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膽大心細的女人賺大錢(3 / 3)

1989年,林建明、吳豔芬的兒子出生了。臨盆前一夜,吳豔芬還在忙著做文胸,羊水破了都不知道。生下小孩後,吳豔芬隻在醫院住了5天就出了院。她回家後一看,發現因為沒人裁剪,大夥都沒了活幹!此時,吳豔芬哪還能安心坐月子,她將剛出生的孩子托付給保姆,又馬不停蹄地忙開了。就在吳豔芬和林建明忙得天昏地暗的時候,中國女性的審美觀也在悄悄地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年輕女性已不再滿足於穿“一元錢的確良內衣”了。由於吳豔芬生產的文胸在價格、質量和款式上填補了市場空白,所以銷量直往上漲。到1992年年底,他們的小作坊已發展到有28台衣車、50多個工人的規模,積累的資金達到了50萬元。

如今,“美思”已經成為中國十大內衣品牌,經銷點遍布全國各大省市,並已進入美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及港澳台等多個國家和地區。2002年元月,“美思”商標還被評為“廣東省著名商標”。靠著一件內衣起家,吳豔芬成了一個實打實的億萬富婆。

吳豔芬獲得了驚人的成功。她的經曆啟示我們:一個女人,隻要有超前的意識,敢拚敢闖,不懂就學,就總會有成功的一天!

“錢”需要拚命掙才能獲得,要說“錢”能“想”出來,不啻天方夜譚。然而,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創業成功,就必須善於開發新思維,多想、巧想、妙想,“想”出一條條新財路……

7.戰勝自己的女人才能賺大錢

“什麼樣的生活向我走來,我就向什麼樣的生活迎麵走去。”人生其實就是一場與自己作鬥爭的戰爭,隻有用那種坦然和從容應對才能讓我們走得更輕鬆。

人的一生,是風風雨雨,坎坎坷坷的一生,遭遇過無數的對手和敵人,但最強大的敵人並不是外部的,而是我們自己!正如哲人羅蘭所說:“最強的對手,不一定是別人,而可能是我們自己!在戰勝別人之前,先得戰勝自己。”

其他的敵人是較容易戰勝的,惟獨自己這個敵人是難戰勝的。我們常常錯過機會,是因為我們的猶豫和拖延;我們常常滿足現狀,是因為我們沒有追求和理想;我們常常回避困境,那是因為我們缺少自信……其實每個人都有戰勝自己的經驗。

她,一個已在北京漂泊了10年的外表嬌弱而內心堅強的女子,一個承受過多次手術之苦、生命之重還能依然熱愛生活的樂觀者。

她叫王茗,一頭披肩長發,身著白色上衣,麵部略施淡妝,看上去精神狀態不錯,她的青春曾有過多次病痛手術,曾有過顛簸掙紮的經曆。不過,如今的她已擁有了一家自己的廣告公司。

“我從小就很獨立,印象中自己似乎很少有依賴的習慣。”她說話幹脆而有力,讓你很容易為她所感染。憑直覺,她是一個能給人留下特別深刻印象的人,這一切自然不是因為她姣好的容顏,而是她給人的第一感覺是“她不是一個如我們一樣擁有健康的人,但卻是一個極為堅強和樂觀的女子”。因為,曾經的手術和太多病痛的折磨,已在她的身上留下了永遠的烙印……

(1)由於身體不好,我才有機會上學

我出生在安徽巢湖地區的一個偏僻丘陵地帶,母親在中年時因丈夫患肺結核病逝後,改嫁我父親,後來又有了我和弟弟,家裏兄弟姐妹共5個。3歲時我就時常哭嚷著說自己腰痛,可由於當時家庭比較清貧,沒條件醫治。我就這麼一直拖到6歲,站都站不起來,每天隻能在家裏爬來爬去。後來,父母不得不想辦法送我去醫院查看,經診斷後才發現我得了骨結核,隻好進行接骨手術重新恢複。在身體遭受病痛後,父母考慮到憑我的身體是不可能幹什麼農活的,所以我才有機會被破例送去上學。因為當時老家男尊女卑思想太嚴重,全校僅有2個女生上學,我是其中一個,另一個是獨生女。所以總的來說我還算是比較幸運的。12歲那年,我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當地重點高中,可是在我還沒有讀完高二時,家裏人認為我還是去學門真正的手藝才能有出路,至於考大學他們根本沒想過,我自己當時也沒什麼太多概念。再說,即便能考上大學,家裏也不可能供得起我。於是我就輟學了。

