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體來看,浙江作家亦多是一種或多種文體的領銜人物與創立者。魯迅被稱為“中國現代小說之父”,引領中國現代小說的意義自不待說。同時,由魯迅領銜,浙東鄉土作家群創立了“鄉土小說”派。五四小說中的另一個著名流派是以創造社作家為主幹的浪漫抒情派,此派小說是從鬱達夫的《沉淪》開始的。茅盾是中國現實主義小說走向成熟的標誌,他的重要功績是開創和引領了1930年代一個重要小說流派——社會剖析派。浙江作家領銜現代小說流派,還體現在現代主義小說新形式的探求上,1930年代的新感覺派小說就是典型。這個小說流派的代表作家是劉呐鷗、穆時英、施蟄存,而後兩位浙江作家則是骨幹與中堅。1940年代還有一個注重藝術探索、表現浪漫情懷的“後期浪漫派”,可以納入這個流派的作家人數不多,而有代表性的徐、無名氏二位都是浙江作家。中國新文學中的散文創作,浙江作家也表現不俗。《新青年》“隨感錄”作家群、“語絲派”散文、風行一時的“白馬湖”派散文、美幻絕倫的京派和海派散文,浙江作家都堪稱領軍人物。

就戲劇文學來講,首先是沈雁冰、陳大悲引領的“人生”派戲劇;其次是以宋春舫、徐為代表的“現代派”戲劇,而李叔同和夏衍這樣的現代戲劇奠基人,毫無疑義地顯示出浙江作家在現代戲劇創建上的開拓之功。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曆史上的文學革命大多是在詩歌領域發端的。中國新詩,從19世紀末的“詩界革命”開始孕育,到五四白話新詩運動及浪漫主義詩潮興起,經過20世紀20、30年代象征詩派、現代詩派的拓展,至40年代漸趨成熟。其後又在革命化和浪漫化的回漩中緩慢前行,直到80、90年代,朦朧詩崛起,新生代詩潮湧現,其發展又有了新的景象。回望整個20世紀中國新詩發展的艱難曆程,浙江新詩人更可謂拓路先鋒與詩壇領袖。周作人、沈尹默、劉大白等浙江詩人早在五四白話新詩運動時期就顯示出整體實力,誕生於杭州的“湖畔詩派”則以流派的方式在浙江本土出現,顯示了浙江新詩人首創流派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