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火眼金睛,搞定人生中要規避的8種人(3 / 3)

他來到了城裏,見到一個僧人,就問道:“你能把你的智慧賣給我嗎?”僧人回答道:“我的智慧很貴,一句話需要1000兩銀子。”那個愚人說:“隻要能買到智慧,多少錢我都願意出!”

於是那個僧人就對他說道:“遇到困難不要急著處理,要向前走三步,然後再向後退三步,往返三次,你就能得到智慧了。”“智慧就這麼簡單嗎?”那個愚人聽了僧人的話將信將疑,他生怕僧人騙他的錢。

僧人從他的眼中看出他的心思了,於是對他說:“你先回去吧,如果覺得我的智慧不值這些錢,那你就不要來了,如果覺得值,就回來給我送錢來!”當夜他回到家裏,在昏暗中發現妻子居然和另外一個人睡在炕上,這個愚人頓時怒從心生,拿起菜刀準備把那個人殺掉,就在此時,他突然想到白天買來的智慧,於是前進三步,後退三步,然後又反複了三次,正走著呢,那個與妻同眠者驚醒過來,問道:“兒啊,你在幹什麼呢?深更半夜的!”

愚人聽出是自己的母親,心裏暗驚:“如果不是白天我買來的智慧,今天就錯殺母親了!”第二天,他早早地就給那個僧人送銀子去了。

這個所謂的智慧就是動怒後千萬不要衝動,等冷靜下來再去做事。因為人在發怒的時候,往往會失去理智,缺乏正確的判斷力,一時衝動做出錯事,而真正的智慧者,知道在憤怒的時候不去做任何事情,等怒氣消散了,再去考慮自己剛才想做的事情是否正確,該怎樣做。下邊這位大將軍就險些一時衝動做出錯事。

一天,陸軍部長斯坦頓來到林肯的辦公室,氣呼呼地說,一位少將用侮辱的話指責他偏袒一些人。林肯建議斯坦頓寫一封內容尖刻的信回敬那家夥。

“可以狠狠地罵他一頓。”林肯說。

斯坦頓立刻寫了一封措辭激烈的信,然後拿給總統看。

“對了,對了。”林肯高聲叫好,“要的就是這個!好好教訓他一頓,真寫絕了,斯坦頓。”

但是當斯坦頓把信疊好裝進信封裏時,林肯卻叫住他,問道:“你要幹什麼?”

“寄出去呀。”斯坦頓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不要胡鬧。”林肯大聲說,“這封信不能發,快把它扔到爐子裏去。凡是生氣時寫的信,我都是這麼處理的。這封信寫得好,寫的時候你已經解了氣,現在感覺好多了吧,那麼就請你把它燒掉,再寫第二封信吧。”

人總是有受別人氣的時候,這種不滿情緒堆積在心中是有害的,反擊回去或發泄給別人都不是上策,林肯的主意最好。

人之所以會脾氣暴躁,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後天的因素。從生理學上講,人體內含有微量化學物質甲腎上腺素和血清素。甲腎上腺素含量相對過低的人,脾氣就比較急躁,容易憤怒。反之,就較溫順,隨和,不容易發怒。所以,人的性格、脾氣受先天遺傳因素的影響。

這也啟發我們,如果我們遇到了一個容易發脾氣的人,應該學會忍讓,不要輕易觸怒他,因為他們在憤怒的情況下,很容易做出傷害你的事情。

要控製自己的情緒,不要因為長期和容易發怒的人待在一起,就也變得同樣暴躁易怒。

當和自己相處的人無端地發脾氣的時候,可以選擇立刻離開,不用和他們做什麼辯解,沉默一段時間,等對方怒氣平息後,再和他開誠布公地交流。

多給對方以微笑和理解,並在其發怒後告訴他發怒的不良影響,讓其逐漸改掉這個毛病。

總之,和容易發怒的人相處關鍵是要有忍讓和寬容之心,如果你也和他一樣容易發脾氣,情況就慘了。對方發怒的時候,即便自己也非常生氣也要控製住。

寬容對待貪小便宜的人

這世上貪小便宜、自私自利的人為數不少,無論你走到哪兒,總會遇到幾個。這種人心中隻有自己,凡事都將自己的利益擺在前頭,要他做些於己無利的事,他是斷不會考慮的。

如果有這麼一個人,他經常手不離電子計算器,這說明他始終在計算著自己的利益。正因為他最看重數字,他所堅持的,一定是自己的利益;至於其他事情,他不會在意如何做好它,隻考慮怎樣做才最省事。這種慳吝之徒誰都不會對他產生好感。