她沉浸在童年的回憶裏,時而皺眉,時而沉默,回憶過去有美好也有痛苦,童年的生活是我們心靈深處最為難忘的記憶。

(2)北京,我的重生之地

在父母的苦心安排下,我經曆3年縫紉學藝生涯。可後來漸漸的,我就想逃離家裏那種一成不變、麵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而且父母都60多歲了,我心裏隱隱有一種衝動和願望,那就是走出家鄉到外麵去看看,這想法在當時家裏人看來似乎是不可思議的,但我最終還是決定出來了。

1992年年初,17歲的我,揣著向同學借來的300元路費和一個老鄉踏上了我向往已久的北京。到北京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私人開的服裝加工廠做服裝,那是一家地下服裝廠,條件很差,一天需要工作12個小時之久。後來,我慢慢地還清了借來的路費,還用餘下的一點積蓄選報了北師大開辦的中文業餘進修班。因為當時我想,如果不去學習,我就會很難生存,更談不上在北京立足。因此,我就這麼一邊工作一邊上學堅持將近2年。後來,可能是因自己長時間超強度工作的緣故,我發現自己已到了必須用雙手來支撐著腰才能行走的地步。當時,我並沒有太在意,我想挺一挺也許就能過去。但到最後,情況卻惡化到了“癱瘓”的境地。

之後,我不知費了多少周折去求醫。我記得特別清楚,我住進304醫院的那一天是1994年的臘月二十五,再過4天就是農曆的春節。那時廠裏的同事都已回家過年了,而我的診斷結果是:我的骨結核已經到了腐碎融合的地步,必須住院再次手術。當時,我的所有積蓄僅有2000元錢,幸運的是從一位同學的親戚那裏借來了4000元,總共6000元,可動我這樣的手術費用少說也得要一兩萬元,餘下的那部分我該怎麼去籌?萬幸的是那天接待我的骨科副主任特別好心腸,他見我是一個人拖著病軀來求醫,而且快過春節了,我一個外地女孩又無家可歸……他就決定讓我先住進醫院等過了春節後再說。就這樣,我在304醫院過了一個我有生之年都無法忘記的春節。

我住的骨科病房是在15層,同病房有3個病友,但她們每天都有家人來送飯、陪床,唯獨我自始至終一個人默默地承受著病痛的煎熬和切膚的思念之苦。除夕夜那天,我就那麼靜靜地趴在醫院15層的窗台上,無助地看著燈火闌珊的北京夜市,大街上的人群和車輛在不停地穿梭著。可這些給我的感覺卻是那麼的陌生和遙遠,一種不知自己身在何處的感覺讓我體味到了生命的渺茫與脆弱,我突然產生一種“我是否不該降臨到這個世界上”的念頭,我想到了輕生,我想,從15層跳下去會是件簡單的事,就這樣讓生命自由落體般的寂靜結束,在這異鄉的大年夜裏……可模糊的視線裏,我好像看到自己那白發蒼蒼的父母在向我走來,猛然間,我意識到,我不能為了解脫自己的一時痛苦而把更深的痛苦留給親人,再說既然這個世界賦予了我生命,我又怎能隨便地就給結束了呢?

