘密的,你要盡快將這筆錢補上,千萬不要跟任何人說。”

最後,這個小職員東借西湊補上了這筆款。這件事情過去好長時間後,有一次和好友閑聊,他談起這件事情,並誇讚經理對他不錯。這個好友聽了後說,經理這是為自己著想,如果這件事傳出去,經理要負很大責任的。這個小職員這才恍然大悟。

所以,這樣的偽君子還是少招惹為好,如果我們身邊有這樣的偽君子,我們該怎樣和他們相處呢?

(1)要透過表麵看本質。偽君子向來是把自己偽裝得儀表堂堂,打扮得像個紳士或者淑女,有些人就容易被外表迷惑,相信他們,結果掉入偽君子的陷阱。

不可以貌取人,有的人外表不怎麼樣,卻是一副好心腸;有的人表麵光彩照人,卻是個十足的偽君子。

看人還要看其實際行動,看其言行是否一致;看他人對這個人的看法;看其對待周圍人的態度。要全方麵地考察一個人,才能看出一個人的本質,片麵看人就可能看偏。

(2)學會拒絕。偽君子擅長以對方的朋友角色欺騙對方,所以,如果我們發現朋友中有其實不是真正的朋友的時候,要懂得拒絕,要逐漸遠離他們。

不要認為對方好心對自己,自己這樣做是錯誤的,對方的好心是另有企圖,如果你進入他們的溫柔圈,就可能被他們陷害。到那個時候,他們翻臉不認人,你隻能自認倒黴了。

(3)要完善自己。當偽君子背地裏說你的壞話,或者給你打小報告的時候,你要采取“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心態,不要因此太生氣,否則一衝動,就做出錯事。要知道偽君子就希望你出什麼差錯。

當然,也不是懦弱被動,而要練就自己過硬的本事,讓自己逐漸強大起來,自身硬了,就不怕偽君子的攻擊。

總之,和偽君子相處,要三思而後行,不可衝動,因為他們都是有很高智商的人,但也會有露馬腳的時候,可以靜觀其變。

看清忘恩負義者的麵目

每個人的一生中,從小到大的過程,無時無刻不在享受別人的恩惠,都是在別人的恩惠下成長的,離開別人或者他人的恩惠是不可能成長的。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然而,有些人的感恩意識淡薄,見利忘義,過河拆橋,忘記了那些曾經幫助過自己渡過難關,對他付出真誠之心的人。

飲水思源,知恩圖報,這是做人起碼的良知,過河拆橋,忘恩負義這是小人所為。一位哲學家說過:“一個不懂得感恩的人就像一頭不會推磨的驢子。”這種人的下場往往都是淒慘無比的。

從前,有一個姓牛的樵夫,入山砍柴,不覺天色將晚,於是急忙收拾柴火,直奔歸路。在歸途中沒有走多久,天上突然下起了大雨,牛樵夫迷失了道路。在萬分焦急時刻,他東奔西走,到處尋找避雨的地方。

無意中他走入了一個石窟中,環顧一看,隻見一個大公熊,正臥睡在角落裏,樵夫嚇得渾身戰栗!

但是天色已黑,外麵又下著大雨,牛樵夫往哪兒逃走?他僵立在那裏一動不動。

誰知道這隻大公熊卻對他非常友善,一點兒沒有害他的樣子。漸漸的,牛樵夫慢慢感到精神鬆弛,不害怕了,當晚,他就在那裏了。

可是,這場大雨連綿不斷,足足下了七晝夜才停,在這期間,大公熊就像人一樣,常以許多甘果美水供養牛樵夫。

七天過後,天晴了,大公熊便把牛樵夫帶出石窟外,指示他出路。

在分別時,大公熊連連對牛樵夫叩頭,像是有什麼事要拜托他的樣子,牛樵夫也像懂得,就撫摸著大公熊安慰道:“大公熊!你是怕我把你住的地方告訴別人嗎?你放心,你救了我,你住的山洞我一定不會告訴別人的。”

大公熊欣然點頭,表示安心感謝。

哪知牛樵夫走出崎嶇的山路不遠,便遇到一個手持弓箭的姓周獵人,周獵人詢問道:“牛樵夫!你從什麼地方來?有沒有看見野獸?”

“嗬!我是看見一隻大公熊的,但是他有恩於我,我不能告訴你大公熊的所在!”

周獵人逢迎諂媚道:“你是人類,它是畜類,應該人類相親,為什麼要去庇護一隻大公熊呢?你應當告訴我它的住處,有了財利,我當然與你共分!”

牛樵夫一聽財利,眼睛一亮,動了貪念,便把大公熊的住處告訴了周獵人。

周獵人聞言大喜,隨即依照指示,直奔前去,不一刻便把大公熊擒住殺了,分了許多公熊肉要給牛樵夫。

正當牛樵夫伸手要取公熊肉時,忽然,兩隻手臂竟斷落了。

周獵人見狀,萬分驚恐,忙問道:“你有什麼罪過?忽然這樣?”

牛樵夫含淚哀號道:

“這隻公熊待我如同慈父親子,我今忘恩負義,出賣了它,該受這種罪報!”

周獵人聽了此話,心生恐懼,不敢食公熊肉,便把它帶到僧團處置。

佛陀對他說道:“這是菩薩,未來出世當得做佛,不要食它的肉!”

於是,周獵人和眾僧人建塔,把它供養起來。後來,國王聽說那人忘恩負義,就下令不準讓這個忘義負恩的人住在國內!

這種背恩忘義的人,和他親近,和他在一起,是有損無益的!人之所以區別於一般動物,就在於人有感情,有道德,有感恩之情,有正義之心。而忘恩負義之人,他們根本就不懂“情”和“義”字……這樣的人誰還願意與之同甘苦、共患難呢?

即便我們給這個人做了千件好事,到時候如果有一兩件不合他們的心意,或者你犧牲能換來他們的利益,他們就會把你諸般的恩惠全忘得一幹二淨,掉過頭來,反咬你一口。

所以,與人交往,實屬不易,一著不慎,就可能被恩將仇報的人所毀。所以,要注意和這類人相處的技巧。

這樣的人在得到你的幫助,獲得蠅頭小利後,便會逃之夭夭,不見人影。隻知道從別人身上找好處,不知道回饋於人,這樣往往讓你感到很失望,以後不再幫助這樣的人。忘恩負義的人就是這樣自私自利,你要認清他們的本質。以後,你若幫助他感到快樂,就去做,但不要渴望從他那裏獲得一句感謝的話,否則你就會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