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 健康——學會享受生命的喜悅(3 / 3)

雖然各個階段都有著鮮明的特色,但總的來說,青春時期是我們最值得回憶的一段時間,因為那時的自己最為意氣風發,敢想敢做,有一種永不服輸的精神,因此也容易取得成果。

青春對於人生是十分重要的。青春的色調,就是人生觀的建立,就是智慧生存方式的探索,就是美化青春肌體的追求以及活潑愉快的生活情趣的占有。青春排斥冷酷的理性、沒有色彩的生活教條、失控的情感放蕩和由物欲燃燒的迷惘眼光。青春是踏著歡樂舞步迎擊困難的勇氣和純情,青春就是永不自滿、永不停滯、永不自卑,永遠豁達爽朗。

在我看來,青春並不是人生當中的一段時期,而是人的一種心理狀態。你可以隨著希望而年輕,隨著絕望而衰老;你可以隨著自信而年輕,隨著懷疑、恐懼而衰老;你可以隨著超前的現代意識、活躍的思維而年輕,隨著故步自封、裹足不前、僵化的頭腦而衰老。青春的容貌終會流逝,而青春的心境卻永不消退,青春的本質是沉穩的意誌、恢弘的想象與熾熱的情感,擁有了這種心境的人才能夠享受青春。

“如何永葆青春?”是個永恒的話題,從遠古到現代,人們都不停地在尋求一種永葆青春的方法,青春有何魅力能夠讓人們為之瘋狂?其實青春隻是對生活品質提出的更高要求。究竟在生活中我們能夠尋找到什麼樣的方法來滿足我們保持年輕的夢想?每個人有不同的方式,而衰老卻是不爭的事實,每個人都必須去麵對,就看你是保持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去麵對。輕鬆快樂地去麵對它,年輕新鮮的心態或許真的能夠將青春永駐呢!關於保持青春活力,我對你有以下建議:

首先,要以快樂為本,保持心態的健康。俗話說,“相由心生”,隻有年輕活力的心態才能夠在你的臉上找到青春的氣息。因為開朗樂觀的性格才使你的臉部線條變得更有生氣,就連你的笑容都充滿了年輕的朝氣。內心鬱悶苦惱的人隻會在臉上留下悲傷,在這種心態的人的臉上,你是無法找到一絲快樂的微笑的,找到的隻有悲傷的皺紋。

其次,要多參加社交活動,多結識新的朋友,通過溝通來汲取他人麵對生活的良好態度及人生經驗。跟年青一代一起“瘋狂”是保持心態年輕的最快捷的方法,在玩樂中感染到年輕活力的氣息。也可以選擇出外旅遊來放鬆心情,調節精神狀態。

孩子,要知道,年齡並不是青春的界線,雖然青年人比較容易擁有年輕的心態,但未老先衰的年輕人也大有人在。而一些中、老年人因為有顆年輕的心,也能使青春常在。

一個人什麼都可以暫時失去:金錢、名譽、地位、家庭,因為它們都是可以失而複得的。我們唯一不可以失去的是顆年輕的心,這顆心中藏著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感激,其中流淌著生命的源泉。永葆青春活力的秘密就在於此,有了這樣的人生智慧,你的生活才會越過越有味道。

第98封信 堅強地與疾病作鬥爭

我的孩子,我有一段時間沒有給你寫信了,那是因為我感到自己的身體狀況大不如前了,每當工作結束後回家,總是精疲力竭,心情也不是特別舒暢,嚴重地影響我與你之間的交流,可能由於沒有注意休息,我老是有些頭暈。很明顯可以感覺到自己對疾病的抵抗力已經逐漸下降,也許這就是歲月的無情吧。

在每個人的一生中,都不可避免地要生病,無論你多健康,多強壯。所以,孩子,當你健康時,要預防疾病;當病魔找上你時,你要勇敢地與之鬥爭。

對於疾病的預防,你一刻也不能鬆懈,不得大意。你越是不預防疾病,它就偏找你的麻煩。如果你總認為:“我從小身體就健壯,不會得什麼病!”那麼這種思想總有一天會導致疾病的入侵。

與其得了病再治,不如加強預防。一旦你生了病,不但要花費金錢和時間去治療,而且疾病會讓你喪失許多精力,而病中的你也會讓家人、朋友們為你牽掛。

其實,你隻要在平時多加注意,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條理清楚,有健康合理的飲食和作息時間,你完全可以預防疾病的發生。省去生病之後的許多麻煩。適當的持之以恒的體育鍛煉,對預防疾病是絕對不可缺少的。預防疾病,要從每一天做起,從每一刻做起,同時還要科學的保健。生了病,一定要進行科學的治療,健康來自於科學。