往事有太多的酸楚,經過了幾番痛苦掙紮、跋涉在生命邊緣,如同那一朵曆經風霜的秋菊,躲在繁華背後,獨自清涼、獨自芬芳著……

大年初七,在醫院節後上班的第一天,我在萬般無奈的狀況下,抱著一線希望求助了304醫院的院長,我跟院長講了我當時的情況,希望他能幫助我。後來院長詳細了解了我的情況和病情之後,當即就下了先治病要緊、醫療手術費後說的決定。在經過長達10個小時手術之後,我驚喜地發現自己的知覺已完全正常,手術成功了!由於我個人原因,也為了盡可能地給醫院節省開支,接骨頭時提取了我身上別的部位來進行補充。當時,不知是經受了多少“支離體散”的痛苦煎熬。不過,我慶幸自己是如此的幸運!如果沒有他們,我也許將永遠是一個不能自立的殘疾人,如果沒有他們,我更不會有今天。304醫院為我免費治病的消息不脛而走,在各大媒體上作了一些報道之後,相繼而來的是社會上有很多好心人不斷地來關心我、幫助我……直到現在,我一直與他們保持著聯係。我從心底裏感激他們。世上終是好人多,命運無情而人有情……

手術後,我在病床上整整躺了一年,沒法坐起來。這是對我生命意誌的一種極度考驗,我曾不止一次的悲觀過、沮喪過,還有過輕生的念頭,可也許是對生命本能的渴望,而且這個世界上曾有那麼多好心人在用心幫助我和關心我……終於我熬過了那段黑暗的日子,也許正是因為這些經曆堅定了我生存的信念,我發誓,我一定要努力讓自己的第二次生命活得有價值、有意義些。

(3)讓生命更有價值

生命作為一個個體是多麼的藐小,然而,卻是世間最珍貴的,對生命的那份熱愛之情及對苦難經曆的種種感懷,也許,也正是因為如此才可能一步步走到成功和燦爛的今天。

我的人生的轉折點就是起始於廣告業,一開始我做的是地圖征訂廣告,地圖廣告很瑣碎,但我的運氣不錯,進公司不到一星期,我就做成幾個單子,所以,在當時公司100多名員工中我一下子被大家所熟悉,也正是在那段時間,我才開始對北京真正地熟悉起來。比較有戲劇性的是,有一次,我陪一個朋友去應聘中央台下屬的一個廣告公司,結果,那家廣告公司錄取了我,而沒有要我那位朋友。就這樣陰差陽錯地進入了電視廣告界,一直幹到現在,而且樂此不疲。做廣告,這是一份很有挑戰性的工作,有很大的空間讓你去發揮,而且永遠在創新。

在今天以信息傳播為主的時代裏,企業家們的困惑是:企業不做廣告是等死,可做些無序以秒讀費的廣告又是找死。因為巨額的廣告費投放像把雙刃劍,這把劍既能打造出一個金字品牌,同樣也可能毀掉一個原本實力雄厚的企業。因此,選擇了廣告行業的我會盡力在企業與媒體之間架一座好的橋梁——做好廣告人。

這幾年來,我一直在努力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充實點,讓自己的生命更有價值些。通過不斷的努力,我擁有了自己的公司,也圓了我一個夢。

一個女人要挑戰自己,戰勝自己,靠的不是投機取巧,不是耍小聰明,而是自信心。女人有了自信心,就會產生意誌力。人與人之間、強者與弱者之間、成功與失敗之間最大的差異就在於意誌力的不同。女人一旦有了意誌的力量,就能戰勝自己的各種弱點。

沒有一個女人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沒有誰可以一步登天。恰恰相反,所有的成功都是經曆了一連串的失敗之後才產生出來的。成功和失敗都由自己做主的,當你不認為自己已經失敗時,你就戰勝了自己。

酸甜苦辣的味道每個女人都會嚐到,百味人生需要女人慢慢地體會。其中,每種滋味都有耐人尋思的道理,有不可控製的生活使然,更有挑戰人生、戰勝自我的神韻玄妙。隻要勇敢麵對、善於發現、不斷提升,美好的生活就擺在女人的麵前,人生的畫卷自然也就色彩斑斕。

