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鼠生活在寒冷的北歐地區。它的體長大約有15厘米,像隻粗短的老鼠。它全身披著細毛,前肢有強勁的爪子,善於挖掘。生活在不同地區的旅鼠,毛色也是有區別的。有一種旅鼠的頸上就像鑲有一個圓圈,叫做“領圈旅鼠”。每到冬天,它就會全身變成白色,好在冰雪世界中掩護自己。到了夏天,它們就在地下挖洞築巢,吃食草類。旅鼠是晝伏夜出的動物。
剛開始的時候,旅鼠在一個地區的數量並不多,但是,這種鼠類的繁殖能力很強,在食物豐富的年頭,它們繁殖的更快。旅鼠在出生後兩個月左右,就可以生育了,一年可以產下七八胎,一隻母鼠一年之內就能繁殖3000多隻幼鼠。連續幾年它們的種群就會倍增,引發了旅鼠大膨脹,原地呆不下了,於是,他們就開始成群遷徙。
1985年春天,北歐挪威山區的旅鼠迅速的繁殖,他們啃光了草地上的草根,吃淨了森林裏的樹皮,把莊稼地也破壞的一片狼籍。但是,剛一進入4月,它們就成群結對的離開他們的出生地,向西奔去。他們到達挪威海河北海岸之後,並沒有聽停止前進,而是像在完成命令一樣,一群一群投入大海,溺死於水中。
幾百年以來,幾乎每隔三四年旅鼠跳海的事就會發生一次。1868年,在挪威海上航行的一艘輪船突然擱淺了,水手們仔細一看,並不是觸礁了,而是因為海麵上黑壓壓的一片蠕動著的旅鼠,密密麻麻的把輪船的通路給堵住了。
曾經有人在挪威峽灣中航行時發現,有數以百萬計的旅鼠墜入海中,密密麻麻,寬達三四公裏,這還隻是旅鼠群中的一支隊伍。船航行了15分鍾,好不容易才穿過了鼠群。旅鼠們多數都溺斃了,隻有少數還活著,爬上了岸邊的小島。
曾經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發生過自然界最悲慘、最奇異的景象:旅鼠們從四麵八方接踵而來,成千上萬聚在一起,離開自己的家鄉,踏上征途。它們為了越過河流、湖泊,蜂擁地躍進水中,整群整群地被淹死。那些殘存的旅鼠則繼續前進,最終它們爬上懸崖,擁到大海邊,跳進海裏。
科學家們對旅鼠集體跳海的行為有著不同的解釋。有人認為,是因為旅鼠種群的倍增迫使它們成群的遷徙,去尋找另外一些生息的場所。出動時,它們會固執的朝同一個方向趕去,而且越聚越多,固執的習性使它們遇山翻山,遇海投海,它們可能並沒有想到自己會溺死。也有人認為,旅鼠在遷徙的過程中,身體功能可能會發生變異,引起劇痛,才使它們從懸崖投入海中。
100多年來,學者們仍然無法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旅鼠為什麼要集體跳海自殺,直到現在還是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