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鍾叔在這條路上已經行駛了近30年。他每周出一趟車,去100公裏以外的煤礦上拉煤,晚上8時許,會準時出現在小村的水泥路上。老鍾嬸正期盼他歸來,當老鍾叔矯健的身影掠入她的眼眸時,她會雙、手合攏,感謝老天又一次賜福,讓他平安歸來。
車子行駛得分外慢,老鍾叔一邊開著車,一邊看表,好像十分著急的樣子。
車子終於在一個叫沈村的邊緣停下來的時候,正是早上6時許。街上行人稀少,卻有一個老婦人彎著身,朝這邊張望著,聽到有三輪車停下的聲音,她慢慢地挪了過來。
老鍾叔急忙下了車,迎了上去。我則無所事事地坐在副駕駛上。
“大娘,又過來了?”老鍾叔叫得十分親熱,看來他們是熟人。
“知道你要來,我烙了些餅,你給剛子捎過去,挺熱的,你也吃點兒。”大娘說話時精神矍鑠。
“我吃過了,我會捎給剛子的,放心吧,回來時,一準他會帶錢給您,放心,他沒事,他在那邊改造情況良好,用不了幾年,就出來了。大娘,每次我去呀,剛子都讓我捎話給您,您老可好好活著,一定要活到他出來。”
“一定會的,我現在什麼病也沒有。托老天的福,剛子在家時,體弱多病,現在他走了快30年了吧,我倒活得更硬實了。”
大娘佝僂著身軀,艱難地踏著雪,兩行腳印延伸到小村深處。
老鍾叔再上車時,一臉輕鬆,我能夠猜測得到,剛才他十分著急,主要是害怕大娘等急了,聽他們談話的內容,可能是剛子犯罪入獄了。
我將熱餅放在駕駛室最溫暖的地方,害怕涼了。
老鍾叔則專心致誌地開車。我們在中午時分到達了煤礦,裝了煤,吃了飯,停了兩個小時後,於下午往回趕。
我十分納悶地問他:“怎麼沒去看剛子呢?”
“剛子,哎,”老鍾叔說道,“這個故事延續了將近30年了。”
“30年前的一個冬天,也是零下30℃的低溫,那時候我年輕呀,開著車去拉煤。一個老婆子,就站在沈村的旁邊,她要搭我的車去沈陽,去看望剛剛入獄的兒子。我答應了她。我隨著老人去了監獄。剛子一臉苦澀,哭得十分傷心,他誤殺了人,大娘勸他要好好改造,並說會等著他出來。”
“她堅持每周搭我的車去沈陽看望剛子,我們也形成了一種默契,我在每周三的早上5時許到達沈村,她也會準時在這個街口等我。”
“但忽然有一次,老人卻沒有出現,她的鄰居跟我說老人病了,我來到她的家裏,發現老人在咳血,老人說她去不了了,讓我捎信給剛子。”
“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讓老人去監獄裏。10年前剛子突發腦溢血,沒有搶救過來,獄警幫忙處理了後事,我與鄰居們瞞著老人將剛子下葬在他家的祖墳地裏。我們害怕老人起疑心,便鑄了一個無名碑,我叮囑所有的人一定要瞞著老人。”
“從那周起,我回來時會給老人捎東西和錢,我說是剛子在監獄勞動所得,每次50元到100元,我堅持了10年時間。”
“人活著不易呀?其間我的工作出現了變動,不需要再去沈陽拉煤了,但一想到老人,我便於心不忍,我還會準時過去,老人仍然會準時守候在村口。我輾轉了兩年多時間,重新找到了這份拉煤的工作,這樣,不僅可以掙錢養家糊口,也可以給老人帶去問候了。”
我忽然間淚流滿麵,老鍾叔默守了30年的善良,隻是為了給老人帶來剛子平安的消息,為她帶去剛子的問候與祝福,祈求老人能夠安享晚年。
老鍾叔臨走前,特意去市場了買了條電熱毯。晚上6時許,車準時到達沈村街口,老人站在寒風中,一臉安詳。
我與老鍾叔同時跳下車來,有了這份特殊的溫暖,我不再害怕冬日的寒冷了。