8.生命有限,追求無限

女人的魅力之源是堅強,堅強就是“傷心時能夠保持微笑,孤獨時候可以享受孤獨。”

我們每個人都有遇到挫折的經曆,挫折會讓我們感到失敗和無助,然後產生自卑感,自我否定,影響我們實現夢想。我們要做的就是讓挫折幫助我們解決問題,而不是向挫折屈服。現在緊張的生活節奏讓我們經常陷入煩惱和焦慮中,雖然我們不斷要求自己提出解決的辦法,可是卻往往陷入怪圈找不到方向,讓我們有消極的感覺,產生挫敗感。

隻有堅韌能讓我們體會到戰勝挫折的快樂,而戰勝挫折的過程就是保持堅韌狀態的過程。麵對挫折而不退縮,保持擁有堅韌品德的人,可以麵對來自任何方麵的挫折而不畏懼。因為你可以把挫折看作是高山,堅韌的意誌力會讓你登上這座山,並能輕易地翻越它。

她就是一個憑著執著與韌勁獲得了成功的堅強女人。她柔弱的外表下埋藏的是一顆不服輸的心與永不言棄的精神。在“生命有限,追求無限”理念的支持下,她一步一個腳印,穩妥而又紮實地向著成功不斷前進。

孫秋萍生於1965年,十年動亂沒有對她的生活造成太大衝擊。她像許多人一樣,過著平凡而又普通的生活。

1983年,孫秋萍高中畢業,經過熟人介紹,她進了一家企業幼兒園做老師。但這家企業經營狀況並不好,到1996年時,幼兒園就被解散了。孫秋萍也因此而失業。

過慣了平穩生活的孫秋萍當時一下子“蒙”了,失業了怎麼辦呢?自己又沒有很高的文化,又沒有得力的社會關係,這以後的生活怎麼辦呢?“屋漏偏遭連夜雨”,孫秋萍失業不久,丈夫也下崗了。家裏喪失了經濟來源,孩子又在上學,雙方父母年事已高,壓在孫秋萍夫婦身上的重擔更沉重了!

孫秋萍沒有灰心,她在家附近的日本料理店找了一份洗碗工的工作,每月工資不到500元!雖然工資低,但孫秋萍沒有抱怨,也沒有不滿,為了生活,她放下架子,做了一名洗碗工。

孫秋萍隻有高中文化,對日語一竅不通。上班第一天,廚師長——日本人金田三郎用日語給她分配工作:“把洗完的盤子都拿過來!”孫秋萍完全不知道他在說什麼,當然也就沒有把盤子送過去。金田三郎見她沒反應,又用日文說了幾次。孫秋萍看了他幾眼,也不知道他是在跟自己說話,就繼續洗自己的。廚師長見她無動於衷,非常生氣,把炒菜的勺子往池子裏一扔就走了。

後來,在廚房裏工作的同事告訴他,廚師長隻是讓她把盤子拿過來。

孫秋萍十分難堪,她意識到要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不懂日語是行不通的。她在心裏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把日語學會!”當天下午下班時,她就用剛學會的日語向廚師長告別:“下班了,您慢走!”廚師長十分驚訝,隨後豎起大拇指,用生硬的漢語對她說:“你是一個很努力的中國人,一定會有發展的!”

此後,她便做了生活中的有心人。日本料理店來往的基本都是日本人,為孫秋萍學習日語提供了便利的語言環境。不論是工作,還是休息,她都很用心地聽他們說話,從中學習發音和吐字。沒多久,她的日語大有起色。

廚師長知道後,就開始提拔她,並向她傳授一些日本料理的烹飪技術。

一個月後,她被調入了後廚,開始真正接觸日本料理的做法。在這一年的工作中,她憑著自己的細心與敏感,基本掌握了日本料理的烹飪。她的勤奮與努力也被日本老板看在眼裏,沒過多久,她被提拔為前廳經理。

一直到2001年,這家日本料理店生意越做越紅火,而孫秋萍的工作能力與表現也漸漸得到了同行的認可。有好幾家料理店都開出特別優厚的條件請她過去工作,但孫秋萍絲毫不為所動。她除了是一個工作認真努力的人,還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是這裏培養了我,我不能走!”