現實社會中,不管是誰,都喜歡和那些豪爽熱情、開朗大方的人往來,而不太願意同貪小便宜的人打交道。但是,當我們不得不與其接觸、交涉時,隻有暫時按捺住自己的厭惡之情,姑且順水推舟、投其所好。當他發現自己所強調的利益被肯定了,自然就會表示滿意。

一些人貪小便宜的毛病是受社會環境(尤其家庭環境)的影響,而形成的一種生活習慣。這種人往往缺乏遠大的理想,胸無點墨,生活作風隨便,得過且過,不求上進。這種人,一般心地不壞,而且性格外向,毫無隱諱,容易深入了解。同這種貪小便宜者打交道,要注意正麵批評,引導他們在學習上和工作上下功夫,以提高其思想層次。思想層次提高了,自尊的要求就會隨之增長,貪小便宜的毛病便會相應地得到克服。對這類人貪小便宜的毛病,切不可姑息,對他們的姑息,隻會加重這種不良生活習慣。另外,也不可對他們進行諷刺挖苦,因為諷刺挖苦會影響其自尊而產生負麵效果。

還有一種貪小便宜的人,他們的行為是受一定意識形態支配的,其貪小便宜的行為反映著其生活觀念。這種人,往往具有比較特殊的生活經曆,在生活中受過磨難,人生觀常常表現為以“自我”為中心。

同這類貪小便宜者打交道,采取一般的說教方法,是無法解決其觀念形態的問題的,應真誠地與之相處,用自己的博大胸懷去感化。在工作、學習、生活中,我們應真誠地、無微不至地去幫助他們,使他們在自己的行動中得到感化。比如,外出時,熱情地拉著他,坐車、吃飯、看電影、逛公園爭著付錢,而對他從不表現出一點兒不滿和鄙視。平時,多講一些他所欽佩的人的寬宏大度、不計個人得失的事例,使他逐漸意識到自己的不足。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貪小便宜不管源於哪一種心理狀態,要他們一下改掉並不現實,隻能潛移默化,而且允許出現反複。如果一個人去感化猶嫌力量不足,可動員幾個要好的朋友來共同感化他們。當貪小便宜者真正理解你的真誠以後,他是會永遠感激你的,由此所建立起來的友誼,也一定是純潔的、牢固的。

從另一個角度說,貪小便宜、自私自利的人也常常有他們的特點——精打細算。如果我們能夠通過適當的方式,將他們這種特點加以升華,運用到某些比較合適的地方,也可以發揮其優勢。例如,讓這種貪小便宜的人幹財務類工作,在有嚴格約束的情況下,他們往往會成為你的“守財奴”,這樣,豈不是一件好事?

小心應對心胸狹窄的人

心胸狹窄的人,其基本的心理特征有二:一是容不得人,二是容不下事。

心胸狹窄的人,嫉妒比自己強的人,看不起不如自己的人。他們生性多疑,一點小事兒也常常折騰得吃不好、睡不香。

與這樣的人相處,你要做到:

要有大度的氣量。與心胸狹窄的人相處,肯定會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如果缺乏氣量,與之斤斤計較,就無法相處。相反,如果氣量大度,胸懷寬闊,就會使那些不愉快的事化為烏有,同時,對心胸狹窄的人也是個教育。

要有忍讓的精神。有人因心胸狹窄,做出了對不住自己的事來,你應該忍讓。忍讓,絕不是軟弱,而是心胸寬闊、風格高尚的表現。提倡忍讓,並不意味著放棄原則。

心胸狹窄的人極容易錯誤地估計形勢,錯誤地對待人和事。因此,對心胸狹窄的人發揚忍讓精神,絕不意味著遷就他的錯誤。對他的心胸狹窄忍讓,但對他的錯誤思想和行為決不遷就,這才是忍讓。

這樣可避免無端樹敵,生活中,“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敵人多堵牆”。樹敵過多,不僅會使自己在生活中邁不開步,即便是正常的工作與生活,也會遇到種種不應有的麻煩。

容忍別人對自己所犯的過錯,不記仇,給他以希望,他自然會對你有所感恩,將這份報恩的感情藏於心中,日後總要尋機將這份恩情還回去。當然,我們所做的這些,目的並不是貪圖他人的回報,如果是那樣的話,反而會讓人瞧不起。

