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被遺忘的哈拉帕(1 / 1)

一般情況下,曆史學家認為,古印度的文明始於公元前1000年後期的吠陀時代。但是據最新考古資料證明,在整個史前時期到現代人類文明出現之前,一直有人居住於古印度,而且曾經擁有過燦爛而輝煌的文化。

古印度出土的印章圖案

19世紀早期,印度的旁遮普地區的哈拉帕曾經有許多的古文物出土,一同出土的還有兩枚印章,這引起了考古學家對古印度文明的注意。

1922年,印度考古學家在進行考古時,於信德地區的某個古代佛塔下麵,發現了早已被塵土掩蓋了幾千年的古城遺址摩亨佐·達羅,同時,有類似於哈拉帕地區的印章和古物出土。

19世紀20年代,一群來自於英國的考古學家在印度河流域發現了新的遠古時期文明哈拉帕文明,這種文明曾經在此有過幾個世紀的輝煌,但卻在突然間衰落。

在印度河流域出土的這些古城遺跡中,設計極為複雜,文物也多彩而精美,使人們看到了作為世界文明發源地之一的古代印度高度發展的文化。後來,陸續有若幹文化遺址出土,人們將其共同稱為“哈拉帕文化”。

在現存於世的各種文獻中,根本就沒有關於哈拉帕文化的記載,這是種早已被人們遺忘的文化。人們根據出土的印章推測,在公元前2350年至1770年間,印度河流域與兩河流域間的人們曾經有過密切的商業往來。由此,進一步推測出,哈拉帕文明出現的時間應該在公元前2300至1750年間。

這些上麵有各種文字符號的印章的出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當時的哈拉帕文明已經進入了文明時期。在進一步對哈拉帕文明進行研究之後,考古學家發現,這一時期的農業、商業與手工業的都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發展。

在對摩亨佐·達羅城市遺址進行進一步的考察之後,考古學家發現,這個城市中有著極為井然有序的交通網絡,而且有著較為完善的管道網絡,其城市總麵積約85萬平方米左右,居住人民高達3.5萬人左右。哈拉帕與摩亨佐·達羅的豐富文化遺產表明,印度河流域當時已經具有高度的文明。

有關於哈拉帕文明的文字解讀工作尚未完成,所以這種文明的創造者我們也無法確定,有人認為可能是蘇美爾人或者是雅利安人、達羅毗荼人創造了哈拉帕文明,但是這些推測卻始終沒有確切的證明來證明。

但是已經擁有高度文明的文化在興旺發達了幾個世紀之後,在公元前1750年,卻突然地衰落了。從此,哈拉帕文明之光熄滅了。而這一古老文明到底是如何從繁榮走向毀滅的,卻一直困惑著學者們。

有些學者將哈拉帕文明的衰落歸結於種種自然災害的原因。但是很明顯,自然災害並不足以證明一切,分布於如此廣闊的土地上的各個城市怎麼可能會因為一時的自然災害一齊滅亡?另有學者認為,人為造成的自然破壞,或者由於城市文明的富足引得外族入侵,才造成了文明的徹底隕落。但目前沒有任何一種有關於哈拉帕文化衰亡的原因有足夠的證據支持,而其突然衰亡的原因也成了一個不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