2001年年底,孫秋萍所在的日本料理店的老板出國勞務,便結束了在中國的料理店生意。孫秋萍又失業了。

此一時,彼一時。這個時候的孫秋萍麵對失業,跟5年前的心態完全不一樣了!經驗就是財富,而她現在已經是一個擁有豐富日本料理店的經營管理經驗的業內高手了。

她受聘於長春另一家日本料理店擔任店長。可是好景不長,她在實際工作中發現,自己的管理方式與這家料理店家族式的管理方式很難融合,於是她毅然辭職離開了。以後她又服務了幾家料理店,問題還是沒有解決,怎麼辦呢?是改變自己、隨從大流,還是自己幹呢?

靜下心來,孫秋萍那股不服輸的勁頭又冒了出來,自己幹就自己幹!“天下無難事,隻怕有心人!”

決定自己幹後,孫秋萍理清思緒,做了一些簡單的準備,向銀行貸款20萬元,又從親戚朋友處借來一些錢,開了一家規模約160平方米的日本料理店。

因為有著豐富的管理經驗和工作經驗,不到一個月,孫秋萍和她的日本料理店在長春就小有名氣了。孫秋萍信心滿滿:“不到一年的時間,就一定能把銀行貸款還清!”

命運弄人,2003年4月,孫秋萍和她的日本料理店遭遇了一次巨大的打擊——非典爆發了!

非典期間,光顧料理店的客人寥寥無幾,即使是周末,店裏的顧客也很少。孫秋萍每個月至少要賠3萬元。不僅孫秋萍和她的料理店如此慘淡經營,別的飯店情況也差不多,甚至還有些飯店因為承受不起虧損而倒閉了。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孫秋萍傷透了腦筋,她開始計劃為各個學校和醫院送日本盒飯。有個教授在她的店裏訂了一份盒飯,為了讓老教授吃上熱騰騰的飯菜,孫秋萍親自打車將盒飯送到了教授家裏。

老教授十分感動,就將孫秋萍和她的料理店向學生推薦,而孫秋萍打車送飯的事也成了業內美談。

憑著自己的信譽和真誠,孫秋萍終於挺過了那段困難時期。

非典後,孫秋萍更務實了。她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料理店上。

一天,孫秋萍像往常一樣工作著,這時店裏來了一位日本老人,他進門就叫服務生喊來了經理。孫秋萍來到老人麵前,問老人有什麼需要。老人看了她一眼,慢慢地說:“我給你出一道題,如果你能答上,我就在你這裏用餐。如果答不上,我就再找別家。我問你,日本的清酒溫度多少最為適宜?”

孫秋萍不假思索,很快地回答:“37攝氏度。”

老人聽到這個回答時非常興奮,因為日本是以清酒來衡量料理店是否正宗的。而老人在長春其他幾家日本料理店也提出過這個問題,其負責人均沒有正確回答出這個問題。隻有孫秋萍連這麼簡單的細節也注意到了,這讓日本老人非常滿意。在品嚐過孫秋萍做的料理後, 老人親切地說:“這是我們家鄉的味道!”

日本老人和孫秋萍結成了朋友,他不僅自己常常來這裏用餐,還不斷地把她的料理店介紹給自己的朋友。

注重細節是孫秋萍的一貫作風。她的料理店內,牆壁窗欞一塵不染,連牙簽盒裏的牙簽都擺放得整整齊齊。每天料理店開門前,孫秋萍都要戴上白手套對每個窗欞進行檢查。

細節決定成敗,對服務和食物都力求做到盡善盡美的孫秋萍和她的料理店在長春越做越紅火,很多顧客都慕名而來,而孫秋萍無論多忙,都是笑臉相迎,生意也因此越做越大。

現在,孫秋萍當年開店時借的20萬元貸款已經全部還清,並擁有了近百萬元的個人資產。麵對成功,孫秋萍更自信了,她說要把自己目前的店鋪在現有的基礎上擴大一倍,並爭取把店開到日本去。