如果是因為你的過失而傷害了別人,你應及時道歉,這樣的舉動可以化敵為友,徹底消除對方的敵意。“不打不相識”這一民諺就包含了這一哲理,既然得罪了別人,當時你自己一定得到了某種“發泄”,與其等別人“發泄”回來,不知何時飛出一支暗箭,倒不如主動上前致歉,以便盡釋前嫌。

有許多人隻注重搞好與重要人物的關係,而對位居其次的人或是暫時處於低穀的人多是瞧也不瞧。這種從眾的冷漠態度很容易令對方誤會,一旦你有求於他,他對你根本沒有好感,自然也不會伸出援手。

一個在機關工作的小夥子,工作能力強,為人機靈,很受大家的喜愛與認可。可是,令人奇怪的是,他對“一把手”的態度總是公事公辦式的不遠不近,保持一定的距離,而對並無多大實權的“二把手”卻十分熱情。小夥子自有他的道理,“二把手”是個尷尬的角色,雖是領導,卻總不為人所重視,我若和大家一樣對他不冷不熱,也就是無形中把他排斥出去。雖然討好他不一定能起到什麼好的作用,但是如果他想在背後給你起點消極作用的話,也是吃不消的啊。親近他的目的,並不是想與他交下多深的關係,隻是不想多一個暗敵。

這個小夥子很聰明,懂得規避矛盾,不讓自己受人誤解,善於營造和諧人際關係。我們也應該學習他的做法。

如果你想不讓自己被心胸狹窄的人誤會,最好的辦法莫過於以德報怨,寬懷待人。然而,要做到忍而不爭,這卻需要很大的毅力和勇氣去忍受他人對自己的傷害,更需要寬廣的胸懷。

為唯我獨尊的人保留顏麵

有的人總是把自己看作世界的中心,總覺得世界是圍繞自己轉的,社會是以自己為主軸而形成的,從而形成一種唯我獨尊、老子天下第一的交際態度和交際方式。

他們最擅長的手段就是在眾人的麵前奚落對方,以顯示自己的真知灼見高人一等。

他們往往表現出似乎什麼都懂,而事實上卻隻是自我膨脹、一知半解的虛偽的“專家”罷了。這種類型的人通常“能言善辯”,即使對於自己所知有限或毫無所知的事,他們也會信心十足地說得天花亂墜。

唯我獨尊的人希望別人把他們奉若神明,對他們言聽計從,他們對於順從自己的人,都會保持良好而愉快的關係,盡管這種關係乃是建立在阿諛奉承之上,而非基於共同的利益及相互間的尊重。但是當這類自以為無所不知的“專家”們做出錯誤的判斷或決定時,他們往往會歸咎於那些聽從者,責怪對方為何沒有提供正確的資訊——雖然別人所提供的資訊未必會為他所接受。

應付這種人的最佳訣竅就是為他們留住顏麵,換言之,當你拒絕他們的提議時,要顯示出該意見乃是經過你與他們“共同”研究之後,才發現並不適用,如此一來,才不致顯出對方的無知。

如果你確信對方的論點並不正確,而自己的方法乃是經過深思熟慮後才提出,即應勇敢地麵對他們,向他們如此強調:“我明白你所說的一切,同時,這個觀點我以前曾說過,我們不妨看看在這種狀況下是否行得通。”

其次便是專心聆聽他們的意見,然後加以過濾一番,分辨其事實及捏造的部分。當你向他提意見時,不妨使用此類語句:“我也聽過這種說法,而經過研究之後,我們發覺……”或:“你說得對,而且不僅是這樣,還得……”

此外,當你反對他們所提出的意見時,必須顯示你的專業知識,不妨摘取某些彼此熟知的評論來佐證自己的觀點,如此一來,對方為了表示自己無所不知,往往會認同你的看法。

唯我獨尊型的人往往帶有很大的傲氣,如果他傲慢,你怠慢,便很可能使交往無法進行下去,這顯然對於雙方都是不利的。

與唯我獨尊者相處,最合適的方式有兩條:(1)盡可能地減少與其交往的時間。在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態度,或某些要求的情況下,盡量少給他表現傲慢無禮的機會。這樣,對方往往也會由於缺少這樣的機會而不得不認真思考你所提出的問題。

(2)語言簡潔明了。盡可能用最少的話清楚地表達你的要求與問題。這樣,對方感到你是一個很幹脆的人,是一個很少有討價還價餘地的人,因而約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