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西部的阿裏紮達縣紮布讓區境內,象泉河南岸,距離縣城19公裏處的一座高300多高的黃土山上,曾經有過一個令世人矚目的輝煌王朝古格王朝;古格王朝出現於距今1000多年之前,曾盛極一時,但是在300多年前,這個擁有燦爛文化的王國竟然突然神秘地消失於茫茫的史海之中,留下的隻有空對蒼穹的斷壁殘垣。它擁有過怎樣的文明?又為什麼突然消失了?
古格王朝遺址
如果你曾經去過西藏的話,阿裏紮縣是你不得不去的地方。那裏有一個強大王國古格王朝的遺址。整個遺址占地約183萬平方米,這處曾經是古格王朝宮堡的地方,目前隻留下恢弘的遺址和遺物:445座各類殿堂房屋,879孔洞窟,58座碉樓,28座各類佛塔,1道塔牆,10道防衛牆,4條隧道或暗道,其總麵積達到了72萬平方米!在這些遺址中,包括了1座武器庫,1座石鍋庫,11座大大小小的糧倉、4座供佛洞窟、1處壁葬、1處木棺土葬。這一座座的宮殿與一座座的寺廟,沿著逶迤的山勢,從下而上,直達山頂。
在眾多的古格王朝遺址中,最為顯眼的便是各式的佛教建築了:位於山頂處突兀而出的壇城殿,山坡台上那交相輝映的紅廟和白廟,高低不同、但卻錯落有致的大威德殿和度母殿,山坡西北側呈現雄偉古樣的佛塔。這些佛殿建築在山頂上向我們炫耀著它們曾經的美麗風韻,同時也從另一側麵展示出了當日古格王朝那輝煌的形象。
但是,最讓人感覺到奇怪的地方是:一個擁有如此成熟而燦爛文化的王朝卻突然間由盛極到達衰落,一夜之間在茫茫的沙海中消失不見了,這讓人迷惑: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古格王朝的衰落?
在古格王朝消失後的幾個世紀中,人們幾乎對其一無所知道中,沒有任何人類活動去破壞這些古老而神秘的建築,直到現在,它還在荒原上向我們默默地傾訴著曾經的美麗。考古越是深入,我們便越困惑,曆史上所遺留下來的曆史典刊是如此之少,而且大多呈現為殘缺不全、互相矛盾狀。這些史料不但沒有幫助我們揭開古格王國的神秘麵紗,反而更增添了它的神秘感。古老的古格,就如同一座巨大的迷宮一般,將有關於西藏西部眾多的秘密都深鎖於其中。
在史料中,有記載說,在公元16世紀後半葉至17世紀初近60年的時間中,古格已經趨向於衰落了。但據可靠資料說,古格之所以衰落,是由於以古格王赤紮巴德為首的古格王室與當時的僧侶集團之間矛盾日漸尖銳而導致的。
此時的古格與他國的戰事不斷,使得國力資財大大被消耗,特別是古格與鄰國拉達克之間時有邊境衝突,這使古格王朝的情況更是雪上加霜。《拉達克王統記》中有明確記載,在17世紀初年間,年輕的拉達克王森格朗傑不斷地發起戰爭,對已呈衰敗之勢的古格進行大肆的掠奪。此外,一些小的邦國也經常聯合起來,一起反對古格王朝。連年不歇的戰火使古格的生產力受到了極大的破壞。
從有關史料的記載與現代的考古結果來看,戰爭所造成的屠殺與大規模掠奪都不足以將古格文明覆滅,但事實上,古格王朝卻在連年的征戰中迅速地淪為了一座龐大的廢墟。
也曾有專家推斷,除了戰爭之外,生存環境的迅速惡化也是古格王朝敗落的主要原因。從現在來看,這一說法有一定的根據,目前古格遺址處的沙漠化十分嚴重,當初可以養活十萬之眾的綠洲現在已經所剩無幾了。但問題是,如果古格王朝是由於這個原因而滅亡的,那十萬古格臣民去了哪裏?如果隻是遷徙到了他處,那便一定會有後裔知曉祖先的曆史,但目前依然沒有人肯承認,自己便是古格王朝的後代。
另外,還有很多有關於天災、瘟疫的猜想,這些也都不足以使一個繁榮強盛的文明在突然間完全地消失,而且沒有任何有說服能力的證據留下。
從此,古格王朝便成了西藏地區神奇地域中的一個謎中之謎,這一片擁有宏大規模的遺址也在不斷地誘惑著人們去探索與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