堅韌需要堅持到底。任何意誌都不是一時產生的,是需要點滴積累的過程。要培養堅持到底的堅韌,就必須先要做到積極主動地參與,才能做到集中注意力在所做的事情上,才能做到堅持到底。

堅韌需要樂觀的心態。樂觀的人永遠保持著積極向上的心態,永遠充滿了勇氣,所以才能讓堅韌堅持到底。

堅韌需要逆境的磨煉。身處逆境可能是一種不幸,可是卻能夠充分錘煉我們堅韌的意誌。因為要擺脫逆境就必須要有堅韌的性格,才能做到擺脫逆境的限製,得到解脫。

堅韌需要自信的幫助。自信是挑戰挫折的動力,讓我們可以勇敢地挑戰挫折,沒有自信就是有再堅韌的意誌,我們仍然難以成功。自信是支持堅韌的支撐,因為有了自信,堅韌有了意義。

堅韌代表了一種積極向上和自信樂觀的人生態度,擁有這種態度去生活的人,能經曆任何挑戰,因為他們是從樂觀的角度看待身邊的一切的,他們相信風雨之後一定能再見彩虹。麵對挫折和失敗,你是打算放棄呢?還是作為考驗繼續努力呢?人的一生不可能隻有成功的喜悅,而沒有挫折和失敗的經曆,畢竟“失敗是成功之母”。

一個人如果能把挫折和失敗看作是生活的挑戰,能接受這種挑戰,並能重新振作起來,就能朝著既定的目標繼續前進,而這個過程就需要擁有堅韌的性格以及不屈的精神。

堅韌代表的是自信和積極的人生態度,這種態度可以幫助我們戰勝挫折和失敗,戰勝一切。堅韌實際上就是一個人如何看待挑戰,如何對待屬於自己的命運之路。

實現夢想需要我們在心裏記住自己的夢想,想著如何實現這個夢想,想著遇到障礙的時候如何應對。暴風雨是可怕的,但隻要記得風雨之後就一定有彩虹,那麼再大的風雨也阻止不了你的腳步。

隻有不畏任何挫折、失敗和挑戰,擁有堅韌的態度和意誌力,才能讓你的人生之旅充滿風雨之後的陽光。培養堅韌的性格,客觀地看待造成挫折和失敗的原因。不僅要從自己的角度去找原因,還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找原因,這個角度必須是積極的,才能抓住問題的關鍵。不能把原因歸咎於外部的環境影 響,或者是自己的粗心大意,要客觀地找原因,才能找到解決的辦法。了解自己的優點培養自信心。隻有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優點、對自己有信心的人,才能不懼麵對人生的挑戰,積極地表現自我。人的一生會碰到很多自己能力所不及的事,以及無法預知的挑戰,隻有正確地分析造成挫折和失敗的原因,並且敢於大膽嚐試,不怕挑戰,才能戰勝困難。當我們遭遇這樣的挑戰的時候,如果無法獨自應對,可以與周圍人溝通,共同尋求戰勝挑戰的辦法。

培養堅韌的性格首先要有堅定的目標,不因為外部或自身原因而改變自己的夢想,影響自己的目標,並且要有強烈的渴望達到目標的精神,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到。

堅韌需要自強不息,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並能做出正確的判斷。有了正確的判斷,就可以鼓勵自己堅定不移地堅持到底,而不會因為盲目影響了堅韌的意誌力。

當把努力和奮鬥當作習慣,把人生中的挑戰當作習慣,就能自然地讓自己采取行動,並且能堅持到底。

所以說堅韌的性格不是天生就擁有的,要通過後天的訓練培養。隻有堅韌的人才能堅持到最後,笑到最後。缺少堅韌的性格,即使是天才,也會屈服在各種挫折和失敗麵前。

【本章完】