“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這句話在健康問題上同樣適用。每一個渴望健康的人,都應該努力學習各種保健知識。擁有知識的人,就擁有力量;而擁有健康知識的人,就擁有健康的力量。

人的精神能控製他的健康和病痛,這是不必用科學的實驗來證明的,每日的經驗給予了我們豐富的啟示。所以,預防疾病需要你有一個樂觀的健康心態。壓力是健康的大敵,過分地給自己壓力,容易導致長時間的焦慮,引起各種疾病。當然你給自己一點兒壓力也未嚐不可,但壓力切不可過於大,超過自己的承受能力,否則,疾病就會在壓力的幫助下乘虛而入,將你擊倒。

其實,病來了誰都沒有辦法,善於自我營救的人會化劣勢為優勢,從疾病中崛起。健康與事業之間有直接的關係,人不管碰到哪方麵的疾病,都會受到病痛的限製。當疾病真的找上了你,你就應與之戰鬥。在醫學上,有許多奇跡,有些病人得了絕症,已經無藥可救,等待他們的隻有死亡。但他們憑著自己的勇敢與堅韌,用精神的力量戰勝了病魔。

如果你熱愛自己的生命,並按我所說的建議去做,那麼你就一定會擁有健康的體魄,去追求你想要的東西。

第99封信 接受不可改變的事實

我親愛的孩子,也許你已經知道,你最尊敬的奧爾森叔叔已經去世了。我知道你聽到這個消息一定會很難過。在你8歲那年的夏天,你與他共度了一個美妙的假期,他就像一個聖誕老人,帶給你的禮物就是歡樂。那個時候我一直奇怪:他到底說了些什麼能讓你一直那麼高興,笑個不停。讓我們一起為他祈禱吧,願他的靈魂在天堂中也永遠那樣快樂。同時,我也希望你不要太過悲傷,因為你還有自己的生活要過,你還有自己的工作要去完成。把你的奧爾森叔叔永遠記在心裏吧!

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有一座15世紀的寺院,寺院的廢墟裏有一個石碑,石碑上刻著:“既已成為事實,隻能如此。”在人生漫長的歲月中,你一定會遇到一些令人不愉快的情況。你要把它們當做一種不可避免的情況加以接受,並且適應它,哲學家威廉?詹姆斯說過:“要樂於承認事情就是這樣的情況。能夠接受已發生的事實,就能克服任何不幸的第一步。”

有一位很有名氣的心理學家,為了讓學生明白這個道理,有一天給學生上課時拿出一隻十分精美的咖啡杯。當學生們正在讚美這隻杯子造型獨特時,他故意裝作失手,咖啡杯掉在水泥地板上,摔了個粉碎。學生們不斷地發出了惋惜之聲。這位心理學家指著咖啡杯的碎片說:“你們一定對這隻杯子感到惋惜,可是這種惋惜也無法使咖啡杯再恢複原形。今後在你們生活中發生了無可挽回的事時,請想想這隻破碎的咖啡杯。”

當我們無法改變失敗和不幸的厄運時,要學會接受它,適應它。事情本身並不能使我們快樂或者悲傷,我們的反應才能決定我們的悲歡。在必要的時候,我們都能忍受災難和悲劇,甚至能夠戰勝它們。人類所具有的內在力量大得驚人,隻要你肯加以利用,它就能幫助你克服一切困難。

無論什麼時候,隻要事情還有一點實現的可能,你就不要放棄。可是當常識告訴你,事情已不可避免,也不可能再有任何轉機時,你一定要保持理智,保持清醒的大腦,盡快地接受現實。沒有人能有足夠的精力,既能抗拒不可避免的事實,又能創造一個新的生活。你隻能選擇一個,你可以在那些不可避免的暴風雨之中彎下身子,或者因抗拒它們而被摧折。

人生有許多走不通的路。在這些路上,你完全看不到希望。這個時候,你就應該仔細地想一想是繼續堅持下去,還是該考慮知難而退,改換方式,重新選擇另一條路了。在你的人生旅途中,你可能會發現自己處於一種需要知難而退的情況。你所走的路線沒有絲毫希望,那麼你是否還要繼續固執地走下去呢?盡管你已經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但情況還是越來越糟。你已經做過最大的努力了,但還是沒有任何結果。那麼,如果你是一個明智的人,盡快放棄它吧,去尋找一條適合自己的更有希望的路。