老鍾叔拿著電熱毯,對老人說道:“剛子減刑了,再有五六年就可以出來了,他掙了錢,讓我捎給你,拿著,這條電熱毯,是他特意買的,說讓你晚上鋪著它,暖和。”
“剛子孝順,隻是當初走錯了路呀!”老人的眼裏噙滿了淚花,在零下30℃的冬夜裏,寒冷依然無法冰凍一滴眼淚的溫暖,因為這眼淚中藏滿了人間大愛。
再一次出車時,我主動請纓前往,因為我知道,老鍾叔的身體已經每況愈下,我要早早地鍛煉實踐,將善良的接力棒接過來。
善良也有路呀!善良也會傳染,善良就像春風一樣,會吹遍神州大地,讓和諧充盈人間。
孩子們的魔法屋
年僅6歲的孩子艾卡左手殘疾,因此他得了嚴重的抑鬱症。他的父母帶著他四處求醫,卻依然沒有效果。
母親紮爾裏十分心疼孩子,想盡各種辦法讓艾卡振奮精神,卻一直沒有效果。有一天,紮爾裏突然想起了電視上熱播的《哈利。波特》,她興奮地告訴艾卡:“你知道哈利·波特嗎?他是個勇敢的孩子,相信自己,你會像哈利一樣,擁有神奇的魔法,你的手臂會突然痊愈的,會有天使幫助你的。”
艾卡收起了疑惑的目光,他對哈利·波特的魔法十分崇拜。
從那天以後,艾卡開始狂熱地迷戀《哈利。波特》,母親十分高興,認為兒子逐漸有了自信心,可沒有想到的是,艾卡隻是喜歡罷了,他並沒有將這種愛轉移到生活當中,他自戀,不愛與人打交道,更是嚴詞拒絕了看病的要求。
醫生無奈地搖搖頭,解釋道:“他身體、心靈都有病,需要先治療心理的疾病,否則,我們愛莫能助”。
從那天起,紮爾裏帶著艾卡到處尋找心理醫生,許多醫生抱著極大的同情心,想幫助艾卡擺脫,卻一直沒有成功。艾卡聰明無比,總是以懷疑的目光審視著世間萬物,任何努力都逃不過他的眼睛,他就是不配合。
他身邊帶著幾本《哈利·波特》,閑暇時,便坐在角落裏閱讀,還會模仿哈利的語言、動作,但一旦有人過來,他便會變得冷漠。
一個傍晚,快要下雨了,紮爾裏帶著艾卡著急地往家趕,他們的車卻在半路上拋錨了。車停在一所簡易的宅院前麵,艾卡十分恐慌地吼叫著,他似乎沒有遇到過這樣糟糕的天氣。
一個和藹的女士,拿著雨傘,與兩個孩子一起推開了自家的院門。他們敲開了紮爾裏的車窗玻璃,示意她和她的兒子可以到家裏暫時避雨。
就這樣,紮爾裏與艾卡走進了女士家裏。孩子們一見有陌生朋友過來,十分高興,他們競相將自己的玩具給艾卡玩,艾卡遇到了知音似地狂叫著,不一會兒工夫,他們便成了熟悉的夥伴。
從那天起,媽媽紮爾裏每天都會帶兒子艾卡過來玩兒,艾卡獲得了快樂,雖然依然不愛說話,但是似乎也沒有敵意。
一個月後,那位奇怪的女士建造了一大片魔法屋,她讓兩個孩子與艾卡一起進入魔法世界裏暢遊,並且說出自己的心願,相信哈利·波特一定會滿足他們的。
艾卡喜出望外地說出了自己的心願:希望給我一個健全的胳膊,可以做拉伸運動。
女士笑道:當然可以,你進入魔法屋吧,一個月以後,你一定會得到一個健全的胳膊。
艾卡照樣做了,可奇怪的是,他醒來時,竟然發現了自己躺在醫院裏,胳膊上滿是繃帶,女士在旁邊守候著,旁邊一個病床上,女士的孩子也躺在那兒。原來他的頭上裹著繃帶,他的心願是擁有世界上聰明的頭腦。
女士示意他別動:你們的心願馬上就要實現了,你一定會與戴維一樣,擁有幸福和快樂的。
原來是魔法的功勞,艾卡想到哈利神奇的力量,喜不自禁,他照做了。3個月以後,他胳膊上的繃帶被拆掉了,他按照醫生的囑托伸縮胳膊,天呀,他竟然變成了正常人。
再看戴維,他說自己已經可以計算奧數題了,兩個孩子在魔法屋裏快樂地舞蹈。
