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動物的報複行為和人類的行為準則很像,那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19世紀的生物進化理論揭示了人與生物界的曆史淵源,人類是高踞於整個生物進化頂極的“萬物之靈”。現在這個世界,人類似乎已經達到了統治地球、主宰萬物的至尊地位,然而,人類文明是不能與自然對立而存在和發展。一旦人類與自然的關係不再和諧,人類將會遭受自然的懲罰。如果人類尊重自身的生命價值,就必須把自己視為大自然中的一員,尊重鳥獸蟲魚的生存權利,尊重藍天碧水的生態價值。
一般情況下,蜜蜂是不主動螫人的,隻有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以死相抗,實施報複行為。1996年的一天早晨,某個村莊的養蜂人把5箱蜜蜂運到村口草地上,讓它們采集花蜜。剛好同村的一個村民也趕著幾隻山羊到這裏放牧,並且把老山羊拴蜂箱附近的一棵小樹上。中午時分,一隻撒歡的小山羊踩到了一個蜂箱,踩死了幾隻蜜蜂,並且驚嚇了那些飛進飛出忙碌工作的蜜蜂。這些蜜蜂們頓生殺機,5箱蜜蜂全部向幾隻小山羊發起了進攻。小山羊被嚇得四處逃竄,很快連農田裏的群眾、天上的飛鳥、地上的畜禽等都成了蜜蜂的攻擊對象。可憐那隻拴在樹上的老山羊欲跑不能,被群蜂螫得四蹄朝天,當場斃命。蜜蜂的報複行為其實是小小昆蟲在天敵眾多的自然界裏求得生存的一種方式。
貓頭鷹天生就有一雙能遠視的眼睛和一對靈敏的耳朵。無論多麼漆黑的夜晚,它都能對鼠類的行蹤明察秋毫,可以說是鼠類最強有力的天敵。1988年的春天,有一對貓頭鷹在一戶農家的牆洞做窩,孵卵育雛。有一天,這家的小男孩趁著貓頭鷹外出覓食的空隙,召集了鄰居家的幾個小夥伴,將那些嗷嗷待哺的雛鷹掏出了窩。4隻小雛鷹被摔死了3隻,1隻帶回了家中。貓頭鷹發現兒女被盜後,開始四處尋找,終於發現了雛鳥的下落。於是,兩隻貓頭鷹棲在這家院邊的樹上整日守候,伺機報複。有一天清晨,這家主人剛走出家門,就聽到“撲”的一聲,在樹上等候時機的貓頭鷹俯衝而下,迎麵襲來,這家主人躲閃不及被啄傷了右眼。貓頭鷹的報複行為是對人類的一種諷刺和懲罰。人類應該采取的積極態度,保護貓頭鷹,保護鳥類,真正把它們視為自然界的一員。
人類一定要愛護大自然,保護動物們,否則,一定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