當然,在你重新選定方向之前,一定要經過慎重的考慮,千萬不可以三心二意,沒有經過任何努力就放棄了。知難而退並不是懦弱地退卻,而是經過努力和認真思考後所做出的決定,那種沒有經過任何努力就輕易放棄的行為是不值得讚賞的。

一個優秀的男人,就要能夠接受不可改變的現實,即使再不情願,也要及時收住自己錯誤的腳步,尋找新的方向。

第100封信 勇敢地麵對死亡

孩子,近來爸爸做事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了,也許確實是年齡大了的緣故,最近我常常思考死亡的問題,也許,我確實是到了認真思考這個問題的階段了。終有一天,你也將老去,你的健康不在;終有一天,你的身體機能會衰弱,你會生出一些疾病;終有一天,你將麵臨最後歸宿——死亡。也許,年輕的人,現在根本不會考慮這個對他們來說還是那麼遙遠的事情。要知道,那是誰也不可避免的事實。

其實,對“死亡”進行思考,並不僅僅是考慮如何麵對死亡,考慮死亡有助於一個人更好地理解生的意義。所以,我想將我的這些想法告訴你,希望你能從中得到一些智慧。

我們人類生命的價值並不在於生命的長短,而在於生命的質量。一個人的壽命基本上有七八十年,如果一天天地看,可能會覺得很長,但從人類的曆史長河中看,那隻是短短的一瞬間。一個生命老去、消失,一個新的生命誕生、成長,這是人類世代延續的基本法則,誰都無力改變,也不能去改變。當你麵對死亡之時,你不應該有任何畏懼,離開這個世界,就像來到這個世界一樣,不要帶有任何悲觀情緒。從生到死,從死到生,其實都是同一條路。

我覺得,死亡並不像許多人說的那樣是人類生活的最大敵人。死亡更像是我們生活的朋友。想到死亡,你才知道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有限的生命才顯出時間的珍貴。有了對死亡的正確認識,會使一個人的生活過得更加有意義。死亡是我們的老師,它既能讓我們認識到自己夢想的高貴,又能讓我們認識到生命的脆弱。

柏拉圖曾說,人在地球上的壽命有限,這是對的。如果一個人真的能夠永遠活下去,而他的人生很平穩,沒有跌宕起伏,沒有暴風驟雨,這種生活即使再長久,也沒有什麼意義,沒有人會向往這樣的長生不老。因為那是一個極度單調、無聊乏味的人生。

在這個我們所生活的星球上,任何生命都最終要死亡。如果生命可以無限期地延長,那麼我們將不會感受到瞬間的美麗與輝煌。

除了個人的生命以外,誰都不能否認在這個世界上的確存在著一些永恒的東西。當人們想到自己具有永恒的一麵,他可能就會展示其無私、非凡的天才品質。當一個人把自己的生命融彙到整個人類文明的長河之中時,心中就會產生對人類永恒的勇氣和信心。在這些情形中,人可以不斷地升華自我,最終他的生命存在就成了生命鏈條上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

一個人如果關注的是整個人類的永恒,就會感到自己生命的充實。人類的延續依賴的正是這種精神,也正是在這種精神裏,我們才發現了自己永恒的價值。

隻要我們活著,就應該盡力使每一天,每一年都活得美麗,活得高貴,都應該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真切的情誼。為了彌補人生的短暫,我們應該提高生活的質量;人與人之間應該珍惜相識、相處的緣分,因為誰都不知道會在一起生活多久,有些人一旦錯過就永遠不會再見。雖然我們不能延長自己的生命,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理解卻能改善我們的生活,提高生活質量。

死亡為那些沒有目標、沒有理想的生命畫上了句號。發生在一個人身上的最大悲劇就是在人生過程中沒有任何理想,沒有任何目標,沒有為任何有價值的事業奉獻自己的力量。而那些為自由奮鬥、勇敢獻身的人,卻有著一個偉大的目標、一個崇高的理想。盡管他們過早地走到了人生的終點,讓人感到不公平和悲傷,但仍然是值得的。

對於死亡,有一位哲學家曾做過這樣的闡述:一個人一旦從死亡的恐懼中擺脫出來,他在生活中就完全自由了。對於死亡,如果我們平時連想都不敢想,也就談不上如何擺脫它的困擾了;相反,我們隻有習慣於談論它、輕鬆地麵對它、勇敢地走向它,才能知道死亡是人類的必然,才能了解我們為什麼對它如此陌生。為死亡做準備其實也就是在為自由做準備,隻有能從容麵對死亡的人,才能從生活的奴役中解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