不僅如此,在魔法力量的指揮下,艾卡竟然恢複了自信,愛說話,從漫不經心變成了說話得體,甚至可以參加英語大賽了。艾卡感謝神奇的哈利·波特帶來的魔法屋。
魔法屋裏開始接納各式各樣的小孩子們,他們或多或少地有著各種殘疾。在這兒,他們找到了自信與滿足。
2011年末,幾十個母親眾星捧月般地圍住這位女士,她們高聲說道:“感謝您,羅琳女士,您的《哈利。波特》家喻戶曉,您的魔法小屋更是孩子們的歡樂天堂。”
安排一場失敗
非洲豹生活在撒哈拉沙漠北部的一片沼澤地上,它們是整片水域的王者,它們從來不知道什麼叫作失敗。
13世紀中葉,非洲豹卻遭受了一場浩劫。據史料記載,成群的非洲狼襲擊了它們,養尊處優的非洲豹失去了殊死搏鬥的能力,在混戰中,傷亡上千隻。一段時間內,非洲豹瀕臨絕境。
狼的形體隻有豹子的一半,本來不會對豹子構成威脅,但為何發生這樣意外的事件?這令許多動物學家們費盡了心思鑽研。直到20世紀30年代,原因才初露端倪,初步的研究結果是:非洲豹經過一個世紀的退化,已經失去了一部分抵禦功能,原因是它們一直認為自己是勝利者,從來不知道什麼叫失敗,初生的豹子也接受了這樣的教訓方式,從此以後,它們不再認為自己有對手,日久天長,手腳懈怠,思想鬆懈,直到進化後的狼群肆意奪去了它們的生命。
200年以後;在這片水域裏,非洲豹卷土重來,勢頭十分迅猛,從開始時的幾十隻到後來的幾百隻。它們的對手非洲狼遭到了致命性的打擊,豹子本來就殘暴成性,它們想收回失地,報祖先失敗之仇。於是,戰爭從一開始便進入白熱化,幾個黃昏,原野上便狼屍堆積如山。
非洲豹經過兩個世紀的整頓,總結了一套壓製自己族群狂妄的方法——挫折教育。
豹子從來不知道什麼叫作失敗,在它們眼裏,隻有自己是最偉大的,這也是非洲豹差點兒滅絕的原因。聰明的豹子後代們得出這一結論後,它們就在小豹子出生後,給它們故意安排好了一場好戲,通過挫折,讓它們意識到隨時會有危險,讓小豹子們保持警惕,不敢疏忽大意,不要認為自己是世間的絕對王者。
小非洲豹在田野裏搜尋獵物,當一隻獵物進入它們的視野時,它們通常會欣喜若狂,馬上向獵物發動攻擊,它們很輕易就得到成功,但是獵物將變成自己的饕餮盛宴時,另一隻豹子卻出現了。這是一隻“搶食豹”,它看到了小豹子的獵物,便過來搶奪,小豹子不依不饒地反抗,認為老豹子破壞了它們共存體之間的生存原則,因為豹子之間的食物是不可以隨便搶奪的,這會破壞它們之間的和諧。
老豹子隻管將小豹子的食物吞噬幹淨,然後將嘴巴在樹樁上擦拭幹淨,用不屑的眼神看看小豹子,便揚長而去。
小豹子垂頭喪氣,此時它們才會想到,除了其他動物天敵外,它們竟然在自己的內部多了一個競爭對手。
這種“搶食豹”形成了一個團體,它們專門襲擊小豹子獵來的食物,這種規律沿襲下來,導致了它們內部的殘酷競爭。
其實這種“搶食豹”的存在會讓不可一世的小豹子接受多方麵的訓練,讓它們不敢馬虎大意,不敢放鬆警惕。
這樣就造就了非洲豹的勇猛精進,它們是整個非洲大沙漠上的統治者,它們發展到高峰期時,甚至敢對非洲獅群進行攻擊,這引起撒哈拉沙漠附近的獅子成群地遷徙至南部地區。
安排一場失敗,隻是為了提高警惕性,提高生存的能力與空間,非洲豹如此,人類也概莫能外。
順風順水的孩子,一路走來,到社會上時,通常適應能力非常糟糕,他們會為一場失敗而耿耿於懷。
從小窮苦、經曆挫折的孩子,他們不敢停下前進的腳步,他們的目標永遠在前方。因為他們知道,一旦停下來,他們就會像小非洲豹一樣,無法得到想要的薪水、食物和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